第一图书网

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

张宝明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张宝明  

页数:

32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该书将《新青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20世纪思想史的发展演进作了深度的挖掘和梳理。该书主要围绕《新青年》上发生的启蒙的演变以及与现代性的关系展开论述,从而解释了现代性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生成 一、缘起:对《新青年》研究者的“事后”质疑 二、名刊:在现代性焦虑中生成 三、“金字招牌”:在文化品牌与商业品牌之间第二章 “文白之争”的历史悲情:传统母语的非正常死亡与现代汉语的失调——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新青年》现代性焦虑的残酷 一、文化社会学:《新青年》引发的“文白之争” 二、现代性焦虑:《新青年》“历史”叙事的发生 三、历史悲情的扩张:世界语的吊诡 四、现代性与传统:历史的循环第三章 启蒙的偏至(上):“内圣外王”与新文化元典思维模式的确立 一、中华文化元典精神与士人情怀 二、近代文化启蒙与中国古典传统 三、《新青年》:在《新民丛报》与《甲寅》之间 四、在“政治的觉悟”与“伦理的觉悟”之间 五、伦理的政治化与政治的伦理化第四章 启蒙的偏至(中):陈独秀领衔的新文化元典与“内圣外王”的再现 一、超越与回归:“新青年”时代的思想症候 二、现代与传统:陈独秀领衔的启蒙潮流 三、求同与存异:同仁之间的思想互助第五章 启蒙的偏至(下):新文化元典与“内圣外王”的演绎 一、“内圣外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二、陈独秀与尼采:个人化时代的精神个案 三、“人生真义”:“自利利他”平衡机制的再度倾斜 四、从人伦伦理到政党伦理第六章 问题与主义:两种思想谱系的历史演绎——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新青年》与《每周评论》的衔接 一、研究之研究:“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学术之争 二、“问题与主义”:思想文本的隐形格局 三、“导师”与“学生”:两种知识体系的相对凸起 四、从学理型政治到政治型学理:“问题与主义”的历史演绎第七章 《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新青年》之前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考察 二、《新青年》主导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考察 三、《新青年》同仁思想谱系的哲学透视 四、《新青年》个人与国家关系思想的集束与辐射 五、《新青年》思想谱系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闪断与整合第八章 现代性空间的开拓——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新青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一、“三反”:一个“超人”时代的到来 二、“超人”的渺茫:个人主义的困境 三、“人力车夫”:来自弱势群体的心理感应 四、强权与公理:人道主义的变奏(Ⅰ) 五、强权与公理:人道主义的变奏(Ⅱ) 六、强权与公理:人道主义的变奏(Ⅲ) 七、“新理想主义”:强权的终结与公理的落定(Ⅰ) 八、“新理想主义”:强权的终结与公理的落定(Ⅱ) 九、“新理想主义”:强权的终结与公理的落定(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 PDF格式下载



张宝明,《新青年》文学、思想方面很有研究,赞。


好书好书好书行了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