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研究

刘子瑜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刘子瑜  

页数:

401  

Tag标签:

无  

前言

  述补结构是汉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法结构。述补结构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是汉语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同时,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还对汉语其他语法形式的演变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对述补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由于述补结构相当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对汉语述补结构发展历史的总体的研究更是不够,对于汉语述补结构和汉语其他语法形式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尤其缺乏。述补结构的研究,历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的课题,这个课题是需要汉语的研究者共同来完成的。  刘子瑜的《(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研究》为这个课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选择《朱子语类》作为研究述补结构的语料,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在南宋时期,述补结构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朱子语类》的篇幅又相当大,其中能找到述补结构的多种类型,研究《朱子语类》可以为宋以前的述补结构的发展做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朱子语类》的述补结构和现代汉语的述补结构又不完全相同,把《朱子语类》和现代汉语比较,又可以看到宋代以后述补结构的发展变化。但用《朱子语类》作为语料进行研究又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朱子语类》有240万字,其中包含述补结构的句子不下万个,而且这些句子无法用电脑收集,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一一摘录,然后排比分析进行研究,这种基础工作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内容概要

述补结构是汉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法结构。述补结构的研究,历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的课题。近年来,对述补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由于述补结构相当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为此,作者以此为题进行了研究。 刘子瑜是一个有才华的、勤奋的青年学者。她的科研能力很强,善于驾驭材料,能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语言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这些年来,她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本书选择《朱子语类》作为研究述补结构的语料,通过大量的材料收集和分析,充分注意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把静态的归纳描写和动态的分析解释结合起来,探讨了述补结构和汉语其他语法形式的互动关系。

书籍目录

序绪论 一 选题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语料 四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五 结构安排 六 语法术语及指称符号的说明 本章参考文献第一章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的界定分类 第一节 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界定分类 一 界定分类 二 界定分类的原则标准及意见分歧 第二节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的界定分类 一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的界定 二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的分类 本章参考文献第二章 《朱子语类》中的动结式述补结构 第一节 《朱子语类》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一 结成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二 结态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三 结度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第二节 相关格式的讨论 一 “V1(+NP)+使/令/教/交(+NP)+V2/A”结构及相关格式 二 “为、做、作”用于动词后所构成的相关格式 三 完成动词及相关结构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朱子语类》动结式述补结构用法一览表第三章 《朱子语类》中的动趋式述补结构 第一节 《朱子语类》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一 趋方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二 趋成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三 趋态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第二节 相关格式的讨论 一 “V将V趋”结构 二 “V+介宾词组+V趋”结构 三 “V来V去”结构 四 “V来”结构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朱子语类》动趋式述补结构用法一览表第四章 《朱子语类》中的“V得(o)”述补结构 第一节 《朱子语类》“V得(O)”述补结构的界定分类 一 “V得(O)”结果述补结构 二 “V得(O)”动态述补结构 三 “V得(O)”能性述补结构 四 “V得(O)”动态/能性述补结构 第二节 《朱子语类》“V得(O)”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一 “V得(O)”结果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二 “V得(O)”动态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三 “V得(O)”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四 “V得(O)”动态/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五章 《朱子语类》中的“V得C”述补结构 第一节 《朱子语类》“V得C”述补结构的界定分类 一 “V得C”结果述补结构 二 “V得C”程度述补结构 三 “V得C”能性述补结构 四 “V得C”结果/能性述补结构 五 “V得C”程度/能性述补结构 第二节 《朱子语类》“V得C”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一 “V得C”结果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二 “V得C”程度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三 “V得C”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四 “V得C”结果/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五 “V得C”程度/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征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第六章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 第一节 《朱子语类》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 一 《朱子语类》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历时比较研究 二 《朱子语类》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共时比较研究 三 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朱子语类》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 一 《朱子语类》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历时比较研究 二 《朱子语类》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共时比较研究 第三节 《朱子语类》“V得(O)”述补结构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 一 《朱子语类》“V得(O)”述补结构的历时比较研究 二 《朱子语类》“V得(O)”述补结构的共时比较研究 三 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四节 《朱子语类》“V得C”述补结构的历时共时比较研究 一 《朱子语类》“V得C”述补结构的历时比较研究 二 《朱子语类》“V得C”述补结构的共时比较研究 三 相关问题的讨论 本章参考文献 尾论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语法化机制 第一节 各类动结式述补结构的来源 一 结成述补结构 二 结态述补结构 三 结度述补结构 第二节 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语法化机制 一 结构变化在动结式述补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 语义变化在动结式述补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 三 频率在动结式述补结构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 本章参考文献主要引用文献目录后记专家评审意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