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间草木

周宁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周宁  

页数:

2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学术随笔写四组人物,马礼逊和柏格理、苏曼殊和李叔同、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梁济和王国维,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或理论,而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他们是些亲切而又高贵的人,来到这个世界经历生死,在信仰中努力,在绝望中爱,在希望中死去,带着精神的闪光。这闪光不仅让我们看见他们,并在他们身上看到自我;也让他们彼此看见对方,在灵性上相互照应,从世俗通往神圣。

作者简介

周宁,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书籍目录

我、他人和书严重的时刻——马礼逊与柏格理 一 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  马礼逊去中国传教——眷恋尘世的家园——天朝既熟悉又陌生——令人向往也令人恐惧 二 在万事中经历祸福  初到广州举步维艰——英国人的冷漠与美国人的热情——三项任务:学汉语、编字典、译《圣经》——为谁服务:上帝、国王、财神——贸易、征服、传教三位一体的扩张 三 尘世的苦难与荣耀  传教士的成就与无奈——茶叶与鸦片污染福音之路——尘世的荣耀不过如此——在极度的痛苦中解脱 四 被污染与被陷害的福音  马礼逊回避的问题,传教的历史无法回避——上帝的意志、鸦片商贩与帝国远征军的手、传教士的阴谋——注定日后失败的困局 五 圣恩无声地降临  柏格理到中国——福音事业令人绝望——为苦难、弱者、慈爱而来——不忍美好的事物断送在愚昧与专横中 六 通往天堂的石门坎  大山深处的希望与温暖——爱一切他人并爱他人的一切——爱与正义的关系——寂静寻常中完成的奇迹——那是尘世中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七 有谁在世间某处哭  虔信者相信积极的人生——关于传教士的困惑:个人品格与历史罪恶——启蒙哲学与基督教伦理的冲突——“我们人类的爱和理解的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在历史绝望的尽头悲剧超越人间草木太匆匆——苏曼殊与李叔同 一 漂泊在别处  衰败破碎,但又自由浪漫的时代——往来于远东水域各大城市——焦虑不安的心,不论出家还是在家,到死都没有放下 二 伤心人别有怀抱  虚构尘世出身、虚构沙门出身、虚构情感经历——有情无情,亦真亦幻——真正的不幸是不知道自己为何不幸 三 人生幻美如斯  自我诗化——审美境界的三重体验:“失重”、“放纵”、“落空” 四 大丈夫决绝生死  自觉从容又断然决绝地舍弃——在彻底的绝望中获得灵魂的安宁——无所依恋也无所畏惧——不可与人的浪漫与残酷 五 信仰者“虽存犹殁”  了悟生死莫若活着经历死亡—持戒苦行把生命变成苦难——苦难中的幸福 六 做得十分像人的人  宗教人生的三重体验:“决绝”、“持戒”、“圆觉”——让我们的灵魂感到温暖与震撼的殉道者——活出“人”的样子天堂的风暴——列夫·托尔斯泰与马克斯·韦伯 一 枯萎地进入真理  “灵魂转向”——幸福中的痛苦——面对死亡自我忏悔与自我启悟——无法信仰,因为太理性:无法信仰他人,因为太自我 二 以奴仆的形象走遍至爱大地  无法受难的痛苦——“皇帝没穿衣服”或“衣服里没有皇帝”——走不出人世,便成不了圣徒 三 老俄狄浦斯的自我放逐  自我放逐是唯一的选择——把灵魂留在高处——老俄狄浦斯的最后时刻 四 没有先知的时代  拒绝“先知的诱惑”——“知识的诚实”与“道德的诚实”——托尔斯泰与韦伯,两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境界 五 守望无尽的黑夜  内心深处莫名的紧张——精神危机造就“训练有素的冷静头脑”——头脑越清醒,心灵就越沉重——勇于“承担自己全部的希望的破灭” 六 这就是我的立场  “行动的生命”与“沉思的生命”——阴沉的苦行者看到现代人“令人战栗的命运”——“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驯化的灵魂面对死亡——死亡没有意义剩水残山供一死——梁济与王国维 一 而今俱不可得矣  沉重的死——自杀是人生的浪漫——道德寄托——精心准备好的死亡成为艺术 二 必将死义救末俗  作别人生,先辞职、再辞世——老实厚道的勇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任心——政治负疚感 三 所欲有甚于生者  我自行我当行之事——绝望中的希望与希望中的绝望——殉死节以救末世,有痴迂处,但也令人敬爱 四 这个世界会好吗  信念与责任——与道德高尚的人相比,自杀者是懦夫——与卑鄙无耻的人相比,自杀者是英雄 五 所惧有大于死者  轻盈的死——世界的宁静美好总是那么脆弱、虚幻,不堪一击——难以克服的恐惧与厌倦——生的恐惧终于超过死的恐惧 六 何以“痛不欲生”  南人作北人之旅——理智强大意志脆弱——人格的分裂与传统的断裂——文化宿命 七 有隐痛深于内心  “义无再辱”或“寿多则辱”——死亡的种子在思想中生长——政治是学术的寄托,学术是感情的寄托——“尽弃前学”到“尽弃人生” 八 谁的去处更好  谁的去处更好——人最珍贵的就是人——内心深处保守“静谧的激情”——从苦难中拯救生命的意义始终的话

章节摘录

  严重的时刻——马礼逊与柏格理  一 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我们都希望进入神的天堂,但在此刻,我们就可以与他同在天堂。与他同在的意义是:如他一般地慈爱,如他一般地助人,如他一般地给予,如他一般地服务,如他一般地拯救,24小时都与他同在,在他苦难的化身中接触他。  ——特瑞萨修女  一 彼将进入异族的国土  马礼逊去中国传教——眷恋尘世的家园——天朝既熟悉又陌生——令人向往也令人恐惧  友与伦敦传教会的同事,登船驶向泰晤士河口。暮色降临,远处教堂的尖顶与钟楼渐渐隐去,在故乡的屋顶下,还有一两点温暖的亮光,为他送行。  马礼逊将去中国传教。那些年里,去中国像是去另一个星球。他将穿越大西洋与印度洋,那是世界上最危险也最有诱惑力的大洋。漫长的航程里,把自己交给凶险莫测的大海,波涛击碎生命,像击碎一朵浪花。他将在陌生甚至充满敌意的中国异教徒中生活,各种传闻都证明,中华帝国是不欢迎基督徒的,在中国的英国商人,也不欢迎传教士。他将像囚徒或逃犯一样,经验孤独、疾病、劳累、猜忌、迫害,甚至死亡。  上帝的孩子为什么眷恋尘世的家园?马礼逊在日记中写道:“我爱生我、至今仍然养我的祖国。”他知道,“从今以后,可能再也不可能活着见到祖国的土地了”。启程后的第一个夜晚最痛苦,他“哭得很厉害”,“在思想上感到无所依托”,只能靠“读《圣经》和仰望上帝以寻求支持”。进入异邦传教,早已不系挂生死,最大的苦难是孤独。除了上帝之外,没有人与他同行。马礼逊曾期望苏格兰青年威廉·勃朗以及自己在伦敦霍克斯顿神学院的至交同学可罗尼,能够与他同去中国传教,伦敦传教会也在积极为他物色伴侣,但最终他还是一个人,独自前往。生活在信仰中,就不会孤独,可是,孤独是无边的,信仰是否有极限?


编辑推荐

  马礼逊和柏格理/苏曼殊和李叔同/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梁济和王国维仿佛生动在场,他们是些亲切而又高贵的人,曾经的生活充满灵性,耐人寻味也令人敬畏。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经历生死,在信仰中努力,在绝望中爱,在希望中死去,即使忧伤也是幸福的,即使孤寂也是热烈的,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变成实验品,留给我们体悟人生的道理。  ——周宁  “它来自心灵,也将抵达心灵。”  ——贝多芬  人生某个阶段,开始“关怀自身”。反思性的自我意识突然萌醒,生活也变得真实严肃起来。通常学术在客观与公共的知识世界里,学者个人内在生活体验的内容,是不足为论的。我则想在这段时间这本书里,偏离所谓“学术”的轨道,触碰个人心灵的内容。学术有为人生的学术,为人心的学术,为人生的学术通过历史诊断现实;为人心的学术,如果也算是学术,通过他人诊断自己。为人生的学术,旨在建构独创性的思想体系,为人心的学术,旨在构建风格化的个人经验,刻画心灵的形式。  ——周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间草木 PDF格式下载



凌晨两点多醒了,拿起枕边的《人间草木》看。看困了,接着睡。五点多醒了,又开灯看,直到全书看完——看不完此书,今天我大概上班都不踏实。
这本把我“勾住”了的书,是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周宁的一本学术随笔。能在众多的书籍里与它相遇,我想是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作者选择的四组人物,让我预感到这是一本独特的书,可以期待的书。
第一组人物是传教士马礼逊和柏格理。记忆中隐约有他们的名字,但基本上对他们是无知的。第二组人物是出家人苏曼殊和李叔同。当然知道他们的名字,也略约知道一点他们的“事迹”,对于我而言,他们出家的动因是值得好奇的;第三组人物,托尔斯泰和马克斯•韦伯,都是大名鼎鼎,但我开始并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把他们两人放到一起,后来才知道,他们都经历过重大的精神危机。第四组人物的共同点是,两个人都自沉于湖,其中的梁济,我并不知道他是谁,读后才知他是梁漱溟先生之父。而王国维当然是知道的。
人物本身,就有巨大的魅力。而两两对照的写法,又增加了书的神秘感——不知道作者通过比较,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开卷就被作者当胸撞击了一下,作者说:“有位作家说过,别人的人生我是不敢碰触的。可我忍不住。有时候真是太孤单了,总想在世间找个替身,分享或分担一些生命的内容,穿越内心迷雾,看到光亮。”
这话让我顿时明白,这本书只是作者为自己而写的了。我说“为自己而写”,没有任何贬义,相反,我觉得这样的书才是可期待的——在它的背后没有功利性目的,比如评职称、完成考评任务、赚稿费等等,甚至都不是为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因为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写,这样纯粹的写作才可能是纯净的写作,才可能如作者所说,拥有一种“静谧的激情”。
尽管已经对它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它还是超出了我的期待。作者开阔的视野、深厚的学养和富有感情却不做作的文字,不仅使这本非学术性的著作有了学术的深度,而且使阅读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快感。
作者带着我从哲学、宗教、伦理、历史、文化的角度,走进这些人物的生命深处,通过这些精彩的生命,走近那些抽象而重要的问题,比如慈爱与宽容的关系,伦理人生与审美人生的问题,以及伦理、审美、宗教三重境界的关系,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关系……可以说,这本书不是给我解惑,而是给我带来更多的惑——是为好书!


周末看完《人间草木》,但提笔却依然忘却内容,只是内心深处感动于四组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境遇。虽然经历各不相同,但灵魂的高贵、信仰的执着、追求的深刻无一不是人类所最应保存的珍贵品质。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尽管是短暂的,但它所具有的意义却是无限的,如何使之有意义呢?“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的确犹如棒喝,令人醍醐灌顶。多少人浑浑噩噩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当行将就木回首往事检点平生,权势、财富不过过眼云烟,内心的宁静、充盈可曾有过,审美境界、宗教境界可曾踏入。此刻,或有顷许的悔恨,丝丝的暗伤,人生啊,到底怎样才能更有意思。
阅读犹如一场旅行,行进时沉浸在无边的风光美景中,心中充满着喜悦;归来却发现记忆已是模糊,琐碎的行程早已过滤掉,唯有一两处绝美景色留在心底。夜深人静,细细品味着四组人物的心路历程,真是情难以禁,孱弱的人何以竟有如此巨大的人格力量,灵魂深处的焦灼终难于磨灭,于是有人得到圆满,有人走向沉寂。
或许性格使然,我总不喜欢功利性的作品,叫人发财致富的东西更是从不接触,妻总问我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呢,为家里增添不了一分一粒。我无言以对,除了阅读时的快感,比别人多知道点外,倒也没什么用处。“百无一用是书生”,只能用此句来安慰自己了,但其实多少还是很自负的,读书人的事女人又懂什么。哲学倒不产生任何经济价值,但它关系人的生命本源、人的价值等核心观念,它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孔子、老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尼采、康德,哪一个不是威名赫赫后人景仰。
不过没点生活基础也难倒爱书之人,有人曾说喜读书之人要一有钱二有闲,有钱才能遂心购书,有闲才能静心专研,此言不假。现在的书价之高,常令人望而却叹;生活之烦,又令人无法静心。大学教授曾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评比、职称、剽窃又充塞其间,大学也不再是圣地。何况自己读书也是“不求甚解”,只是兴趣罢了,没什么做学术的欲望。想过上能随心买书悠闲读书的日子,看来还是我等小民的一个奢望。
曾几何时,雄心壮志要读完《二十四史》,要读十万部书,现在看来都及其可笑,有生之年能看完一万本也不错了。当初真是年轻气盛,幻想着做钱钟书一类博古通今无所不知的人,可惜只是购齐了钱老的书,想有那样的学问等来世吧。如今,学问做不来,但书却可以多买点,也有点心理安慰了。前几日,同学来家,评价我的藏书“有点品味”,内心窃喜。该同学是老北京,眼光向来毒辣,能得此评价也不枉我多年买书。
本来想评论《人间草木》,结果东拉西扯这许多,还好这不是作业,只是自己由着性子抒发的地方。访客也没几个,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奚笑,自娱自乐吧!


一本小书,一本意味深长的小书,周宁笔下这些高贵的魂灵,无疑也映出作者自己坦荡而深沉的学者风范。当代中国有如此冷静而深刻的学者,幸甚幸甚!正在读其中《梁济与王国维》。对变革与革命,对帝制与民国,对“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作者都有真诚的审慎的不露声色的看法。一词一句,拍案叫绝!昨晚读到“救国”与“救心”这一段,不啻当头棒喝!而,作者,照样藏在文字背后,只让思想的光芒漫过尘世喧嚣,与越来越多的知者相遇。


这是一本好书。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托尔斯泰与韦伯和梁济与王国维这两部分,尤其是托尔斯泰与韦伯部分。
托尔斯泰人过中年后就一直在纠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死的问题一直纠缠着他,尽管在此之前他已经少年得志,闻名天下。书中说,前半生人是在思考如何生的问题,而后半生则在面对如何死。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的托尔斯泰一直十分痛苦,一直想把丰厚的财产分给那些需要的人,一直想离家出走,可是却一直被他贤惠的妻子劝阻,至于他以八十多岁的高龄最终得以离家并客死小镇,那是后话了。
也许,天才如托尔斯泰们,正是印证着一个命题:生得越激烈,死得越惨烈。


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写的
绝无无病呻吟
而且言之有物,不是那种充满术语的学术文章
而是为人心的学术


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厚但是很厚重,正如作者说的“书很薄,但我写的很重”。我是下午收到书的,晚上看了十几页,有点看不下去了,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教士马礼逊的故事,再现了当时传教士彷徨,孤独,无望的境地,19世纪初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传教士存在的意义。。。。说真的看着有点累,不过还是想看,看着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挣扎,通过他们思考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什么事是真正重要的。感觉现在的我很多时候在无病呻吟,什么是真正的孤独,无助,绝望??其实我更本就不懂。


在厦大读书的时候听过周宁老师的讲座,时常被他睿智幽默的言语打动,也钦佩他的学术水平。一口气读完他的这本书,激动之余,我忍不住感慨一句:看他的书和听他的讲座一样,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于书的内容多说无益,自己去品读、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才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的文字读起来流畅,优美已经读了一半:马礼逊和伯格里、苏曼殊和李叔同。觉得作者对哲学方面的思考非常的好,时有共鸣,引人思索。纸感柔软舒服,需要说的就是字体偏小,我的视力还可以看着倒不累。喜欢看大字的朋友们注意一下吧。


文章缺乏灵魂的时代,很少能够这样写出文字。即便这种半学术文化散文给人一种不断罗嗦重复的感觉,但毕竟有心,很少会发现,其中某些隐晦的东西其实一直不想显现出来或无法寻找。对于人生,审美境界,宗教境界,都不可少,而答案未尝有过——应验了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为经过省的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
文字简单,文采也一般,没有跌宕起伏的气韵,宽厚宏博更不消去希图,但求全责备是我的毛病。


孔子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叫无数学人止于死亡之学的究问.我国藏民族有极为深厚独到的究死之学_,可惜未能被汉文化吸纳\消化,遂成为密宗.周宁教授能从几位名人切入,展示出诗学的\存在主义式的拷问.富有质感和生命气息的文字背后,隐伏着一个学者对人的更幽微世界的探照.


对中外几位大家的人生与学术评析 极为精彩


听周宁讲《人间草木》可以体会生活真正的乐趣。


书中很多东西讲到的境界太高了 对于一个20多岁的人读起来 如果过于沉落于其中可能会是社会的悲哀的 但是此书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一种周宁式叙述风格 原来看过他的 那本龙的幻想一本书 感觉作者很是悲观 不过悲观同样也有具有了一种超凡的魅力 强力推荐 不过这个书要静下心来读


这是一本谈心灵和信仰的书,文笔不错,又富于理性,四组人物都是都是非同一般之流,可谓具备高贵灵魂和超凡信仰的文化大师或殉道者。他们的行状让时人和后人感动和古感佩。


周宁的人间草木而不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没什么说的,要去看书


如果能听到周宁本人讲课,你会更欢喜。


非常深刻,看了周宁老师的课程,就去购买了,才看了一章,很和我的口味,谢谢好作品!


周宁老师,极具人格魅力,喜欢他的讲话风格。


人间草木芳草天涯很深奥的耐人寻味


已经是第三次买这本书了,真的很好,同时推荐给身边好几个人看……心灵的洗礼啊。偶然在飞机上的杂志上看到简介买来的,很值得啊!已经看完一遍准备看第二遍第三遍,是值得咀嚼的好书啊!


听一个朋友推荐买的,以沉静的心情睡前读了一些,内容大气,文笔空灵,是一本贴近心灵的好书。


两组僧侣和两组文人,留给世界无尽的宝藏。


一本真正发人深省的书,充分体现出中国学者的认真思考和人文关怀。


内容非常全的一家购物网站,好像支持货到付款。印象中送货非常及时,通常情况下是第二天送货。有同事在上面买过书,之前我想买书的时候也考虑过这家网站,现在终于买了


哈哈 人文学院院长写的,必须支持下


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书,顶!


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她说看完这本书后开始思考要不要信仰宗教。我带着好奇与期待买了这本书,固定在每天上午阅读一个小时,每每看完后都有一种获得信仰,内心平静的感觉。


我们学院院长的书,强烈推荐!有思想!!


一个个小故事,讲述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历史中走完了自己的路,待我们接力而行


平时读书大多只看一遍,而且比较快。这本书看了两个月,贯穿整个假期,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不禁被其中的逻辑与分析所倾倒,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一种无为的真诚,无法言表。他带我走向了每个人终究需面对的死亡之路,希望其背后的光明会慢慢出现。
强力推荐!!


很有感触。有底蕴


思想的渊默,语言的飞扬,人文的丰赡。读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不知道为什么,高中时期写过很多感情丰富的东西,大概属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性质,后来慢慢就再写不出一个字了,纯粹是累,虽然没到‘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地步,但是……总觉得变得麻木了,看什么都没感觉了。

但是——有一天早上,我刚起床,开始看,是传教士的最后一章,我竟然哭了,是感动,真的。

别的不说什么了,偶尔慢下脚步,听一听平时听不见的声音,感觉很好。


学校老师推荐,因此买了一本非常好看,适于写议论文参考,人物讲的很详尽


文字清新隽美,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的芬芳沁人心脾,启人心智,值得一读和珍藏。


很有内涵,对人物的选择非常有意思,对照起来看更显内容的深刻。


准备高考,但还是买这种随笔提高写作感觉,是不错的材料


从其他人发的说说上看到的这本书


闲暇时候值得细品


好书,别的都不多说。学校图书馆看到,果断买来收藏之。


很有思想的一本书 推荐!!!


一个人的思考,有时候并不需要结果


字很少,折扣也不低,买完就后悔了。当初是看了南方周末上一个人的书评才买的。想来根本不对我的口味。


书的内容与介绍的相符合,我蛮喜欢这本书的!


值得收藏,有时间慢慢咀嚼的好书。


厦大的教授,支持一下。


物美价廉,内容精彩,强烈推荐


朋友推荐的好书,这本书独立包装纸质非常好,值得购买哦!


文笔一流。有观点。遗憾我收到的这本书的品相差了点。


很认真读了,喜欢弘一法师的那篇,深刻。


书不错,给过生日的朋友买的。


老师的,文笔很好。思考到位。


推荐有兴趣的读者看看,视角独特,很耐读!


太好了,终于买到啦


好 舍友特喜欢


一天就到了、超满意、哈哈哈哈哈


好书,值得购买。包装不错。


虽然中间有点小插曲,但服务态度太好了,五星,输液很棒,只是字有点小


学校老师推荐的,书很不错哦


点错的一本,看看也不错。


书的质量好,正在看


GOOD 老师推荐的 很好看 去看看吧


值得读!!!


我 很喜欢


这绝对是一本值得读的书,它会颠覆你的人生观


开篇的那两个传教士就深深震撼了我!


值得看,值得藏…………


不错的文章。对我有帮助。


好极了,书很好,送货给力


书还行,帮姐姐买的,她喜欢看。


好书好书。没有说的了。


荒无人烟的地方(不是道路,也没有道路),有人替我们走过。。。。。。


书很好,质量不错,我们觉得性价比高。


包装好,只是里面有点皱。


书很不错,就是有些贵啊。


难得的好书,用一个随顺的角度,纯然的观察和展示了神性的不凡。


商务印书馆版的,纸张很好,手感很棒,封面很淡雅,是我喜欢的感觉。
买这本书是一位朋友介绍的,还没看完,只看了四分之一,但是我并没有很触动的感觉,。。。肯呢个是无法理解周宁教授很深邃的思想吧。。。
超喜欢当当送书的那位阿姨哦。。。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对照比读四组人物,诸多受益。


人生很苍凉 草木却如此繁华


虽然这本书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但是引起我们对书中中的4组人物的关注和思考,不失为一本好书。


在书店看到的,但是想到当当会打折
结果选择了10号下单,进入了春节漫长的等待,12天!!!终于到手了
很好的塑封(包装好到我打开都费了好久^_^)
这一本书,干净纯洁,有一种教徒般的简约
虽说作者不是很熟悉,但是他选择的4组对比却是很吸引人。
正在读,阅读越喜欢~~~


这本书主要是对人物的剖析,客观但很深。因为这本书,敬佩以及喜欢上了这里面的人。


文化随笔写的很好!


但是学者风里面算不错的了


最初是被名字吸引的,看了简介果断出手,正在阅读中,挺好的


不错,充满悲情色彩,角度有点意思


帮同学买的,买错了,本想买汪曾琪的


送货及时,内容可读


老先生的书籍,说实话还没读完。。。


这个产品还比较好,我会介绍给别人的


听说过,看了一点片段,感觉不错,应该可以吧~


送货速度很快,我昨天晚上下的单,今天早上就到了。


以前比较文学课上老师推荐过的 现在买来送朋友


感触挺深的~


在微博上看有人推荐这本书 其实对于每个人的生平过往以及情怀
网上有很多很多的段子 以为对比看来会有什么新意
感觉一般 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好
可能源于我这个人还是比较钟情于 李叔同 这独独一人。


关于生死的书,太过沉重了


不错,挺喜欢的。想给三星半的,可惜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有一种“求索”的感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不过最后好歹还是走出了一条出路吧。可以看得出作者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然而,书中好多语句那么肯定的下了结论,不是很喜欢。于是重新把它拉回了三星……


感慨之作


人类的灵魂大师啊


书很好,发货速度非常快,非常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