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行动的力量

朱健刚 著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3-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朱健刚 著  

页数:

35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集体行动的学术视角,通过对八个民间志愿组织个案的研究,集中分析了这些志愿性集体行动的意义框架和行动策略,揭示了中国基层社会发生的变迁。本书指出,这些志愿行动的外在和内在意义都在发生变化,民间志愿行动正在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

作者简介

朱健刚,七十年代生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现任教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担任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主任,主要研究城乡社区发展、民间组织和集体行动,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的建设。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开创与解体——一次民间支教的先锋试验第二章 方向引领一生——一个大学生志愿组织的行动过程分析第三章 行动改变社区——志愿组织的社区行动研究第四章 建设社区的公共生活——社区内志愿者团队的活动分析第五章 家和理的建构——一群业主志愿者的依法维权第六章 感恩的心——一个国际性的志愿团队的互动第七章 塑造互助的公共空间——一个外来工NGO里的志愿团队研究第八章 行动就是希望——一个志愿者网络的演变历程 第九章 结论附录 广州志愿者发展调查报告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开创与解体二、志愿学校的兴与败1. 开创和教学2000年春节刚过,毕业于淮南化工学院、当时在阜阳一家化工厂工作的韩亚看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之后,很受触动,决心辞职回家(利辛县新桥村)办教育。于是他召集几个中专时的同学和朋友,租了一间民房,贴出招生广告,招收辍学的孩子免费读初中,自己不拿一分钱,也要为失学的孩子们上课。这个学校发不了毕业证,收的都是其他学校放弃的厌学学生。但韩亚给学校取名复兴,“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过,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和师资,这个“学校”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2000年8月,韩亚便到北京想找到教育部去讨个说法。因为学校缺老师,于是他又来到北京大学,想碰碰运气,获得一些资源和支持。在北大,韩亚遇到了法律系的毕业生陈永。陈永被韩亚带在身边的学生照片吸引了,便决定和韩亚到安徽去看看。到了安徽,陈永在利辛一待就是28天,他被孩子们的纯真热情感染,也被他们低劣的教育状况深深触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回北京收拾行李,到安徽正式加盟了韩亚的学校。几个月之后,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好朋友、河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熊志也来到了这里。于是,三个老师、七八十个学生的民间学校开办了。熊志后来回忆说:“我到复兴,纯粹出于偶然。当初答应陈永去的时候,觉得城市生活很浮躁,自己也浮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当时只是想到农村静静心,过一年半载再回到城市。一开始陈永说有每月四五百块的工资,后来又说没有工资,要我想好了再去。我也没想太多,觉得本来已经答应去了,不能因为没有工资就不去。更重要的是我早已想离开原来讨厌的工作了。”(注:那个时候他在给一家所谓的文化传播公司写稿件——名义上是报道,其实是做有偿广告。


编辑推荐

《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行动的力量 PDF格式下载



对试图理解中国的草根志愿者组织的人来说,这本书参考价值比较大。


有理论,有实践,对实践进行深入剖析,不错


很好,如果一定要找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纸质差


这本书从志愿者的角度构建了草根志愿组织的运作逻辑 有很仔细的细节描述 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谈 深入浅出 是一本研究中国草根NGO的力作 有较大参考价值


这本书是我们老师推荐的,在我们同学间传阅,挺好的~


本想买来做毕业论文参考书目。看完,只是几个志愿者组织的案例,做实证研究也不能骑什么大作用。做理论研究就更没多大价值了。书市这样。但作者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至少难得见到这样真正投入志愿者事业研究的


社会公益慈善已经是一种趋势。我在公司里负责公司对外的慈善工作开展,朱老师的这本书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慈善活动开展课,不仅有活动形式可以借鉴,还有大量的作者基于观察了解这些活动的成功点和失败点给出的分析,都是宝贵的经验。


朱老师的书很不错 的。


作为一个从事志愿工作多年的专职人员,一个和本地乃至外地众多民间草根组织有所接触交流的人,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对朱老师强调行动的观点身为赞同。我觉得这是一本每一个NGO或者GNGO或者希望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人士的必读书目,一本国内该领域不可多得的好书。


有实证、有关切、有激情!


  这本书挺好的,架构非常清晰,对于想创立自己NGO的人非常有启发性,细节不讲了,自己去读吧,行动的力量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