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马帝国的大战略

[美]勒特韦克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0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美]勒特韦克  

页数:

280  

译者:

时殷弘,惠黎文  

Tag标签:

无  

前言

  战争是历史最悠久、往往也最重要的人类行为方式之一,而且在它与最为基本的人类社会存在形态即和平之间,有着非常深刻和广泛的内在联系。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根本,是在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人类心理等类基本动因的复杂作用下(1)战争的酝酿和形成;(2)战争的进行和操作;(3)和平的缔造和维持;(4)在所有这些事态的展开过程中,战争与和平的具体性质的塑造以及上述所有基本动因的演化。  与此同时,关于战争的原本意义上的"战略"不仅一向在政治/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随着对于战争与和平两者的一体性探究的进

内容概要

本书对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依照其发展演变的三大阶段作了详尽的考察和阐释。 作者论证并强调:罗马帝国“历史性成功”主要归因于帝国初期大战略的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在于大战略目标具备优秀的战略性素质,以及其手段的高度多样化。罗马帝国初期大战略的精髓在于“每个成分的设计部反映总体的逻辑”。

书籍目录

序前言导言第一章 朱利乌斯-克劳狄体系 附庸国和机动军:从奥古斯都到尼禄 一 体系概述 二 附庸国 三 操控附庸 四 军队的战术组织 五 兵力的战略部署 六 结论第二章 从弗拉维王朝到塞维鲁王朝 “科学”边境与阻绝性防御:从韦斯巴芗到马库斯·奥雷柳斯 一 体系概述 二 边防:战术层面 三 边防:战略层面 四 附庸国体系的衰落 五 军队 六 结论第三章 纵深防御 三世纪的大危机与新战略 一 体系概述 二 变化着的威胁 三 帝国的新边界 四 墙围市镇与硬点防御 五 边境部队 六 行省部队 七 中央野战军 八 结论结语 对三种体系的评价附录 权势和武力:定义和内涵注释本书所引著作目录索引

章节摘录

  不易捉摸之敌,特别是西亚和中亚的骑兵军队的运动战。纯军团兵力在这样的低烈度战争中会表现得相当糟糕,因为此类战争需要小规模和可分散的部队、远甚于突击力的投射力以及尽可能多的骑兵,唯在茂密的森林和高山地形除外。不仅如此,此类战争通常不需要军团里那么高度发达的工程技能。  军团被训练为一种紧密集中的大规模兵团去作战;它拥有的投射力微乎其微,因为极少有“派勒姆”,而用手投掷的“派勒姆”的射程通常不超过100英尺。“不仅如此,军团骑兵只能提供侦察员和警戒哨;它不足以适当地抵挡敌方骑兵,更完全不足以独立地用作重型“突击”骑兵,或以东方马上弓手那种方式从事对敌方步兵的骚扰战术。轻装的或以其他方式更为机动的兵力能对军团部队发动打了就跑的袭击,军团部队却只能朝敌方力量中心缓慢但不懈地推进,以围困或强击攻陷之。  鉴于军团部队的专门化程度与其战术局限,辅助部队显然不仅是军团的添加物,而且与其互补,就像很久以前就被指出的那样。“’多亏了辅助部队,罗马人能够避免将其公民人力稀释进它不适合的各个兵种,例如骑兵啪和投射部队、弓箭手和投石器操作手。与此同时,军团部队的特殊能力赋予它们对敌人和不可靠盟友的“升级支配”,因为说到底,它们总是能在高烈度战争中压倒辅助部队。军团部队无法阻止辅助部队逃遁,但它们能十拿九稳地在野外战役或围困战中击败之,除非条件极为不利。在西42维利造反(公元69年至70年)期间,不利条件确实占了上风,当时两个军团(阿劳迪五军团和普里米吉尼阿十五军团)兵员减损,食物短缺,被怀有贰心的巴达维辅助部队围困在位于下日耳曼的选址不当的维特拉营寨,并且遭其屠杀;四个军团(日耳曼尼卡一军团、加利卡十六军团、马其顿四军团和普里米吉尼阿十五军团)后来被迫向造反者投降或投诚。  西维利造反具有军团与辅助部队之间战争的一般特征:八个巴达维辅助步兵大队造反,而西维利本人既是辅助部队军官,又是一位部落酋长(另两位著名的造反者阿米尼乌斯和塔克法里纳斯亦如此)。


编辑推荐

  本书是“和平战争和战略经典译丛”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对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依照其发展演变的三大阶段作了详尽的考察和阐释,具体包括朱利乌斯-克劳狄体系、从弗拉维王朝到塞维鲁王朝及纵深防御。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罗马帝国的大战略 PDF格式下载



对罗马帝国的战略有很好的了解


古典作家如塔西佗,缺少现代战略眼光的写作必然导致对帝国军事政策的曲解,本书还原了帝国战略的精确与科学性


水的质量不错,手感很好,就是书的侧面被压坏了,但不影响使用,毕竟打折了,总体还是很满意的,满分。


建议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将罗马帝国衰亡史作为配餐享受


对罗马时代的国防体制和战略介绍的很详细


了解一下时殷洪教授,中国向来素来缺乏长期的战略,没有规划,政治受时局影响甚大,人治严重影一身大响国家战略,这个系列早该进行,今日可谓时殷弘(1951年3月-),中国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著名国际关系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政治和战略、美国和中国的对外政策的等方面研究。学术兼职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1996-2002)、中国欧洲学会理事(1999-)、中国中美关系史专业研究委员会理事(1992-)。著作:《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战略二十讲》、《战略三十篇》、《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现代战略十一讲》、《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20世纪国际关系》、《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和中美关系(1949-1950)》、《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1954-1968)》、《美苏从合作到冷战》、《尼克松主义》等等。另有如《缔造战略》、《马基雅维里主义》、《现代战略缔造者》、《国际纵横策论》等译作、论文。


可泛读


视角独特,但内容有些简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