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

吴传钧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吴传钧  

页数:

45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吴传钧院士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国土整治、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地理教育等多方面,再加上吴传钧院士为缅怀师友所写的纪念短文,以及各种媒体对吴传钧院士活动的评介的材料。

作者简介

  吴传钧,男,1918年4月2日生,别号任之。生于江苏苏州。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学科建设、学术组织、人才培养以及地理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是我国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他提出经济地理是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的边缘学科,地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等的新论述。

书籍目录

(图版)前言地理学 展望中国地理学的发展,1995 面向21世纪的地理学,1997(杭州) 扩大眼界考虑地学发展战略,1998  发展具有中华特色的地理科学,1999(台北) 纵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过程,2005(日本京都)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in the IGU(日本东京) 附件:Draft Resolution人文地理学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成就和经验,1990 Prosp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1996 近百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1998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200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1995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附件:中国城市发展的回顾与前瞻,1987经济地理学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cent Trends of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udies in China,1977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udies in China,1985(西安) 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1985农业地理学  关于编写《中国农业地理》专著的一些初步设想,1973 Proper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One of the Essential Problem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1980 The Interplanting of Trees and Crops Agro-Forestry Systems Practised in South China,1983(泰国曼谷) 国际农业地理学的发展趋向,1992 The New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na,1997(比利时Lueven)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广东增城大敦)国土整治 关于国土整治问题,1983(昆明) 关于综合开发整治我国山区的建议(长沙) 谈谈国土整治区划问题,1984(吉林松花湖) 国土开发整治问题,1986 国土整治和地理学的理论研究,1987 中国的国土开发整治研究,1990(香港)持续发展 什么是最紧迫的全球性问题,1999(苏州) 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1999 China in Transition--An Economic Geographical Survey,1999  环太湖地区持续发展问题,2003(苏州)区域地理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学术研讨,1996 附件:关于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建议,1996  水·绿洲·人,1996 对重庆直辖市发展战略的看法,1997(重庆) Prospec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Sea Rim Region through SinoKorean Cooperation,2000(韩国汉城) Tourism Acting the Pioneer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2004(南宁) 附件:国际合作旅游先行,2004(南宁) 海上丝绸之路的回顾与前瞻,2004(广西合浦) Martin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Geographical Knowledge of China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1983(意大利) 1996年在武夷山徐霞客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96(福建武夷山)地理教育 地理学的发展,1992 谈地理教育的改革问题,1994 地理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2000 可持续发展与基础教育,2003 附件一:致各省领导要求高考恢复地理考试的呼吁函,1986 附件二:美国开始重视地理教育,1997 缅怀师友 从竺可桢的嘱咐到钱学森的激励,1995 钱学森院士对发展地理科学的倡导,2004 胡焕庸大师对发展中国地理学的贡献,2001 怀念李旭旦老师,1990 缅怀为振兴中国人文地理学而鞠躬尽瘁的李旭旦老师,1999(南京) 中国地理界的光辉楷模,1998 缅怀中国近代地理学先驱黄国璋先生,1996(西安) 陈尔寿著《地理教育与地理国情》序言,1996 《钟功甫文集》序言,1996 《宋家泰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稿初集》序,1995 严重敏《地市与区域研究》序,1999 在1998年祝寿会上的答词,1998 附件:庆贺吴传钧院士80华诞暨“21世纪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隆重举行,1998媒体评介 立志、勤奋、向前看(张宏霖),1984 发展经济要重视社会和环境效益(周庆),1986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高极明),1990 吴传钧同志对国际学术活动的贡献(倪挺、瞿宁淑),1991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吴传钧),1994 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基地(孙峻亭),1994 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的带头人(蒯元林),1997 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错研究(吴传钧),1998 大地的骄子(黄健),2000 “生态书屋”(侯艺兵),2001 地理学中看土地(丁全利、潘云唐),2002 学会知足和找乐(李海青),2003 脚踏实地的地理学家吴传钧(温边雅、赵琳琳),2004 双脚量神州 一心为强国(徐峙),2006 学业并重伫立在科学与社会的结合点(王海霞、徐建辉),2006 治学与创业并重(陈欢欢),2007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陈欢欢),2007 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感悟(郭桐兴),2007

章节摘录

  展户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作者注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和综合考察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合并组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后,关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系统,但同时加强对地理学的综合训练,因而刘纪远所长提出要求各博士生导师都能对地理学的综合发展发表一些看法,帮助博士生扩展视野。1995年11月10日我应地理所研究生部的安排,首先对全体博士生作了如下的报告。  当今全世界的人们都希望不久即将来临的21世纪将是人类历史从无休止的战乱转向和平发展的世纪。我们的国家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呢?地理学到21世纪将有些什么大发展?我们这样的地理研究机构又将如何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这些都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讨论这些问题,我觉得首先在认识上要清除一些心理障碍。有哪些障碍呢?第一是对地理学本身由于认识模糊而信心不足;第二是由于不能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些不安情绪。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地理学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技术科学进入了一个大交叉、大渗透的新的发展阶段,地理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地理学内部又出现了专业大分化。多数地理工作者只关心自己的小专业,而对整个地理学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再加上世界各国的地理学各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是地理学本身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性,我们每个人因掌握的外国语种不同,往往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余。因此种种原因,大家对地理学的认识就不免存在着差异,这是很自然的,不必大惊小怪,事实上世界各国并不存在同一的地理学(There is no one geography.)。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停办了少数一些大学地理系,引发了所谓“地理学危机”的议论(包括美国历史上最早成立的芝加哥大学地理系即因内部不团结而停办了.一个时期,后来已恢复),在我们国内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跟着国外起哄而唱这个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 PDF格式下载



比较专业,再现了吴传钧院士我国人文地理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专著。


读此书,仿佛吴传钧院士就在身边向你传授知识。。。


一本抵万本的书,很多思想需要细细揣摩


书很好,美中不足的是送来的书有破损,希望在装书和运输过程中小心注意爱护书籍,已经是第二次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习惯送破损的书籍!!


吴老先生的地理学思想精髓,值得一看


朋友介绍的这本书。很不错,书店早没有了。当当送书很快。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