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帕台农神庙

[英] 玛丽·比尔德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英] 玛丽·比尔德  

页数:

187  

译者:

马红旗  

Tag标签:

无  

前言

  如果谁真能把历史画成一幅长卷,那么“世界文化奇观之旅”的几部小书一定就是这个长卷上最漂亮的几个部分。罗马大角斗场、帕台农神庙、阿尔罕布拉宫等欧洲的古迹从它们的名字到它们当时的作用,吸引着考古学者对它们的探究,也给百姓大众带来了知识性的启迪。  面对这些名胜奇观,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我们是否想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它们当时的作用和我们现在对它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毕竟,我们和它们在历史上有着太长太长的距离,一个历史名胜,它的破败会使我们生出沧桑感,它的装饰会让我们感到美的熏陶,它的现代化的环境和布景能够使我们对它感到更真切,减少了我们和远古人物及事件的距离。由此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些奇观告诉我们的故事。但是故事不一定是从最原始的地方讲起,比如罗马大角斗场建成于公元肋年,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断修葺完善的景观。有了这套书,我们可以对这些奇观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有更深一点的认识和感觉,而且,由此引发的感触可能就不仅是关于这些奇观本身的了。这种感觉,就是文化不死,传统不死,历史活在今天。

内容概要

雅典卫城上最著名的是帕台农神庙,它在罗马帝国时代成了基督教堂;土耳其占领时期,它又成了清真寺;到了19世纪,外国人把那里精美的雕刻运回各自国家的博物馆时,它就成了一个废墟。“帕台农”的意思是“处女”,祀奉的是雅典城的守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帕台农神庙表现出的雅典娜不仅象征智慧,还代表了灵巧的智能,这种智能在战争、政治、民主、纺织、石雕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系着神性的秩序和品质。帕台农神庙是一个符号,承载着我们对古文明及其遗迹通常会产生的尊崇、茫然和失落感。

书籍目录

一 帕台农神庙为什么会令你哭泣二 “他们称之为帕台农的庙宇”三 “世界上最为精致的清真寺”四 从废墟到重建五 “雅典的黄金岁月?”六 与此同时,在伦敦做一次参观?关于希腊专有名词泽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我们的雅典女神  古典的庙宇非常容易成为很好的教堂。对于早期的基督教徒们来说,改造起来比较简单易行而又价格低廉;而且,让一座异教徒的历史遗迹皈依到“真正的上帝”的荣光之下,这件事情本身就一定包含着某种满足感。对于这样的改造,考古学家们意见不一,但都把这种改造看作是一件神赐之物;因为,正是由于基督教的重新利用,才保住了这座遗迹原有的结构。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加之后来的建筑师们常常来提取各种建筑材料,古老的寺庙纷纷崩颓倾塌。根据粗略的推测,至今仍然矗立着的、形状完好的那些寺庙都是由于早期基督教徒的利用而得以幸存下来。由于有人在公元608年将它用于祭奠殉难者圣玛丽,我们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在罗马的万神殿(Pantheon)里漫步;距离雅典卫城不远处就有一座所谓的雅典的特修斯庙(实际上,那根本不是一座特修斯神庙,而是天神赫菲斯托斯(Hephaistos)的神庙),由于被改造成了圣乔治教堂而免遭毁坏。要不是因为1687年发生了一次灾难性的大爆炸,帕台农神庙也许极有可能在新的名称和用途的掩护下保存得更加完好。  我们不清楚帕台农神庙不再作为一座异教徒的庙宇而开始用作教堂的具体时间(这种转换也不必完全不着痕迹)。罗马、拜占庭、公元4世纪以来的列朝帝王都曾颁布过一系列法规来禁止异教徒的崇拜。但是希腊世界里的传统宗教勇敢地维持了下来,尽管他们的勇敢是大多数基督教的墨客们不屑于承认的。  ……


编辑推荐

  罗马大角斗场、帕台农神庙、阿尔罕布拉宫等欧洲的古迹从它们的名字到它们当时的作用,吸引着考古学者对它们的探究,也给百姓大众带来了知识性的启迪。 面对这些名胜奇观,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我们是否想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它们当时的作用和我们现在对它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有了这套书,我们可以对这些奇观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有更深一点的认识和感觉,而且,由此引发的感触可能就不仅是关于这些奇观本身。这种感觉,就是文化不死,传统不死,历史活在今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帕台农神庙 PDF格式下载



祈求农业丰收和战争和平的智慧女神庙的庇护!欧美旅游必定去的神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