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毛汉英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毛汉英  

页数:

552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作者毛汉英同志于1961年9月由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毕业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当时我根据他的导师:南京大学张同铸教授的推荐和他的志趣,分配他到当时的经济地理室由邓静中先生负责的农业地理组工作。毛汉英同志来所不久就投入了农业区划工作。1963-1965年,先后参加了中国农业区划中的两条一级农业地理界线:中国农作物复种地理北界和秦岭淮河线的实地调研工作。特别是1964年,他同比他晚一年到所的林其东同志一起,在豫西南、陕南、陇东南的伏牛山一秦岭山区,肩背行李,手持罗盘、气压计与地形图,徒步考察了三个多月,足迹遍及南阳、商洛、安康、汉中地区的10多个县,陇东南的武都(现陇南市)的徽成盆地、康县与文县,以及四川北部的广元、青川、平武等县,并沿唐白河、汉水及其支流、白龙江上游、岷江上游进行了10多个剖面的实地考察。每天白天平均徒步考察60-80华里,除经县城、集镇住在简陋的招待所和小旅馆外,约有半数时间住在山区农民家里,晚上还在油灯下坚持写考察日志。通过这两年多的艰苦野外工作,不仅锻炼了他的吃苦耐劳和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自然地理和农业地理基础。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有关晋中吕梁山区和秦岭山区的农业垂直地带分异等论文,由他与蔡清泉同志合作撰写的“秦岭淮河地带农业地理界线研究”一文刊登于“文革”前夕出版的《地理集刊》上。该文根据实地考察成果,分别在1:400万和1:250万的图上标出了中国水田农业优势界线和主要亚热带经济作物(油桐、茶叶、柑桔)的分布北界,并据此确定了秦岭淮河农业地理界线的走向。这些成果至前仍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文革”期间,他因俄语基础较好,被当时所里抽调去搞苏联地理研究。从1969年9月到1986年底,一干就是17年。他除了完成有关部门下达的任务外,还积累了大量的苏联和世界地理方面的资料,并翻译了一些苏联经济地理著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莫斯科大学萨乌什金教授所著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历史·方法·实践》一书。打倒“四人帮”后,他与当时的苏联地理组同志一起,利用以往的研究积累,先后出版了由其主编的《苏联经济地理》(上、下册)、《苏联农业地理》、《苏联能源地理》、《世界农业地理》等著作;并与陈汉欣等同志一起,开拓了世界地理的专题研究和中外对比研究的新方向。其中《苏联经济地理》和“苏联地理研究”两项成果受到了国内同行和国外包括美国著名地理学家T.沙巴德等学者的较高评价,并分别获1985年和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于1986年夏至1987年秋在苏联圣彼得堡大学进修,回国后,先回世界地理研究室工作,后因经济地理部也确实需要他来加强区域发展综合研究,在胡序威、赵令勋等同志的促进下,于1988年他又重新回到了经济地理部从事国内地理研究,并先后担任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经济地理部主任。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的论文绝大部分是作者1988年以来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写成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其中约有40%是未公开出版的文稿,有的是作者多年来给研究生的讲课稿、会议报告和论文,有的是课题总结和有代表性的规划报告中的核心内容。全书共分四篇,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及有关地区区域发展研究、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国外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他的研究工作轨迹。

作者简介

毛汉英,1938年8月出生,江苏省江阴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1986-1987年在苏联圣彼得堡大学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现任中国区域科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调控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 人地系统若干理论问题的进展与展望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 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研究 区域经济协作联合与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篇 中国及有关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中国区域发展的人文基础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新世纪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 福建省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生态环境约束下的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的思路与模式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 兖滕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地的类型与综合开发生态模式 闽粤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区域投资环境综合研究 粤东沿海地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深化闽台经贸合作,构建两岸区域共同市场第三篇 区域规划与国土规划 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 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基本构想 成渝城市群的整合与可持续发展 加快建设海西城市带的背景与思路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 武汉城市圈工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规划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推动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 常州城市现代化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焦作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 连云港港口空间重点应向南拓展第四篇 国外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 日本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苏联东部地区国土开发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苏联工业综合体类型研究 苏联组建工业枢纽中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 咸海危机的起因与解决途径 前苏联垦荒区的土壤风蚀及其防治对策 苏联植棉业的生产布局 国外能源基地建设与综合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章节摘录

(4)推动了城市的兴起与商贸业的发展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而成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成于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与迁移,不仅城市的数量增加,而且从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到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时期,由于开凿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联系,加之人口和经济中心逐渐从中原地区南移,南方地区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均有了较大的增长。宋元时期,伴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广州、泉州等)获得了很大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商品农业、手工业、冶炼业的不断发展,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不仅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以沿江、沿运河为轴线的中国早期的“城镇化”现象,而且随着移民与“屯田戍边”政策的进一步强化,边远地区的城镇也逐步兴起。随着城镇的发展,商品交换及商业贸易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例如,明清以来,汉口、九江、安庆、芜湖、无锡成为长江流域地区大米的集散中心;江南的杭嘉湖平原与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成为全国最大的蚕茧和丝织品产区,其中不仅湖州、杭州、苏州、扬州所产的丝织品闻名全国,远销海外,而且在江南还出现了一批以丝织品生产、贸易为主的小城镇,如吴江的盛泽、震泽,桐乡的濮院,嘉兴的王泾及江镇等。2.人口快速增长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人口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但是人口总量基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巨大的人口压力给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拖累效应,不仅加大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而且极易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1)给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自明清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40年间,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加之人口基数大,沉重的人口压力,给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不利于增加积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据统计,1952-1995年间全国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3.8倍,但这一增量中的近45%用于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用于提高原有生活水准的只占55%。这也是中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人民消费水平却明显滞后的重要原因①。二是给就业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1949-2000年,中国平均每年新增人口约1420万人,源源不断的劳动适龄人口给就业造成十分沉重的压力。特别在农村,由于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尖锐,全国人均占有耕地已从1952年的0.188公顷减至2000年的0.103公顷,减少了45.2%,导致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5亿-2亿人。据2000年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已达1.2亿人。此外,巨大的人口压力还给城市的就业、住房、交通、能源、供水、环保、文教等各项事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三是不利于提高全民的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文化劳动素养。


编辑推荐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PDF格式下载



该书很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吴传钧院士的序言回顾了作者的科研经历和成长过程,轻描淡写,却精辟表达了做学问所必需的责任感、事业心和毅力。需深读!


业内领袖一级学者的著作,需要深读


也可以粗略的看出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的进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