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深圳经济特区的政治发展

陈家喜 等著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陈家喜 等著  

页数:

312  

前言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10年是中国经济特区创办30周年。相隔有岁,但特区之建立与改革开放之推行有如孪生弟兄,相继着力,共推中国走向现代文明。若言中国新一轮现代化自改革开放始,其坚实之第一步,则从建立经济特区起。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以非凡勇气建立经济特区,30年过去,如今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已遍地开花,与当年的先行者——经济特区一道,映射中国经济发展之跫然足音。其中,尤以深圳经济特区最具代表性。特区的价值难以尽数,最重要莫过于其试验性。“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之变革无法在电脑上模拟,任何不慎都可能导致不菲的代价。特区之试验性,上至决策者的政令,下至创业者们义无反顾地“南下”,热血满腔,而前途难知。所幸家国有幸,大事得成。今日,经济特区的建设已是成绩斐然,堪称伟业。凡此种种,无须赘言。

内容概要

本书从深圳经济特区的确立,行政体制、干部制度、社区治理、基层民主、公民参与、党的建设,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等八个维度,对深圳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透视深圳政治发展三十年的历程,有助于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逻辑。

作者简介

  陈家喜,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党内民主与基层治理;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改革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影响》。  黄卫平,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主要学术研究范围为当代中国政治: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乡镇选举改革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极左现象研究》等;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政治学与公共管理论丛》、《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学术文库》、《中国地方治理与政治发展实证研究丛书》等。

书籍目录

序言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的政治意义 一、中国为什么要创设“经济特区” 二、“经济特区”是否现在还存在? 三、中国为什么还保留“经济特区”? 四、经济特区的本质是“中央授权的改革先行试验区” 五、深圳经济特区的政治效应 结语导论 一、深圳经济特区: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 二、深圳经济特区的特性 三、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政治审视第一章 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一、先行一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深圳特区的政府体制 三、特区中的“特区”:蛇口工业区的兴衰 四、经济特区的政治争议第二章 行政体制的优化 一、“特区时代”(1980—1993):使命驱动的党政机构改革 二、“后特区时代”(1993—2001):利益主导的行政行为改善 三、“新特区时代”(2002— ):竞争压力下的政府体制创新 四、深圳行政改革前瞻分析第三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单项制度改革阶段 二、综合改革阶段 小结第四章 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 一、基层政权的变迁 二、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 三、社区体制的结构类型 四、城市社区发展的困境第五章 基层民主的推进 一、蛇口“试管”的选举实验 二、农村基层群众自治 三、“三轮两票制”:大鹏镇镇长选举改革 四、城市社区选举深入推进 小结第六章 公民自主政治参与 一、案例描述与参与行动 二、基本特点与现实影响 三、应对举措与政策建议 小结 三、党内民主建设的深化 小结第八章 政治改革的探索 一、2008年深圳“政改草案”的特点 二、2008年深圳“政改草案”出台的背景 三、从2008年深圳“政改草案”浅析中国政治结论 一、经济特区的政治发展 二、中同改革开放的政治逻辑附录 深圳政治大事记后记

章节摘录

  从乡镇长选举改革发生的宏观背景上看,与近20年村民委员会选举所奠定的社会基础和经验积累不无关系。村委会选举唤醒了中国农民的选举意识,提高了其政治参与的技能。村委会选举积累的选举经验,培育的选举技能,都为乡镇长选举改革提供了基础条件。不少地方干部和农村居民在提名、投票、选票设计、秘密投票等各个环节都已经有非常熟练,甚至能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出很多新的方法。村委会选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村委会干部的程序合法性基础,也推动了中国决策层探索开放乡镇选举改革的可能。  大鹏镇长的直选实验,与四川省步云乡长直选改革一样,成为世纪之交中国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案例。此前,我国基层民主一直限于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层级。自从将直选方法引入乡镇长的换届选举之后,我国的基层民主还是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层次上升到基层政权.大鹏镇长的“三轮两票制”不是简单的直接选举,而是先由选民直接选出镇长候选人,再由镇人民代表大会最终选出镇长。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深圳经济特区的政治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