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此时此刻

吴亮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吴亮  

页数:

52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目录中的前半部分,是根据作者在2010年秋冬对五十余位当代艺术家进行电视访谈的录音资料中整理出来的,近二十位艺术家,占全部录音资料的三分之一;内容分别涉及艺术家的童年往事与“文革”记忆、创伤与梦想、个人艺术经历,以及各自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艺术形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技术与媒介、宗教与信仰、人类与生物、过去与未来等命题的感受和见解。目录中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平时各种谈话录音的整理,形式接近日常聊天,两人或多人聊天、还有接受采访、会议发言、在学校或美术馆讲演;内容庞杂,涉及政治、理论与现代史、当代文学、八十年代、先锋派、中国当代艺术的多重历史脉络、上海南京北京等城市的文化差异、作者口述自传,以及对艺术家个人和作品的印象。

作者简介

  吴亮,1955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潮阳。上海卢湾区向明中学七〇届毕业生,当代文学艺术批评家,《上海文化》主编。已出版的著作有《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艺术家和友人的对话》、《秋天的独白》、《城市笔记》、《思想的季节》、《往事与梦想》、《城市伊甸园——漫游者的行踪》、《独行者说》、《观察者说》、《批评者说》、《逍遥者说》、《与陌生人同在》、《闲聊时代》、《画室中的画家》、《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艺术在上海》、《另一座城市》、《被湮没的批评与记忆》和《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夭折的记忆》等。

书籍目录

我等待着一个巅峰时刻(严培明 吴亮)
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状态里(周铁海 吴亮)
一半是黑暗,一半是光明(柴一茗 吴亮)
艺术品可能是世界所有物品的总和(吴山专 英格 吴亮)
恢复简单快乐,把艺术当作一个玩(马良 吴亮)
很平静很疯狂,画画就像在梦里(何赛邦 吴亮)
困难重重,但你必须得做下去(张恩利 吴亮)
世界太神秘了,只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李山 吴亮)
一个团队比一个个体更加重要(徐震 吴亮)
有效期,我的脑袋是空白(杨振中 吴亮)
时间是最后的仲裁者(健君 吴亮)
走向自己,而不是为了走向世界(孙良 吴亮)
作为一个人,他就是他自己的神(张洹 吴亮)
高处不胜寒(洪磊 吴亮)
我希望有一个梦想(申凡 吴亮)
迟早会有这一天(陈丹青 吴亮)
中国当代艺术的若干问题(刘晶晶 吴亮)
艺术的背后
——在民生当代美术馆的一次演讲
当代艺术:返回非艺术的知识事件
也许一切都很天然
——在毛焰“意犹未尽”个人画展上的发言
不要把艺术家放到同一个秩序当中
赞美它就是批判它,反之亦然
——在“薛松 1988—2011年回顾展”的发言
昏暗时刻突然出现的幽灵
——关于王燮达作品的一次谈话
受到影响的特殊性
——在“K11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十人油画作品展的发言
艺术是一种物与人的关系
——在“单体飞行”画展后与艺术家们的谈话
废墟就是崇高(马原 刘晶晶 吴亮)
先锋文学是历史上的一座座坟墓(木叶 吴亮)
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一点都不低(梁捷 吴亮)
你认为的重要事实对我无足轻重(梁捷 吴亮)
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杨庆祥 吴亮)
踪迹与涂抹(杨小滨 吴亮)
南京,城市的肚子(上官秋清 吴亮)
一个人的上海(肖海生 吴亮)
上海是座动物园(蛐蛐 吴亮)
城市之魂
——《环球企业家》专访吴亮
吴亮说吴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就是二十年了。二十年,如果说有转变的话就非常自然,就像说你今天胖了,这个胖,不是说你吃一顿肉,你就会增加五斤。我这么说,不是挑这个问题的毛病,而是说,我们看到那个变化的瞬间的时候,并不是一天两天里发生的,它可能经历了非常长的时间,但是对我自身,我是感觉不到的,比如说,前十年跟这十年的变化,我自身是感觉不到的,我觉得我还是一样的。人的成长跟很多记忆、经验有关,当然早期的经验,可能自己觉得不够,然后就拼命努力去寻找。你刚才提到了“捡漏”,其实“捡漏”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或者是一个寻找的过程。 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态度,对你说的主体跟次要,我觉得,就是说关于存在,你说了一个存在,实际上哪怕一颗灰尘,它也是一种存在,你说这种灰尘它是不是主体?我们对某些概念,我觉得大家认知会不同,这个是差异。你刚才提到了静物,静物这个概念延续了我们以往的思维惯性,对某种东西的一个定义,但这个定义一旦确定以后,就是把你所有好像是类似的东西,都往这里套了。当然,你最后一句话是“物体”,我觉得比较准确。我觉得物体就是在“观照”人,就是它跟人这个关系是互动的。有的时候我在想,实际上,周围环境,或者是围绕你的物体,是在关注你成长,而不是说你看到这些物体,两者是不同的。就像这个物体,就是物质本身,是在人之外的,独立的;但有时它们正好是反的,就是物质会影响到你这个人,会给你这个人造成一种气息,这个气息不断影响你思维,影响你的视觉,到最后影响了你的作品,你的呈现方式。 吴亮:以前,九十年代末吧,看到你的一些画,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在饕餮,或者剁肉,都是赤裸的,他们肌肉很发达,面目都是一种类型,他们通常是没有背景的,一片黑暗,在中间一束灯光,一张桌子,或者一个案板,聚餐,喝酒,也有人在抽烟。现在,人没有了,他们去哪了?当然,我们看东西,我们不可能像你自己一样,你的时间是一天天过,是吧,你是,对你来说,生命是连续性的,就像你说每天每天都在变,这二十年。我们不是,我们是一年以后看到你一个展览,两年以后又看到你的一个展览,中间有间隔,发现你有转变,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张恩利:对,对。 吴亮: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说当我发现你画里的人全不见的时候,一个空间出现了,就是你以前不曾出现的东西,出现了,一下子静下来了,特别安静。有一次在劳伦斯画廊,你的个展,我迟到了,他们都在外面喝酒,我一个人在里面看,我一个人,展厅是一个大空间,你的画又凿出了许多小空间,一些角落里放点物品,许多桶,空盒子,空柜子,厕所,墙壁,一扇窗户,一间空荡荡的客厅,一张床。一下子,哗,这空间里的空间,我一下子被打动了。

后记

这是一本谈话录。其中,除了个别对话稍早,大部分根据2008年以来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2008年初我的眼睛做了手术,医生告诫我暂时不要阅读与写作,我就对自己说,好吧,那就找些人随便说点什么,用录音机把它记录下来。我明白,自从便携式微型录音机越来越廉价以来,已经有无数人在这么做了,我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去,人们以为可以通过现场记录和复制技术拯救那些稍纵即逝的即席言论和偶然思想,使之不被湮没;但现在的情况正好颠倒了过来,人们所轻易掌握的数码技术手段因其廉价与普遍滥用,使那些或许有可能具有价值的言论与思想混杂在如瀚海一般过量保存的谈话录音中——被录音了,却没有闲暇进行文字整理;作了文字整理,却没有相匹配的地方刊登;侥幸发表了,却没有合适理想的人翻阅;匆匆浏览了,却没有留下印象;认真阅读了,却迅速地为纷至沓来的其他信息所覆盖;更可担忧的是,不仅目前已有的由数码技术所保存的语音图像资料恐怕在可以预料的短近将来都难见天日,那些接踵而至从未来朝我们浪潮般压迫过来的信息不仅是天文数字,而且每时每刻在以几何级数在增长。 也许,热衷记录我们平时的谈话本身就是一个过于自恋的错误,这个错误还导致了另一种倾向,即稍有机会,就事无巨细地记录并精心保存自己的图像与言论,却无暇关注其他人哪怕是最熟悉的人的同类记录。追根溯源,在漫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彼此交谈,只不过为了达成关于某个情境性的遭遇、沟通、诉求或临时合作之目的,一旦交流完成,原先的说话内容就自然废弃,我们的注意力和条件反射之本能被接踵而至的新情境所吸引。说话不需要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不需要固置在原先的地点。简而言之,日常中的大量说话交流,其意义与有效性仅在此时此刻,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为了被记录,说过了听过了,相继而来的生活之流就应将其迅速淹没,了无痕迹才是它的应有宿命。 当然写作与日常谈话有所不同,特别是那种据说也正在慢慢消失中的老派写作,这种老派写作坚信,写作只能是为少数人的,甚至它只在两个人之间发生,它起源于一个人说,一个人听;然后反过来,听的人开始说,说的人开始听,最终形成对话。古老的写作几乎都起源于对话,无论苏格拉底、孔子还是佛陀……我愿意相信,只要人们对话的欲望和对话的形式没有从他们的肉体内与生活中消失,这一类老派写作也肯定会继续存在。许多年来,我的写作一直偏爱对话的形式,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的写作只能私下进行(以片断或通信的方式),尝试公开发表那些危险疑问与异端见解无异飞蛾扑火。八十年代起我开始正式写作,我最初出版的那些书的其中之一,《艺术家与友人的对话》就是一本虚构的谈话录。那时候还是一个低信息时代,一个所谓思想得以被允诺解放的初醒之晨,我和我的同代人以为一个回归性的启蒙运动也许真的将要来临,我们为一切我们所遇见的有可能是新的观念和新的事物欣喜若狂,我们每时每刻发现自己产生了新的疑问或新的解答。因为没有机会和必要的技术条件,我们无法记录我们平日里的某些思想邂逅和遭遇性的论辩,以及某些自以为有点意思的闲聊式谈话。 能记录就记录吧,能整理就整理出来吧,当然,能发表更好。为了此时此刻,为了曾经存在的谈论,无论它是否会被湮没或终究要归于尘土,在我们或你们的一息尚存之际,只要一息尚存,思想与谈论就不会停息,不管它是渺小还是伟大……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渺小与伟大,那些虚妄概念不过寄生于某些谈论,并被另一些谈论质疑,它们并不存在于我们之前或我们之后的无限世界中……《此时此刻》所谈论的那些话题都是极为有限的,它们依赖于这个尚未消失的时代,被局限在这个自以为已经非常开放与发达的时代,但我们必须依存这个时代,无论它有多么骄傲或有多么可笑。 吴亮 2012年3月31日


编辑推荐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是一本谈话录。其中,除了个别对话稍早,大部分根据2008年以来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2008年初吴亮的眼睛做了手术,医生告诫我暂时不要阅读与写作,我就对自己说,好吧,那就找些人随便说点什么,用录音机把它记录下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此时此刻 PDF格式下载



各类艺术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