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西藏
2012-8
商务印书馆
聂晓阳
283
无
真实西藏的心灵之旅一应商务印书馆之约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好友稽永强生前说过的一句话。这位温文尔雅的援藏记者说,有些人,到趟西藏就说经历了回生死,爬了个雪山就写文章说过了次鬼门关……稽兄说:请不要向人民撒娇。一晃永强兄殉职已经12年了。但是,不要用读者赋予的话语权向读者撒娇,这一信念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有人说,西藏是行者的不老情人。但对我来说,差不多每年都去一两次的西藏,更像是一块神奇的布,每次都把我的心擦拭得更加干净。这片土地改变了我,让我的内心更加平和柔软。所以,我对西藏除了热爱之外,总有一种亏欠之心。怀着这种亏欠之心做事,唯一能让我有所慰藉的就是:如何更好呈现一个真实的、深刻的、不矫情的西藏?那就是相信真实的力量。对于敬畏文字的人来说,哪怕是真实的瑕疵,也胜过虚假的完美。我曾好几遍细读书云女士的《西藏一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乡村医生拉姆的故事。她在一间简陋的卫生院负责全乡5000多人的医疗。因为积劳成疾,拉姆医生患有严重的胃病,但身为医生的她却相信自己的病是“前世的孽障”造成的,因此首先求助于法师,而不是比自己更高明的医生。这个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例子其实在西藏并不稀奇,这就是普通西藏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无法充当正面传播西藏的绝佳素材,却散发着原汁原味、真实的西藏乡土气息。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个“真”字。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态,找到尽可能多的真正了解和理解西藏的人,挖掘和呈现那个超越了走马观花、一惊一乍和非黑即白的西藏真容。这本书在形式上的一个创新,是采用了所谓的“微博体”。个中原因,不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这种更方便浏览、转发和扩散的“段子阅读”,更是因为这种体裁更加能够见微知著,更有利于发掘和呈现有关西藏的点点滴滴,并且通过大量有血有肉的细节,拼接出一个有喜乐有忧愁有希望也面临挑战的西藏。我深信,一个真实的西藏是更美的西藏,而这种美丽,蕴含于大量的、鲜活的、一手的细节中,蕴含于大量的、深入的、中肯的言论中,也蕴含于大量的、有趣的、独到的小故事中。一座雪山远远就能看到,可是要真切地看到西藏人日常生活中能够拨动人心弦的细微之处,却需要长期的浸润和近距离的凝视,需要对这方水土丰沛的感情和持久的热爱。作为一本在新媒体环境下追求最佳阅读体验的、试图用最短的文字还原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实的西藏的书,书名《微观西藏》中的“微”字,正是“微博”的“微”,也是“细微”的“微”,还是“微妙”的“微”。我希望书中每一条“微博”,都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一扇被想象和偏见阻隔的厚门,帮助人们登堂入室,一窥西藏的容颜。二实际上,《微观西藏》这样一本书的构思,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的西藏妈妈(阿妈拉)、著名藏族民间文学专家德门•德庆卓嘎。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在拉萨大昭寺旁她的家中,她给我讲了两个她从刚刚探亲回来的保姆那里听来的故事。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够搜集到足够多这样的故事,编成一本带领读者走入西藏人内心深处的书,该是一件多好的事啊。那天76岁的阿妈拉陪我喝青稞酒,吃风干牦牛肉,还兴致勃勃地载歌载舞,用藏语唱了几首她从小就会唱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等到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编织金刚结的保姆曲珍来收拾桌子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这时,阿妈拉忽然对我说:“你不是要了解藏族人吗,我给你说两个最新鲜、最真实的故事,是曲珍昨天刚对我讲的。”“曲珍村里有个十来岁的女孩去镇上买东西,路上被一位邻居的车撞死了。小女孩的妈妈很伤心,整整三天没有出门,那位肇事者很内疚,也有些担心。没想到第四天早上,小女孩的妈妈来到他家,不是为了要赔偿,而是安慰他,请他不要自责。”“小女孩的妈妈怎么安慰那个闯祸的人呢?那位妈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我女儿出了事不仅仅是因为你的过错,更是因为她前世和今生所造的业。车祸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我女儿去世前每分每秒的念头和行为,汇集起来才是导致这个后果的因。所以,让我们都接受这个事实,只有生者不再悔恨难过,死者才能更安心地往生。”阿妈拉的讲述立刻深深地震撼了我。但她还有一个同样震撼的故事在等着我。“曲珍这次回家,正好她们家一头牛摔到悬崖下受了伤,很重的伤,被救上来已经奄奄一息了。怎么办?按照有些人的想法,养牛就是为了吃肉,现在既然这样了,干脆杀了吃肉吧。可是她家的人想法不一样,她们认为牛既然还有生命就应该找兽医来看病,结果花了比一头牛还贵的钱把牛治好了。这就是西藏牧民,他们的想法到现在还跟过去一样,那就是一头牛的生命和人没有什么区别。这辈子是头牛,也许下辈子就是一个人呢。”那天晚上从阿妈拉家出来,八廓街格外安静,屋顶的经幡在柔和的月光下清晰可见。那一刻,我恍然行走在儿时的故乡,内心深处有一种熟悉、亲切和温暖的东西在流动。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两年之后的2012年6月23日,我抵达拉萨的第二天,阿妈拉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永远闭上了她豁达了一辈子的眼睛。在陪阿妈拉的遗体最后一次走过八廓街的那个雨夜,我觉得一种只有母亲才有的气息一直萦绕着我。阿妈拉有次跟我说,现在仍有很多人觉得西藏很“神秘”。“为什么呢?你不了解的东西就会觉得神秘。当你了解了之后,还有什么可神秘的呢?对于西藏如果只看到表面的形式,那就只能看到神秘,别的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觉得你要把很多表面的东西弄清楚,这样才能把西藏人的心看透。”阿妈拉去世后,家人为她供请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酥油灯。在我寻访西藏的精神之旅中,阿妈拉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三在和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周洪波先生共同带队到西藏的调研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藏画派”两位代表人物的谈话。他们一位是旅居西藏30年的前西藏文联副主席余友心先生,一位是进藏40年的现任西藏美协主席韩书力先生。余友心先生称西藏是一个可以“让心安驻”和“不再火烧火燎”的地方。他说,要发现和理解真正的西藏,就要撇开一切偏见,摆正心态,把自己当作小学生,忘记那些条条框框的成见,把心打开。“西藏人有他们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对这些不能机械地用外来者的标准去衡量,也不需要用过分的辞藻来包装。能让人看到一个真实的西藏和西藏人,这就是最大的价值。”他说。韩书力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年冬天我下乡采风,坐在冰冷的石头上画画,当地的藏民就把小木板放在太阳下晒热了悄悄递给我,还生怕打扰我画画。”在两个语言不通、生长环境迥异的人之间,一个无所欲求的、真诚的举动,就使一块小小的木板温暖了另一个人的心,即使过了很多年。他在谈到对待西藏的心态时,给了我们三点建议:第一,用平视的眼光看西藏,平视就是不怀偏见的注视;第二,用平常心看西藏,不要一惊一乍;第三,用包容的心态看西藏,不要带着救世主的心态和优越感。和余、韩两位前辈文人的谈话让我想起来有一次在北大,我参与的与CNN、《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驻北京首席记者以及美国一位华裔女大使进行座谈的情形。记得座谈中有人提出,同是在北京工作的记者,外国记者的自由度和采访的活动空间要小得多,比如外国记者就很难有机会去西藏,即使去了,也往往受到种种限制。当时在座的听众大都是北大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质疑说:西方记者对西藏的报道是不是过于片面?为什么你们总把镜头对准那些负面的非主流的东西?你们去西藏是为了发现什么,还是为了证明你们早已存在的偏见?在争论中,一位中国资深记者感慨道:其实作为记者,受到个人背景、语言、经历等等的制约,我们都是受到种种限制的,这些限制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自身而并非外界。他说:我们都是在一个笼子里,有时候我们在一个比较大的笼子里,有时候你们在一个比较大的笼子里。这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两只青蛙分别蹲在两口井底,同时望着蓝天,同时觉得蓝天就是它们看到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青蛙。所不同的是,那限制了我们视野的“井底”,往往正是我们内心的成见——在需要打开窗户以便看得更清的时候,我们往往连门都关上了。是的,当人们在你的窗前众声喧哗的时候,明智的做法不是连门带窗都关严,更不是赶走人群,而是把窗户开得更大,或者擦亮玻璃,让他们看得更清楚。为什么不呢?一个立体的、有阴影但更有亮点的真相就在那里,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让更多的人更好地看见。聂晓阳2012年9月
《微观西藏》(汉英版)是一本以“微博体”形式展示真实西藏的书。该书追求新媒体环境下最佳阅读体验,用最短的文字还原了那些最了解西藏的人心中最真实的西藏。中英对照、图文并茂,通过大量鲜活的见闻、细节和故事,发掘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内心世界。
全书共收录520余条精彩微博,150余张精美图片。内容包括大量鲜活的一手的见闻,深入浅出、客观中肯的涉藏言论、语录和访谈,以及有趣、独到的细节和图景。
该书在形式和内容上皆有创新——形式上见微知著,把新媒体的理念和精髓引入到传统的图书出版中,采用更能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微博体”,在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内容上大题小作,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形成一条条精彩的微博,虽然是碎片式呈现,但每一条微博都是精华,都能独立呈现一个事实,传递一种情感,条条言之有物,见人、见事、见情。超越对奇风异俗、自然风光和宗教神秘感的热衷,站在“西藏热”的潮流前沿,构建起一个更加细腻、真实的西藏。
聂晓阳:知名记者。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在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研修美国文化。
1992年重走丝绸之路;1993年深入秦巴山区考察文化景观;1998深入张北地震灾区和长江洪水灾区采访;1999年先后入藏采访,乘坐“雪龙”号破冰船远赴北极考察。2002年赴耶路撒冷、2004年赴巴格达担任常驻记者。2005年回国后,先后任《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环球》杂志副总编等职。
2007年起,先后担任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特约研究员、兼职教授等。曾获中国国际新闻奖一等奖,并有7篇报道获得新华社好稿奖。
出版著作:《YES,克林顿;NO,航空母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北极首航》(上海三联书店1999)、《关于自然与人的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在耶路撒冷的日子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为历史流泪——亲历战后伊拉克》(中信出版社2005)等。
其作品《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自2011年出版,已重印8次,印数超过10万册。
文化·传承
记忆·回望
风土·管窥
圣城·拉萨
行旅·品味
印象·讲述
精神·信仰
逸闻·趣谈
参考文献
后记
插图:
为更好认识西藏提供了一条捷径。 ——藏学家 旦增伦珠 小切口,大视野,深挖掘。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刘伟
《微观西藏(汉英版)》编辑推荐:一条“微博”,一把钥匙。打开想象和偏见的门锁,窥见西藏本真如初的容颜。用让人眼睛一亮的小细节,用触动心弦的微故事,呈现超越视觉和感觉的西藏真容。
为更好认识西藏提供了一条捷径。——藏学家 旦增伦珠小切口,大视野,深挖掘。——《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刘伟
无
北大博推荐给我一本书:《微观西藏》。采用微博体,真实,“微言大义”,且是汉英版,每页留白供写评论,读来轻松自然,颇合我意。知我有读书打眉批的习惯,这留白是我最中意之处。
微博体读起来很方便,随便独到哪一个故事都可以放下之后接着读。内容非常的温柔细腻,了解真实的西藏
微观西藏,一本通过微博体带你去领略西藏的风味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但是我也大致看了下,感觉也还是挺喜欢的。朋友之前刚去过西藏,回来之后很推荐这本书。他自己看了也感受颇多。文章比较短小精炼,很适合当下快速的生活环境下阅读。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上去旅游
对西藏很向往,看了这本书后更想去看看真实的西藏
双语版的对我来说有点浪费了!但博文内容慢慢品读真会让你静下来,感受到西藏的神秘力量!勾起了我一定要去实地走走的兴致!
西藏,圣土,适合没去过西藏的和去过西藏的人。
深入浅出、客观中肯的涉藏言论、语录和访谈,以及有趣、独到的细节和图景
一边在西藏旅游,一边读,感受深刻。
去西藏之前,读读这本书
尽管送来的书包装不很好,底部很脏(希望当当网认真对待!),但是内容非常好,小小的短文,一个个故事,很是感动,进藏前读一下,才会拂去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也更深入。 真是一本好书! 推荐!
感觉内容好少啊,不够有吸引力。
书的质量和内容一样的好
书真的很好,孩子很喜欢。
第二次买这本书,送朋友。
没有细看,但是文印很好
建立成立个客服,让客户可以询问。
刚拿到,粗看了一下,不错,值得一品!
挺好的,比较简洁,中英双语。
为了学英语
推荐这本书,很适合让你的心静下来
消遣,不要以为就了解了西藏!
普通而已,不成系统。
比较肤浅,类似心灵鸡汤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买,价格那么贵,不成性价比。形式别致虽然汉英两种语言,但内容很一般。而且书皮都折了,包装也不好,还划了两个道痕,要送人的东西,看上去旧旧的,悲催。
很精美的书,中英都有。图片也很精美
形式取胜了,译文一般
跟标题一样,是一些简短小故事的合集。中英双语的。从这些小故事里可以浅浅地了解一点点西藏吧……
挺喜欢的书,想买的不要犹豫,速速入手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