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礼记集解(全三册)

[清] 孙希旦 撰,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89-02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清] 孙希旦 撰,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  

页数:

全三册  

字数:

102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自汉至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蛩展历了袋倜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个陪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澄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遘封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羲。

作者简介

编者:(清代)孙希旦 注释 解说词:沈啸寰 王星贤

书籍目录

上册 孙锵呜序 敬轩称生行状 卷一 曲禮上第一之一 卷二 曲禮上第一之二 卷三 曲禮上第一之三 卷四 曲禮上第一之四 卷五 曲禮上第二之五 卷六 曲禮上第二之六 卷七 檀弓上第三之一 卷八 檀弓上第三之二 卷九 檀弓上第三之三 卷十 檀弓上第四之一 卷十一 檀弓上第四之二 卷十二 檀弓上第四之二 ……中册下册

章节摘录

甲,皑也。胄,兜鍪也。民虏,军所获也,操其右袂,制之。契,券要也,右为尊。量鼓,量器名。孔氏曰:策是马杖,绥是上车之绳。车马不上于堂,但执策、绥呈之,则知有车马。甲,镜也。谓蹬为甲者;言如龟鳌之有甲也。胄,兜鍪也。镫大,兜鍪小,小者易举,执以呈之。杖末拄地不净,故执以自向,以净头授人。民虏,征伐所获,献之,以左手操囚之右袂,用右手以防其异心。粟,粱稻之属。契,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右为尊,以先书为尊也。米,六米之等。量是斗斛之敷,鼓是量器名也。隐义日:「东海乐浪人呼容十二斛者为鼓,以量米,故云量鼓。」献米者执器以呈之。米云「量」,则粟亦量;粟云「契」,则米亦书。伹米可郎食,为急,故言「量」,粟可久储,为缓,故云「书」。酱齐为食之主,执主来,则食可知,若见芥酱,必献鱼脍之属也。书致,谓图书于板,丈尺委曲,书之而致之于尊者也。以上诸物可动,故不云致,田宅着土,故板图书画以致之,故言书,又言致也。然古者田宅悉为官所赋,本不属民,今此得献田宅者,或有重勋,为君上所赐,可为已有,故得有献。愚谓凡以物相授受而有上下者,皆以其上授人,惟有刃者不然。故献杖执末,而以上端授人,非徒以杖末不净也。粟可久藏,主人或未郎用,故害一券而中别之,留其左者,献其右者,受献者欲取粟则执券而合之。


编辑推荐

《礼记集解》的成书孙希旦尝研读“三礼”,三十六岁(乾隆三十六年•1771)后,开始专治《小戴礼记》。并撰写《礼记注疏驳误》,凡八大册。《孙敬轩先生年谱》曰:先是 府君锐意三礼,见注疏之未当,辄附以己意。辛卯以后,始专治小戴,注说有未当,辄以己 意 为 之话释,谓之《注疏驳误》。项几山先生曰:“《礼记集解》始名《注疏驳误》,凡八大册。其初 属 稿 即就注疏书额,话释几满。’,乾隆四十四年(1779),《礼记注疏驳误》改名《礼记集解》。至孙希旦四十九岁去世,已经三易其稿。孙希旦研究《小戴礼记》,只是取郑注、孔疏不恰当的地方,以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释,一条一条辨说。之后用功时间长了,遂取全书加以话释,推广其书为《礼记集解》。汉儒所未及;而深明先王制作之意,以即乎人心之所安,则又汉儒所不逮也。” 由上可知 ,孙希旦研究《礼记》,开始只是纠正郑注、孔疏不恰当的地方,为《礼记注疏驳误》。后经多次修改,更名《礼记集解》,前后时间长达十三年,字数近百万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礼记集解(全三册) PDF格式下载



个人喜欢的版本,有一定深度,集解有利于全面理解文字意义


虽然正文没什么地方不对,但是书脊与封面的颜色有差别,我同学们买的书脊跟封面颜色是一样的,或许版次不一样吧,反正也不是太要紧。这套书还是很有意思的。


经过慎重的选择,我终于选择了这个版本。收到书之后,感觉非常喜欢。准备尽心阅读。


以前总看到网友评论说中华书局的书印刷质量差,果不其然,就像这本《礼记集解》,纸太差了,像草纸一样。以前买的那本十三经清人注疏 《尚书今古文注疏》没这么差呀!想想中华书局印这样的书,没有版费,只是一版一版的印就是了,为什么把书印的这么差,且定价还不低。唉!


收齐中华书局版这套《十三经清人注疏》很不易。这套书想必对同好来说无庸太多笔墨,可以说本本都是精品。个人感觉孙希旦的《礼记集解》更为出色。注疏中旁征博引,考据翔实,可以说集中了历代注家之大成,而且有不少个人见解,拿到今天来看,这些见解也很有价值。之所以没有给五颗星,只是对中华书局的印刷质量有些意见,呵呵,老毛病了,一时看来还改不了。


书是好书,但不像注疏注重解释字词,而是重点在经义。作者加了大量的自己对经文义理的个人理解和其他人的理解,对照起来。所以,看此书得有点底子。


总的来说,很不错。可惜暂时没时间细读。 推荐购买。。。。


纸张较薄,印刷还行看着版本好买的


虽则为清人注解,亦极平易好懂,可谓走向经典之捷径。


性价比和注解都是最好的强烈推荐


书是好书,服务也不错,希望能改善印刷质量.


好书,印刷不配套。可惜可惜。


《礼记》乃中华传世经典,清人治学严谨,当代学者差远了,只可惜这套书拿到手的时候,才发现印刷质量不行,用的纸张粗糙薄弱,真的有点玷污了中华书局的金字招牌


不能说很差,只能说一般买过中华书局的很多书,这套纸张一般,发黄,不平整,有如草纸,印刷也一般,墨较淡,不利于阅读。总体上一般,过得去,比《资治通鉴》那套书差远了。


礼是中国人的文化精髓,不懂礼无以懂中国。


是一个不错的版本,繁体竖排,解释也详尽,印刷质量实在不敢恭维!纸张超薄,字迹不清,愧对作者和编辑,更对不起读者!这也是中华书局书籍的一大通病,中华书局终将毁于斯!


当然经典,值得参考。


抢到了不错


抽离开习惯围绕它的一切,也会变新。


内容不错,买回来慢慢看。


又收一种


本来有此书的。


清人十三经注疏,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