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魏晋文举要

高步瀛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89-1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高步瀛  

页数:

162  

字数:

9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清末民初以来,在古文的選注方面,高步瀛先生有着突出的成绩。他選编笺注的作品很多,其中于五、六十年代标点整理出版的有《唐宋诗举要》、《唐宋文举要》等书,都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 高步瀛(一八七三-一九四0),字阆仙,河北霸县人,桐城派后期古文家吴汝论(挚甫)的学生。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先后执教于北平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由于他对古文的义理、考据、辞章都有很深的功底,加之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選文重点突出,带有典范性;注释详博谨严,多有发明,不愧为一代選家。

书籍目录

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魏文帝与吴质书魏文帝典论论文 曹子建求自试表曹子建求通亲亲表曹了建与杨德祖书曹子建与吴季重书曹子建孔子庙碑繁休伯与魏文帝版吴季重在元城与魏太子版曹元首六代论阮嗣宗为郑冲劝晋王版诸葛孔明出师表薛敬文移诸葛恪等劳军刘伯伦酒德颂陆士衡豪士赋序陆士衡吊魏武帝文潘安仁马汧督诔渊安仁哀永逝文张士然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赵景真与嵇茂齐书刘越石答卢谌书桓元子荐谯元彦表王逸少遗殷浩书陶洲明归去来释点校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魏晋文举要 PDF格式下载



高步瀛(1873~1940),字阆仙,河北霸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定兴书院山长、保定畿辅大学堂教习,桐城派后期古文家吴汝纶的学生。幼年寄居新安外祖父家,聪颖好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任畿辅大学堂教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教席。1902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宏文师范学院。1906年,任学部侍郎,后调任图书局主编,兼董理顺天府学务总处。辛亥革命后,任教育部佥事、教育部编审处主任。1915年8月,任教育部社会司司长。提倡推行阳历,编写新戏,改良旧剧,设历史博物馆,创通俗图书馆、通俗讲演所等,并亲自撰写和倡导语体文。1927年5月,专任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兼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0年,以教授兼代国立师范大学二部秘书长,摄行院长职。曾到奉天萃升书院讲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北平,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大学。1937年,保定设立莲池讲学院,聘高步瀛每月到保定授课两次。他执教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学业宏通精博,治学以征信为准。是当时的名教授。1940年11月11日病逝,终年67岁。高步瀛对古文的义理、考据、辞章都有很深的功底,平生著述极多。清末民初以来,在古文的选注方面,高步瀛有着突出的成绩。著有《吴氏孟子文法读本笺》、《国文教范笺注》、《古今体诗约选笺注》、《唐宋文举要》、《汉魏六朝文选》、《明清文选》、《古今辞类要注》、《文选李注义疏》、《古文辞类纂笺证》、《史记举要笺证》、《周秦文举要笺证》、《两汉文举要笺证》、《魏晋文举要笺证》、《汉魏六朝诗举要笺证》、《赋学举要笺证》、《古文范注》,及《讲大集日记》、《古礼制研究》等若干卷。高步瀛学问之渊博,文章之隽秀,为世人所敬羡。学者以所著桐城姚氏《古文辞类纂笺证》等书称为学问之渊海,考据之门径。当时日本学者把他的考据与广东黄节(字晦闻)的诗学,桐城吴闿生(字北江)的古文并称为“中国三绝”。鲁迅先生曾与他同在社会教育司共事,对他的学问和为人也有很高的评价。在思想上,高步瀛热爱祖国,日寇侵占北平时,他闭门称疾,不与敌人合作。临终犹吟陆游《示儿》诗明志,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此书送达及时,书品十品,我非常满意。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读高步瀛《古文辞类纂笺》
陈复兴
笔者二十余年研读《昭明文选),案头日夕参阅的主要著作之一,就是高步瀛先生的《文选李注义疏》(北平和平印书局,一九三六年版)。其书虽仅有八卷,疏解只有汉晋大赋一十三篇,但是其博雅赅恰,精严详覈,予人的裨益启迪,已经远远超出这八卷十三篇之外。其时已知,高先生尚有同类著作《古文辞类纂笺》,实为《文选李注义疏》的姊妹篇。其稿本藏于中华书局,清抄本一部藏于吉林大学图书馆。于是心往神驰,盼得研读之望,日益殷切。吉林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慨然将此书影印出版,以满足学林之亟需。此在我们文化生活中实为盛事,在当今专注经济效益的出版界尤称宏举。
《古文辞类纂》为清桐城派古文大家姚鼐所编。上起战国,下迄有清,荟萃两千年古典散文精华,约七百篇。姚氏编纂此书,有其明确的理论原则,标举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之说,将古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十三种体类,并附简注、集评及个人评语。其理论原则在文学批评史上独成一家之言,其所选录文本足为古文创作范式,其简注评语则是其理论原则的具体运用,指示文章“得其当”与“所以当”之关键所在。自乾隆间发刊以来,转相印刻,风靡士林,家练户诵,倍获赞誉,谓足与六经并传。
高步瀛先生(1873--1940 ),字阆仙,河北霸县人。早年师从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的吴汝纶,谙熟桐城派古文神益,深通古文义理、考据、词章精要。本世纪初,曾任北平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以及中国大学教授,多年讲授古代文学典范之作。《古文辞类篆笺》是其一生倾注心力最大,所用功夫最深、考释最详、卷帙最富之煌煌巨著。《古文辞类纂》饱孕特别丰厚的文化含量,经高氏如此周至精严之笺释,其风神美善毕现无遗。高步瀛先生的《古文辞类纂笺》继承并创造性展了唐李善《文选注》的文学注释学原则与方法。在中国学术史上,历来称颂的有四大注,即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酈道元《水经注》与李善《文选注》。裴、刘二注是以广博的史事故实为原作做补正,哪注是就原作文本加以再创作。三注的共同点在于,注文是对原文的充实、扩展,使之益臻完善。原文与注文,浑然一体。李注则有所不同,是为原作章句“释事而寓义”,为其释典源,疏典义,富有典出义见之妙。此即李善所谓“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后,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两都斌序注》)。知“作者必有所祖述”,读者自会能动地领悟文章本身的情思与意绪,进而产生得鱼忘筌之效。高笺正是充分地运用了这种原则方法。
例如欧阳修《朋党论》:“尧之时”至“尧之天下大治”句,高笺引《左文十八年》文,又引杜预注,又引《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逵注,又引《书舜典释文)引马融曰,又引《史记集解》贾逵曰。此引五条经史注文,以明《朋党论》“尧之时”五句的事典来源,典出而义显,严谨而晓畅。 古人立说持论,皆有所为而发,欲解读其文,必先明了其人与其所处之境遇环境,故李善《文选注》每篇之首多引史传以解题,或述作者,或说背景,或解文体,或明宗旨。高笺汲取了这个方法。例如苏轼《留侯论》解题,先引《史记•留侯世家》说明张良的身世经历,又引《正义》引《括地志》与《一统志》说明留城今之所在。高笺于此,特别周严详备。
《古文辞类纂》选录文辞篇目与《昭明文选》相合者五十七篇(其中辞赋三十五篇,文二十二篇),高氏笺释,从这些篇目看,不只全面地继承了李善注的成果与优长之处,而且比李注更为准确、详赡、丰富。李注简略者高笺则补充之,李注释义者高笺则指出典源与书证,李注引书仅述大意者高笺则引证原文,并指明所出自的书名篇名,李注语焉不详或有谬误者,高笺则多所考释为之匡正。例如《芜城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李善注引郭璞《尔雅注》曰:“雏,生而能自食者,谓鸟子也。”高笺:“步瀛按:《庄子•秋水篇》曰: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释文》引司马彪曰:吓,怒其声恐其夺已也。何焯、姜皋、朱珔、张云璬、胡绍瑛皆引此以证李善注以雏为鸟子之误。”于此高笺既准确地指明了“寒鸱”句的典源,又具体揭示出雏之所指。又如《移书让太常博士》:“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李善注引《楚汉春秋》曰:“汉已定天下,论群臣破敌擒将,活死不衰,绛灌樊哙是也。功成名立,臣为爪牙,世世相属,百世无邪,绛侯周勃是也。然绛灌自一人,非绛侯与灌婴。”高笺:“步瀛按:此说非是。洪氏《容斋三笔》已辨之,见苏子瞻《贾谊论》注。又朱珔曰:“绛灌若系一人,既与樊哙并有功,则《汉书•功臣表》不容不载、今固无如容斋说,《楚汉春秋》已不足凭,未必仍陆贾自著原本,且流传岂全无参错。疑彼处绛灌直是灌婴之伪。《晋载记》称刘渊鄙,隋陆无武,绛灌无文。隋陆二人,绛灌亦二人,即子骏此文云公卿大臣之属,亦非专举无名之绛灌——人矣。李氏孤据以为信,太泥。”李善直以绛灌为一人,自是千虑一失,高笺据洪迈、朱珔说,按断为绛侯灌婴之简称,当属确论。又如《报孙会宗书》:“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李警注引应劭曰:旧日彻侯,避武帝讳改为通,言其功德通于王室也。”高笺:“步瀛按:《百官公卿表》曰:彻侯,武帝讳曰通侯。应说所本。《史记•李斯传》赵高说斯,屡言通侯,未必皆后人所改。盖通侯之称,古本有之,特武帝时专用之以代彻侯之讳耳。”以上三例足证,高笺虽继承了李注的方法与成就,但是绝不囿于前人之成说,而多有个人的独得之见。笔者读之特别快适,往日或有存疑之点,则涣然冰释。
高步瀛先生学识渊博,功力特深,于经学、史学、文学,以及文字音韵训沽之学皆有极深的造诣。他谙熟有清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他所著古典诗文的选注、疏解与笺释,都具有朴实详审、旁征博引、探源寻流、评断是非的共同特点。《古文辞类纂笺》实为这方面的煌煌典范之作。不只对文辞中的字词音义,精确训释,而且其中涉及的名物、职官、民俗、政教、山川,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尤能广泛占有资料,做出精致的考释。刘歆的《移书让太常博士)是经学史的早期文献,高笺考释最详审精妙。例如,“犹广立学官而置博士”句下高笺释文,据《后汉书•翟确传》、赵岐《孟子题辞》、王应麟《困学纪闻)、李慈铭《荀学斋日记》、王国维《汉魏博士考》等诸家之说,详考了汉初设博士官至武帝建元间确立五经博士的全部过程。“《泰哲》后得博士集而读之”句下的笺释文,则详列自汉迄清关于尚书学的诸家之说。关于后得《泰誓》(即古文《泰誓》——笔者)篇究竟是在汉武末,还是在宣帝之时的问题,关于《左传》、《国语》、《孟子》、《荀子》、《礼记》众书引用《泰誓》之文与后得《泰哲》不同的问题,关于汉初伏生口诵《尚书》篇目多寡,以及其中是否包括《泰誓》篇的问题,等等,仅清代朴学大师就缕述了自阎若璩、惠栋、朱彝尊、江声、戴震、钱大昕、孙星衍、王念孙、刘逢禄、魏源、俞正燮、龚自珍,直至王先谦等十数家之尚书学说。即此可知自汉以来经学今古文之争的基本情况。韩愈《原道》“佛于晋魏梁隋间”句下高笺释文,则引《隋书•经簷志》,说明汉明帝遣使至天竺求佛经,魏黄初间中国人始依佛戒剃发为僧,晋元康中始译


《魏晋文举要》是高步瀛先生精选的魏晋名篇专集。包含书、表、颂、辞赋等诸体,是研究当时文学现象的必备资料。且评价客观、解释精准,实属难得之上品。


中华书局以前出版的书基本都是精品,不像现在这般鱼龙混杂。这本书是89年版的,民国的学者注释水平就是高,放在今天一定算得上大师了。


经典,缺货的几本大概只能等再版。


好书,好好拜读,当当送货很快


还没有看 不过拿到手很满意 繁体竖排 都是精华


收货后,简单翻阅了一下,还行,阅读中


高步瀛选注的《唐宋文举要》,曾经买过,也读过。感觉很好。看到有《魏晋文举要》,于是继续购买。魏晋时期的好文章,显然不止高先生所选的15篇,但高先生所选,确实均属精华,且不论文章作者的观点如何,就文章的气势,已足以震憾。“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贵为天子的魏文帝曹丕,就有此感受,难怪其文章可以流传1800年。高先生的笺注,本身就显功力,不愧桐城派的传人。


字体是竖着排版的,我买过的其他的魏晋文的书都这样,一开始看不惯,习惯了还好,最好玩的是正文大字体下的小字体注释,很多典故、小故事,挺有趣的,繁体字好友feel


佳篇名注。不过点校者为了分段,将注释与原文分开,且不次编号,少有不便。


选得太少,不过既属遗作,这方面无须挑剔。注是全书精华,详实不啰嗦,很是精到。
要说问题,就是从正文到注之间对应关系实在有点难找。


经典,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高先生的註釋真的很給力的


这是我这次买的这一批书里面最后悔的一本,内容太少了,不过没办法,毕竟便宜


可以吧,竖行排版。。。看着有点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