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医学

赵璞珊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97-09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赵璞珊  

Tag标签:

无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远古人类的医疗活动(公元前21世纪以前)
一 远古人类的发展和早期生活状况
二 火的发现与人类卫生保健的改善
三 外治法的出现
四 两种宇宙观的对立
五 传说时代的医家
第二章 夏商至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一 甲骨文字有关疾病的记载
二《山海经》记载的医药
三 酒的发明和汤液
四 阴阳观念的产生和应用
五 五行观念的产生和应用
六 九针
七 著名医家
八 周代医事制度
第三章 战国至两汉三国时期的医学(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一 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
二 各地出土简牍医书
三《黄帝内经》
四《难经》
五《神农本草经》
六 仓公和“诊籍”
七 汉代疾疫流行和张仲景《伤寒卒病论》的问世
八 华佗的医学成就
九 著名医家
十 秦汉时期的医事制度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265――979年)
一 王叔和与《脉经》
二 皇甫谧与《甲乙经》
三 葛洪炼丹术和《肘后卒救方》
四 陶弘景和《本草经集注》
五 雷�的药物炮炙和徐之才方剂论
六 服石与外科发展――兼论《刘涓子鬼遗方》
七 《褚氏遗书》
八 三位最早《内经》注家――全元起杨上善、王冰
九 《诸病源候论》
十 唐《新修本草》和其它本草书
十一 唐代的方书――孙思邈《千金》两方和王焘》外台秘要》
十二 唐以前的妇科论述
十三 唐以前的儿科论述
十四 《蔺道者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十五 两晋隋唐医事制度
第五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960――1368年)
一 本草
《开宝新详定本草》、《嘉�补注神农本
草》、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
二 方书
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私人汇集的方书:《苏沈良方》、《博济方》等
三 《伤寒论》的研究――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朱肱《南阳活人书》等
四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及金元时代的
针灸经络书
五 病因、诊断论著――一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
六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及其它妇产科著作
七 儿科――《太平圣惠方》记载的主要儿科病、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董汲、陈文中等的痘
疹专著
八 外科和伤科――陈自明《外科精要》、齐德之
《外科精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等
九 五官科
十 《五脏图》和《存真图》
十一 宋慈《洗冤集录》
十二 金元四家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十三 宋代医事制度
十四 辽代医事制度和契丹族医家
十五 金代医事制度和著名医家
十六 元代医学概况
元代医学概况和制度、《回回药方》、蒙古族和
其他民族医家及著作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医学(1368――1911年)
一 本草――李时珍、赵学敏、吴其�等人的本草著作
二 各类方书
三 《内经》的研究――张景岳、马�、张志聪黄元御等
四 《伤寒论》的研究――王履、方有执、喻昌徐大椿等
五 《金匮要略》的研究――戴思恭、赵良仁、尤怡等
六 关于命门温补学说――张景岳、赵献可等
七 温病学说的兴起――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
八 四诊研究
九 妇产科――王肯堂 傅山、亟斋居士等
十 儿科四大症的认识――有关麻、痘、惊、疳
十一 外科和伤科一――薛己、陈实功、祁坤、吴尚先等
十二 五官科――傅仁宇、郑�等
十三 针灸经络――高武、杨继洲、汪机等
十四 脏腑、骨度研究――王清任、刘廷桢等
十五 明清医事制度和其它
十六 太平天国的医事
第七章 关于西洋医学的传入
一 明代后期至清初西洋医学的传入
二 金鸡纳(Cinchona)等药物的输入
三 鸦片战争前后西洋医学的传播
四 清末时期国人对西洋医学所持的态度
第八章 中外医学交流
一 中朝医学交流
二 中日医学交流
三 中越医学交流
四 中印医学交流
五 我国和中东国家的医学交流
六 我国和南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医学交流
第九章 少数民族医学
一 藏族医学源流和特点
二 蒙族医学源流和特点
一九八三年版后记
再版小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医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