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垣笔记

李清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82-05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李清  

页数:

253  

字数:

15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元明史料笔记之一种。 作者李清曾任明朝刑、吏、工科给事中,明亡后隐居故里,著书自娱。本书大都是他任三科给事中时耳闻目睹有关朝章典故和当时朝廷重要官员的言论行事,以目睹与耳闻分为“笔记”和“附识”两大类,足见作者之谨严。本书提供了明末崇祯、弘光两朝各方面的真实史料,或不见它书记载,或它书言之简略此独言之详悉,足见此书之价值。 本书所记都是作者耳闻目睹有关朝章典故和当时朝廷要官的言论行事,是明人史料笔记价值较高的一种。

书籍目录

序彼序笔记上 崇祯 补遗笔记中 崇祯 补遗笔记下 弘光 补遗附识上 崇遗附识中 崇祯附识下 弘光附识补遗附读二条附录全祖望跋刘际干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垣笔记 PDF格式下载



作者明李清。《三垣笔记》是李清著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该书共六卷,其中笔记三卷,附识三卷。书中所记,都是李清任三科给事中时耳闻目睹有关朝章典故和当时朝廷重要官员的言论行事,故起名为《三垣笔记》,“三垣”指李清历官刑、吏、工三垣。 三垣笔记三垣笔记


作者李清在崇祯朝担任刑部、吏部和工部给事中,明朝灭亡后不仕隐居,以著述为了,本书是其中之一。本书记录了作者的官场见闻,以及当时重要领导干部的言论行事。这对于研究晚明官僚政治是非常有用的史料。


《三垣笔记》提供了明末崇祯、弘光两朝各个方面的真实史料。这些史料或未见于它书记载,或它书记焉不详,而该书则所记甚多,堪称史之绝笔,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尤其是弘光朝的历史,了解的少。赶**当店庆活动,赶紧拿下了,不知道当当何时还有此类活动。


元明史料笔记
三垣笔记


研究晚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之一,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很方便携带,到哪里都不妨碍看书,作者李清是晚明时代的人,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大变局,亲身经历了许多事,记载应该可信,建议对晚明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看完明月的那些事以后,《三垣笔记》一直是我期待看的书,现在终于可以一睹书容。


平装,32开,繁体竖排,15万多字,253页,明 李清 著,是关于明朝未年的一部分史料。包装完好,印刷质量较高。值得拥有。


由于作者的身份及其立场,本书成为了解明代的重要史料之一


这些笔记都是瑰宝。


官场朝章典故,同僚论事言行。


看南明史专家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引用了好多本书内容,再联系本书作者经历,相信书中所记内容比东林-复社人士及其后裔、明史要中肯、接近历史原貌


这本书是朋友介绍的..所以买来看看..和陶庵梦忆是一个系列的..
印刷等质量仍然不错..
喜欢明朝的朋友可以拿来读读..
相对而言..这本书还是比较中肯的记述了当时的一些事情..


刚收到书,书的印刷质量很好,字迹很清晰。回头详读。


很好的书很好的当当


终于得到了


静心读来还是很有趣的


非常清晰,有用


字小 不过内容好


关于崇祯弘光两朝明亡史实,或偶有不实之处,然作者本人仕此两朝,故可信度较高,且犹详于崇祯一朝,书中记录了许多其他史书不载之事,读来令人感慨,崇祯实非亡国之君,弘光亦不似其他史书所描述的那样昏庸,是研究明亡的一部很好史书


乍看之下,写的多是帝国将亡时官场中的琐事。但细读后,不难发现亡国之必然和遗臣的痛心。


满书都是官腔,不喜欢这个风格,作者文采一般,只能看看而已!


书的质量很好,印刷精美。


内容确实不错,版本是老版的,也挺好的,不过纸张看上去一般


还行,这样的文章总的来说并不讨厌。


买它,是因为要查一些明末的史料,的确能让人耳目一新


明人史料笔记价值较高的一种。


研究明末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可补正史之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