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

陆薇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7-3-2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陆薇  

页数:

28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文化研究(特别是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梳理了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华裔美国文学,深入到一些文学作品的潜文本层面,分析了种族主义与内部殖民主义给华裔美国人带来的深度精神创伤,同时也挖掘了作品中所隐含的少数族裔对主流文化霸权的一系列抵抗策略。本书的研究既依赖于文学研究的文本细读方法,又依赖于文化研究的广博视角,以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所各自富有的前瞻性与穿透力,形成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之间有机的互动、互补和相互阐释。通过研究作者试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美国少数族裔在当今提倡多元文化的时代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公开的种族主义,但他们仍然无法逃避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新殖民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多时候是无形的,它令人难以识别,因此对人的心理和精神影响会更深,也更难愈合。

书籍目录

前言一 引言:“对位式阅读”——后殖民理论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一)研究背景介绍(二)华裔美国文学的起源、发展与研究现状二 华裔美国文学的后殖民理论研究背景(一)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二)从种族/殖民时代走向族裔/后殖民时代的华裔美国历史三、种族与族裔时代的华裔美国文学(一)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化描写(二)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自我方华与后殖民的抵抵抗策略四 东方主义与抵抗的政治(一)母亲(Mother)/他者(Other):《女勇士)中的对抗叙事策略(二)从沉默中发声:《喜福会》中的另类话语(三)个人与民族的寓言:超越二元对立——《骨)五 后殖民主义的渗透、解构与重构(一)“胃口的政治”: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共同母题(二)“模拟、含混与杂糅”: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三)“想像的家园”:《骨》与《裸体吃中餐》中的“恋物”与“读物”六 结语: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启示(一)东方主义再认识:本土与流散的华裔美国文学(二)创造“熟悉的陌生感”:美国文学史的必定与经典的重构(三)从后殖民走向全球化:第三世界抵抗的政治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从文化研究(特别是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梳理了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华裔美国文学,深入到一些文学作品的潜文本层面,分析了种族主义与内部殖民主义给华裔美国人带来的深度精神创伤,同时也挖掘了作品中所隐含的少数族裔对主流文化霸权的一系列抵抗策略。本书的研究既依赖于文学研究的文本细读方法,又依赖于文化研究的广博视角,以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所各自富有的前瞻性与穿透力,形成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之间有机的互动、互补和相互阐释。通过研究作者试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美国少数族裔在当今提倡多元文化的时代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公开的种族主义,但他们仍然无法逃避以各种面目出现的新殖民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多时候是无形的,它令人难以识别,因此对人的心理和精神影响会更深,也更难愈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