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尘几录

田晓菲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7年8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田晓菲  

页数:

34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十一世纪初期,在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位阿拉伯贵族学者伊贲·哈赞(Ibn Hazm,994—1069)写了一本书,题为《鸽子的颈环》。在这部著作里,伊贲·哈赞探索了爱情的各个方面:它的起源,它的征象,恋爱中的人遭受的种种不幸。上面所引的诗句来自书中的一个章节,在这一章节里,伊贲·哈赞声称一个人可以仅仅通过聆听他人的描述而堕入爱河,根本用不着看到被爱者本人。但是,他警告读者,这样的爱情一般来说有两种结果:如果他在某一天亲眼看到了所爱者,“他的爱或是得到加强,或是完全消失”。伊贲·哈赞随即讲述了一个在双方见面之后爱情化为憎厌的故事,并引用了他自己写的诗。

作者简介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文学,晚明文学与比较文学。山东临清人,1971年生,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书籍目录

引 言 杜诗与韦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求真”的误区 生尘的几案第一章 得失之间 见山与望山 有入夜半持山去 得与失 乱日第二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正名:五柳先生与六朝隐逸话语 重构五柳先生:传记四种e第三章 失去的田园:归陶 不受欢迎的植物 “顿为老粳” 饮食与文字第四章 饮食,死亡,与叙事 得仙 何有于名? 阅读到天黑 文化想像的版图和燃烧的文字 第五章 成器 中空的羞耻 荣木 清算与盘点 紫葵的悲哀 无成 第六章 实石证 栗里 场所与空间 “吐痕尚新” 石头记:一个关于文学的寓言结语附录一 文本的历程 古代重要陶集版本叙录 现代陶集版本选录 英文与日本陶集版本选录附录二 清醒的阐释:《述酒》 《述酒》阐释的变迁 晋人心目中的“山阳” ……附录三 陶诗选评引用书目人名索引中译本后记


编辑推荐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她写了一本内容丰富而又吸引人的书,我希望许多人会喜欢她对中国诗歌那复杂世界的介绍。——Frances Wood(英国大英图书馆)《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尘几录 PDF格式下载



《尘几录》是朋友推荐的书,从网上买了后,看了第一章,便觉有点意思。这本书开页便借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时,往往在于他的表象,可当你深入到这个人的具体中来时,便会因为种种不适或不满而反目成仇。读者对于作者的判断也往往是这样,对于作者的爱,往往是读者自己的情感强加于作者身上的。(大意如此)
在这一点上,我赞成田晓菲的立论。其实我们爱哪一本书的内容,或者爱一位作者,完全是自己对作者作品的心灵照应,就是说,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去读什么样的书,爱什么样的作者。你从作品中找到了榜样,来塑造自己,反过来再把作者描绘成像你自己一样的人,这就是陶渊明形象的来源。田晓菲从苏轼改诗来说明这一过程的产生,也是颇有说服力的。
说这本书,还可以帮助读者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当交友与婚姻过程中发生疏离现背叛时,应该如何去正确对待。
好了,给这本书五个星吧,但愿此书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所助益。


手抄本——只存在记忆里,带着些许暧昧和神秘的镜头。

应该是很久以前了,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心领神会、小声地传递着什么,交头接耳地议论,或者夏日的夜晚,搬张凳子,拿着扇子,边乘凉便讲个故事——通常恐怖外加小心外加诱惑。这些是手抄本留给我的所有印象。文革给了手抄本又一次机遇,上演了自印刷发明后的最后狂欢。当文革过去,这一波狂欢也结束,谁还会像起手抄本?

但是,的确有人惦记它,当然不是文革那些本本,而是在文明发展到印刷时代前,作为文化承续重要角色的手抄本。陶渊明成为田晓菲对手抄本文化研究的着陆点。这本书,以相当清晰的脉络,叙述陶渊明从本真变异为我们心中的陶渊明,换句话说,就是如今定格在我们心中的陶渊明形象,并非当初真实的那个陶渊明,而是在不断的传抄中,经过抄写者修订再修订,有意的无意的谬误的,最终变成现在的陶渊明。

我边看边惊叹,再次对中文字词表意能力的强大而惊。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诗词中可以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在“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中“落”表示“拉下”“出去”;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落”却是“掉进去”的意思。另一方面,在诗词中,一个字可以用很多字来替换,而句子依然通顺依然优美,当然意境可能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悠然见南山”也可能是“悠然望南山”,一字之别,味道迥异。汉语的多义性,给了后人对陶渊明的再创造极大的空间。
纵有谬误,但手抄本对文化贡献之大,不仅在于其保存和传承,而且手抄过程中的再创造,使得文化呈现与时俱进的活力。每一代人根据理解和需要,对前辈的文化作了有益当然也有不少无益的修订,使之摆脱了僵化。

那么,还有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去还原其本来面目吗?这也是我最初的困惑。一直读到结语部分,发现文革那一拨手抄本热根本不是手抄本的最后狂欢,今天手抄本更加热闹,它借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网络,再一次辉煌。互联网让人人都成为创作者、传播者,使得被印刷固定的文本又一次“活”了“开放”了。

必须补充的是,本书是通过手抄本来研究陶渊明,是以,重点在解读陶渊明先生。对涉及陶诗的各种版本,各种不同的字词对陶诗的影响作了详尽而且富有说服力的解读,非常棒。


早已在图书馆览毕此书,写论文时亦借鉴一二。田晓菲的书总会有一个共同的阅读体验,就是除却知识与学术视角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写作对象有精准的艺术直觉与其对文字的驾驭驱遣能力具有独特的兼具女性诗人与学者柔美及优美的特质。亦买了《烽火与流星》。其夫妇二人的书大抵读过一遍。这种中西结合,共享文学与诗的激情,真是两配。:-),从学术到八卦,自己倒是挺尽责的,不过可以把八卦当作学术来八,万不可将学术做八卦视之,否则,我就悲崔了。


田晓菲是我少年时代的榜样,现在我已人到中年了,她仍然是我文化人生的榜样。——江雪(诗人,自由艺术家)


虽然语言的翻译痕迹有些重,但是田晓菲实在很了不起!


买这本书源于她的外国丈夫宇文所安,研究方法非常独到,让我第一次认识手抄本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不错。


真是才女带给我们对待古代文学的全新视角


这本书可以不看,但你一定要看 陶渊明 和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


挺好看的书的~~~~


替别人买的,据反映很不错。


很好,值得推荐啊


她的十三岁的际遇 也是我十三岁的际遇啊


货流快,质量也很好,几不落尘何所纹。。。


货流快~,质量也很好!


《尘几录》一书旨在向我们展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更通过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合自己的解读来“生产”或“创造”作者。《尘几录》以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检视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以欧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为参照系,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中国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田晓菲与宇文所安,两人共勉互进,宇文所安这洋人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太啰嗦、有隔膜,田晓菲则到位些。
这书起意不错,分析也实在。但似乎还有更可深挖的东西,如果田晓菲有闻一多、顾颉刚这样的功力,“陶渊明”必将崭新地活出来。这是苛求,也是奢望。


与现在的许多所谓"学者"的炒作不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通过另外一个视角诠释了陶渊明,手抄本,一个不太被重视,但更自由更真实的反映当时的人文历史的世界也由此被引出,与正历不同,手抄本不太受政治的束缚,个人色彩更浓,也更容易让我们一窥那个时代的端倪.


最近没来得及看,才女的书错不了吧


作者的科研态度非常的严谨,是一本好书。


书后的附录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对陶诗的释读


内容不错,但是书好像是盗版的。


书的内容肯定没得说,只是书的品相太差,外面好脏,而且还有褶皱,当当老是这样,太不爽了。


以前读陶,就觉得陶诗的耐读不在于单纯的质朴率真闲适,而是隐含着内在的矛盾和紧张度的。田的著作从抄本的异文取舍角度来考察陶的接受史,别是一番天地,令人耳目一新,极具启发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在我们大多数读者心目中的陶,是陶的接受史塑造的陶,是蒙上了历史烟尘的陶。田晓菲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烟尘轻轻拂去,她的确做得很好。


第一次买田晓菲的书,内容是极好的,但是书页的纸张就不敢恭维了,又薄又粗糙,很不舒服,真是配不上这么好的学者这么好的文字。不知道中华书局怎么回事。


田晓菲的文字总闪烁着诗性的光泽。


书印制精良,文字可读。就是有点贵。


没有必要的话在图书馆借吧


喜欢古诗文,中国的古诗文中蕴藏着非常优美恬静的文化精髓,也喜欢田晓菲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与众不同的风趣。


以前看到过的另一本书没有了 所以挑了这一本 学术性比较强 是我喜欢的文风


  作者看似无意实蕴深意地提炼出许多意象,这些意象让本来盘旋在文献框架中的陶诗兼本文以它们为中心旋转着,于是在框架与意象之间有极其巨大的张力在,而田晓菲的文字绷象在中间的一条细线,看似千钧一发,实则游刃有余地控制着整个文本。我也许还是不能摸到“真实”具象的陶,但至少了体味了从容沉静的田。


作者存疑而究,角度不同,参阅可免偏听偏信


最初是看到这个作者的履历觉得还挺牛的一个人,所以买了这本数。但是书到之后发现它很脏,纸张的质量也不好。就其内容来说,语言比较没有逻辑,又用些晦涩难懂的显得比较专业的词语,根本读不懂。。。而且没什么价值。。。不好!!!


作者的才华在学人是一流的,但也许这书体现出来的才华,更多的得自于不同的视角,而非天赋。陶诗千载流传,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一个情结,而这本书,给我们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一个世俗的陶渊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