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乐斋漫笔;崇陵传信录(外二种)

岑春煊,恽毓鼎,王照,高树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岑春煊,恽毓鼎,王照,高树  

页数:

177  

字数:

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乐斋漫笔》详细地记述了八国联军入侵后,慈禧太后、光绪帝一行仓惶西逃的情况。 《崇陵传信录》主要记载了清末朝廷倾轧内幕,对于慈禧太后专权,荣禄策划另立大阿哥谋废光绪帝,以及义和团活动等事记述尤详,是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史料。 《方家园杂咏纪事》是一部记载晚清逸闻的纪事诗,共有20首,揭露了清廷的黑暗腐败和慈禧太后的专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金銮琐记》以纪事涛体裁记述清末宫廷情况,共有诗137首,每首加注说明。作者以军机章京的身份,接近清政府的枢机大臣和部院大臣,了解清末政情,熟悉宫廷内幕。所记系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其中记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及袁世凯的活动等,为一般史料所少见,史料价值较高。

书籍目录

乐斋漫笔 整理说明崇陵传信录 整理说明 弁言方家园杂咏纪事 整理说明 自叙 方家园杂咏二十首并纪事 江叔海题词 伦哲如题词 杨云史题词 附杂记数则金銮琐记 整理说明 叙 补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乐斋漫笔;崇陵传信录(外二种) PDF格式下载



不看《时报》,不知《乐斋漫笔》岑之自辩。
不读澄斋日记,不觉《崇陵传信录》之微妙。
大凡清代史料,须作一番细致的考辨和排比。
梳理前后左右,可知史事作假与做诬的内情。


乐斋漫笔 崇陵传信录


由于书是刚刚买回来,又学业在身,没能细看,但本书只看了其中的崇陵传信录,恽先生的,写的十分情真意切,表达了对先帝的无限缅怀,看的令人落泪,当然也记述了一些小故事,小传说,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此书其它内容大致看了一下,也记述了一些晚清的比较详实的资料,值得一读!


一套很有价值的史料


研究晚清历史一定要看,对清史感兴趣者也必须看。


那分走人,清无视


买这本书是留着查资料用的。一时半会不可能专门去读。


清史必读


在搜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岑春煊以庚子两宫西逃西安,半途救驾有功,成为清末封疆大吏,当事人自己写的晚清碎事,还是比较真实可信的。至于崇陵传信录,本以为是写关于德宗景皇帝(光绪)营葬崇陵的前前后后,其实也是清末民初琐事,不过也很可信。


因关注其中《方家园杂咏纪事》、《金銮琐记》两部纪事诗而购。


看到对慈禧的描写与教科书的有不一样的地方


花钱不多,有助提高个人文字修养。


还可以,就是书有点脏,或许是因为在库里存放的久了。


读过这篇“乐斋漫笔”和另一本“庚子西狩丛谈”后,才知道高阳写的慈禧全传里很多对话和故事都有所本。乐斋漫笔的校勘说明中说,校本来自1943年日伪时期出版的刊物“中和月刊”,“不知有否删改”。在网上查到广西近来有学者研究岑毓英家世,也有岑氏后人的访谈,不知真迹抄本是否还有留存呢?不要又是文革里被烧了吧...


本书为德宗朝重臣所写,翔实准确生动,装帖清简。尤其记述左右佞臣使用摄影术移花接木迷惑西后,离间她与岑春煊的信任关系,孝钦后的失望伤怀、岑春煊的申辩无由,皆入情入理,令人抱憾不已。记得大学时看过当时昙花一现的《走向共和》就拍了这段故事。体例为笔记随笔,消闲看也好。需要注意的是:浅近文言,需要一定古文基础。会直接转述或引用当时习见但现已陌生的词汇,如忠襄公、文正公、丁忧、起复等,流畅阅读需要一定的史学常识。当然作为古文入门来揣摩学习也是不错的。


岑春煊写的东西,尤其是慈禧西逃他千里奔命去护驾那段,趣味横生,或是因为亲历,所以写得比专业文人的纪录可读性更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