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史学(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

孙江主编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05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孙江主编  

页数:

298  

字数:

28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历经语言学的转变之后,近代知识的“非自明性”问题成为国际历史学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与此相关联,围绕近代知识的建构而展开的概念史研究、文本比较研究,可谓最受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新史学(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呼应历史学的这一新趋向,以概念·文本研究为中心,收录了以下四组论文:第一组题为“概念的空间”;第二组题为“文本政治学”;第三组题为“历史学的田野”;第四组题为“方法的尺度”。

作者简介

孙江,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国际文化学科副教授,《近代中国の革命ヒ秘密结社——中国革命の社会史的研究、1895—19551)(汲古书院,2007年)等。

书籍目录

序言:语言学转变之后的中国新史学慨念的空间 孙江:“东洋”的变迁——近代中国语境里的“东洋”概念  小引  南北坐标轴上的东西洋——传统知识的轮廓  东西坐标轴上的东西洋——西方近代知识的导人  附会的“近代性”——大瀛海话语阅读  余语 黄东兰:“亚洲”的诞生——近代中国语境里的“亚洲”概念  引言  从“他称”概念到“自称”概念  “亚洲”概念的语义转换  清未、民国教科书里的亚洲叙述  结语 章清:“自由”的界限——“自由”作为学科术语在清末民初教  科书中的“呈现”  引言  政治学架构中的“自由”  西洋历史教科书:历史进程中的“自由”  国文、修身教科书:“自由”与个人  结语 川尻文彦:“民主”与democacy——中日之间的“概念”关联与中国近代思想  引言  新文化运动与“民主”(德先生)  democracy译语的“混乱”  “民主之国”“民主”“民权”  梁启超对“民权”的鼓吹  深山虎太郎《草茅危言》  “革命派”与“民主共和国”文本政治学 王明珂:王崧的方志世界——明清时期云南方志的本文与情境  楔子  王崧及《道光云南志钞》  文本与情境  云南成为中国方志世界  王崧:在方志世界中写方志  结语 龚隽:译经中的政治——李提摩太与《大乘起信论》  引言  双重语境下的佛经翻译  “大乘”与“小乘”沦述中的修辞  《起信论》翻译中的“洋格义” 潘光哲:“革命理由”的“理论旅行”——美国《独立宣言》在晚清中国导语  《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引介和回响  《大美联邦志略》里的《自为主治之示》  《美国独立檄文》与“革命火种”  基督教他教士持续付出的“精神劳动”  孙中山争取外援的“革命理由”  《美利坚宣告独立文》宣示的“革命理由”  结沦:“革命理由”与“理论旅行”的多重曲折 陈卫力:让语言更革命——《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版本与译词的尖锐化  前言  由目文版列中义版  1908年民鸣译《共产党宣青》第一章  1920年陈强道译本  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变迁  《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词趋向尖锐化  结语:语言力度和语词的阶级化历史学的田野 杨念群:“残山剩水”之喻与清初士人的“出处”选择——一个心态与行为互动的情境分析  “残山剩水”之喻:“南宋晚明”  “残山”与“剩水”之间:“出”与“处”的两难方法的尺度 杜赞奇:本真性的秩序:超时间、性别以及现代中国的民族史  民族和历史  时间的难题和本真的秩序  民族困家、本真和性别   肉体化本真的社会生活  结论 吴重庆:“后革命时代”的人、鬼、神——孙村:一个共时态社区  从“帝制时代”到”后革命时代”  同为天涯沦落客  “零落成泥辗作尘,唯有香如故”  阴阳共此时,人鬼情未了  结语:共时态社区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黄东兰:“亚洲”的诞生——近代中国语境里的“亚洲”概念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欧盟、东盟等地区共同体的作用日渐增大。在此背景下,日本围绕“东亚共同体”的议论不绝于耳。但是在中国大陆,除极少数人之外,很少有人谈论“东亚共同体”,以“亚洲”、“东亚”为题的论著也为数甚少。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派生于“亚洲”一词的“东亚”,往往让人想起裔出欧洲东方主义话语的“东亚病夫”,以及战时日本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国自古有以“中华”、“四夷”为理念而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其中不包括表征“亚洲”这一地理空间的概念。今天,介于“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地理概念不是“东亚”,而是“亚洲”。“亚洲”一词的来历可追溯到16世纪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83年-1610年在华)。利氏在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地圆学说和有关五大洲的地理知识时,第一次将起源于欧洲的“Asia”一词译作“亚细亚”。19世纪中叶,通过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翻译介绍的西方地理书籍,作为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亚细亚”概念方为中国知识界所接受。20世纪初,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和近代学校制度的导入,“亚细亚”及其略称“亚洲”概念以中小学堂的教科书为媒介,逐渐向社会底层传播。本文将首先考察作为西方地理学“知识”的“Asia”/“亚细亚”(“亚洲”)概念在中国语境中是如何被接受的?“亚细亚”概念在传入中国后发生了怎样的意义转换?以及“亚细亚”概念内涵了怎样的“自我”与“他者”形象等问题。


编辑推荐

《新史学(第2卷):概念•文本·方法》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史学(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 PDF格式下载



很难找,在此就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