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与禅
2009-11
中华书局
张培锋
200
无
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诗《书焦山纶长老壁》,是他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被流贬黄州,诏移汝州,途经今镇江焦山,造访一位禅师的题壁之作,全文如下: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履。 譬如长鬣入,不以长为苦。一日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无着处。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这是一篇典型的所谓“明禅”作品,大意是说他向禅师纶长老请问佛法,对方却沉默不语,他不得已用一个譬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说有一个人平时对自己超长的胡须并不在意,可是一旦当他对这胡须有了“自觉”,就不知所措,夜不成眠了。诗的结尾说,他的这番话得到了对方的印可。这首诗讲的本是禅“无言无说”、“不可说”的道理,但幽默的譬喻却包含另一层“深趣”。用禅的语言说,就是要人心无所住(执着),能够“放下”;用世俗的话说,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他身陷冤狱、备遭凌辱之后,从中可以看出他因应人生患难态度上潇洒、超脱的一面。当时他正当壮年,四十几岁,直到他去世的二十多年间,又屡经波折,年事日高,亲人亡殁,更被远贬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儋州。对他略有所知的人都清楚,他绝不是那种消极颓唐、灰心灭志的人,这有他一大批不朽的文字为证。当他面对人生困境,能够(起码是努力做到)无忧无惧,无怨无悔,表现得毁誉不经于心(当然内心不会没有烦恼怨抑),百炼刚化为绕指柔。这种涵养,这种境界,或者说这种人生智慧,也是成就他一生文学、艺术以至政治、思想业绩的重要因素。这种智慧得自持之以恒的学养,包括中国传统的儒学和老、庄,而十分重要的还有佛教的禅。苏轼乃是古人中好禅、习禅深有所得,并做出积极发挥的一位。
禅是宗教,禅是思想,禅是生活,禅是艺术;禅,也是智慧。 “禅”是梵文“禅那”(dhyana)的音译,汉语意译为“思维修”,或音意合译作“禅定”,等等,本是古代印度宗教普遍采用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加以吸收,发展出一整套正审思虑、调御身心的法门,作为修习佛法的主要内容和体悟佛法的基本手段。中国输入佛教,也接受了禅的一系列新颖观念和新鲜修持方法。古代中国那些佛教大德和好佛的知识精英们更赋予外来佛教的禅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包括本土传统的儒家、道家与道教的某些内容(主要是关于心性方面的);进而又加以发挥,把基本是作为修行法门的禅发展为相当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形成了以“见性”、“顿悟”为纲领的中国佛教里的禅宗。禅宗创立起宗派在唐初,衰败在两宋之际。就是说,它兴盛了五百年左右。在中国佛教诸宗派里,这又是一个彻底“本土化”的宗派,是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文化土壤上消化外来佛教的禅观、禅法再加以发挥、创造的成果。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浓厚的文化色彩,特别受到广大知识阶层的欢迎,并长时期在佛教诸宗里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唐、宋及其以后的思想、文化影响也就特别巨大和深远。
张培锋,1963年生,天津人,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佛教文化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佛家礼仪》、《佛家云游》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总序:禅是智慧一滴还应契祖师:法脉此身分付一蒲团:禅坐谁言学佛须披衲:儒禅等闲识得东风面:顿悟江湖来往自悠悠:渔父不受尘埃半点侵:梅花应似飞鸿踏雪泥:别离去无所逐来无恋:无求伊嵩风月此时身:无碍此生何处不戏剧:打诨心事茫然两鬓斑:自赞笙歌丛里醉扶归:艳诗山林到处便为家:山居更将何物污灵台:书斋世味浇漓酒趣深:酒趣一碗还兼一炷香:茶味万籁俱空七弦定:琴声枰上原无一着真:弈棋居士胸中有丘壑:书画学诗当如初学禅:诗法
无
喜欢宋诗喜欢禅。读宋诗与禅是一种美的享受。
禅是什么,恐怕一千个会有一千个人的说法。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之下也会有所不同吧。本书从宋诗的角度,列举了与禅有关的各种载体,可以说是一本有关禅的入门书。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读的书,由于学识不精,没有完全看懂,但“每有会意、欣然自得”,例如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生乐处君知否,万事当从心所安”,在这浮躁的社会中不啻是一剂清醒剂。让自己的心灵沉静下来,我想,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吧。
禅,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宗教与文学的交融,读来很有趣
完美结合
写得很好,很好看!
一般般,二手书,拾人牙慧,可以作为入门书仔细拜读,深深领会
书不错,就是定价有点高
分析有深度有水平,不是泛泛之作
写的还好, 有水平, 等待其他的书出版
作者很会避实就虚,想知道的没有说。泛泛而谈。没意思。虽然勉强没有退书,实在觉得没有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