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音义字典

齐冲天,齐小乎 编 齐冲天、 齐小乎 中华书局 (2010-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齐冲天、 齐小乎 中华书局 (2010-08出版)  

作者:

齐冲天,齐小乎 编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里共归结出了752个语源词,其中大多是我们现在还认识的、熟悉的,只有很少数词是古僻的。由它们派生出了八千多个派生词,其中包括当前国家公布的七千字表,还有一部分是古代的常用字。平均每个语源词派生了11个派生词,形成一个词族,共得752个词族。这样,希望对我们的学习能收到闻一以知十的效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掌握不了、也用不着掌握那么多词,比如有三四千词就够用了。不过我们也希望能由此及彼地收到闻一以知五的效益。在3500个常用词的范围之内,语源词与派生词之比为1:5,学习一个词,可以顺利地、准确地理解四个词。当然,这是指平均数说的,实际上词族有大有小,最大的有几十个、上百个词,最小的只有两三个词。词族不仅有大小,还有主次之别,如果我们把主要的部分挑出来掌握它,就可以驾轻就熟地走下去了。我们不仅在九千个词之间求得它们的联系和条理,对每一个词,特别是常用词和最常用词内部相当复杂的音义现象,也力求能得其联系和条理。有了条理,事物就便于理解和掌握了。在语言上,要说联系和条理,没有别的,那就是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和条理。什么是语源?那就是每个词语音和语义联系的来源和演变。什么是语言?一分为二地说,就是音义的结合体。音义联系是语言内部最普遍、最本质的联系。从现有的五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汉语始终保持着自己内部坚强的凝聚力,五千年中和许多兄弟民族的语言接触,各个时期都有一批借词出现。但是语源词中出现的借词,总数是一个,真是比凤毛麟角还少,就是那个爹妈的爹字。《广韵》明确说:“爹,羌人呼父也。”爹又派生了嗲字,后来羌族人融合在汉族里,他们的这个称呼,就由北到南地传开了。除此之外751个语源词都是汉语固有的基本词,至少这几千年来,从未中断过自己的历史,以至如此完整地保存到今天。以上我们所说的语源词的数量,都是就单音节词来说的。单音节,这个汉语在上千种世界语言中所表现的最大特色,创造的智慧就在这里,研究的疑难也在这里。我们对汉语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经过了百代人的努力,在音义的联系和条理方面,不断地取得进展。尤其是汉代和清代,成绩卓著。但是始终没有能得出一个全面的统括的音义网络。这中间,前人究竟遇到了什么疑难问题?我们想,是否就集中地表现在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序》中所说的两句话里:“或双声而韵部相差太远,或叠韵而声纽隔绝。”这里,至少可以领会到这样三点:一、许多看似同语源的在语音方面遇到了困难。二、声母和韵母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三、对单音节词,像是在加以分析,却欲行又止,徘徊不前。实际上,长期以来,对这种声韵之间的错综现象是作过解释的,那就是音转。所谓音转,就是单纯的由此及彼的语音演变、流转。例如清代段玉裁、王念孙等的著作中,都有“一声之转”,现代章太炎、王力的语源著作中就都广泛地使用音转的方法,并归结为旁转、对转、旁对转等几种类型。

内容概要

  一、本字典以词族为纲,每个词族以语源词为首,以下排列着由它所派生的一系列词,最少的一两个,最多的上百个。字头后括号内列出繁体或异体字。共计752个词族,9070个词,其中两个语源的词3061个。  二、每个词族内部,以与语源词音义关系的远近排列,近者在前,远者在后。每个词族前冠以数码。  三、全部词族以语源词的义类,分列为十个部分:(一)人体与言行之一(人及其繁育);(二)人体与言行之二(身体感官与思虑);(三)人体与言行之三(有关手与足的行为);(四)衣食、舟车;(五)农牧、建工;(六)工具、武器;(七)政法、文武;(八)草木、鸟兽;(九)日月、山川、气象、鬼神;(十)方位、数量。  应该说,上述以社会生活为纲的分类,只能是大概的。  四、每个语源词之后,列出该词的全部派生词,以顿号隔开。每遇有分号者,分号以后为有两个语源之词,即一部分语源来自该语源词,一部分语源出于其他词族。  五、每个词下先用现代汉语拼音注音,然后交代上古音,未交代者同上个或上上个词而省略(秦汉以后的新词没有上古音可言)。以下为本字典所用周秦上古音之声母、韵部表:  六、释义方面,一般不用义项罗列。义项罗列的优点是清晰,但诸义项之间往往被割裂。故我们采用连贯叙述的方法。先说本义,常常结合字形或语音,再说引申义、再引申义。  七、没有在每一义项之后必举例句,对过于熟悉或过于生僻的义项,往往省略例句。  八、古文例句有时加译义。冷僻字加注音。  九、释义有详略,古今常用词详细,生僻字较简略。  十、同一词族诸词在原则上是一个整体,各词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只是有直接联系与问接联系、再间接联系的区别罢了。  十一、书中有好些简称:《说文》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段注即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释例即王筠《说文释例》,义证即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通训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再如《十三经注疏》中各经的注者和疏证者,是大家都知道的,这里就不赘述。  十二、关于语源研究的证据:  语音方面,主要依据王力先生的上古音体系,再有就是明清以来公认的“同谐声者必同部”。声旁字是否都声中有义?原则上都是声中有义,但是有少数声旁字有变化,已经变更了的声旁字就不表其义了。用王力先生的上古音体系把汉语的语源都疏通了,这就从语源学方面证明这个上古音系是靠得住的。语源学应该大大地感谢古音学的研究,没有这个,语源学是举步维艰的。  语义方面,单音节词之问互相解释,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同或部分相同的语义。特别是一些大注家、大训诂家、大辞书家、大文字学家笔下的声训,都是语源学研究的可靠证明。我们不依靠他们还依靠谁呢?但是他们大多是具体的、散乱的,缺乏系统化,缺乏理论的指导。我们把它汇总起来,得以统观全局,拨开云雾,辨别是非,一个庞大的汉语的音义体系,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什么是语源?就是每个词语的音义之源以及它们后来的演变与发展。  十三、本字典的最后部分是附录,包括四个部分:  1.一时找不到该词的语源,同时它也没有派生出别的新词。这样,它们在词族之林中就处于游离状态。其中有许多是很重要的词。可能是由于我们才学浅陋,如有高明的人不吝赐教,言之成理,我们是非常感谢,非常乐于接受的。2.来自国内各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外语言的音译词。这里只是录了较为常用的或有构词能力的词。国内55个兄弟民族的专门名称,大多为音译词。此不录。3.人名、地名等专门名词之一时未知其语源者。4.象声词、感叹词之单纯象声、不论语义者。

书籍目录

上册(一)人体与言行之一(人及其繁育)(二)人体与言行之二(身体感官与思虑)(三)人体与言行之三(有关手与足的行为)(四)衣食舟车(五)农牧建工下册(六)工具武器(七)政法文武(八)草木鸟兽(九)日月山川气象鬼神(十)方位数量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汉语音义字典(套装2册)》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音义字典 PDF格式下载



书的内容先不评价,要说的是完全没有必要分成上下两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