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问吧15

宋修玲、薛海丽、支慧、朱妮、徐新星撰写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宋修玲、薛海丽、支慧、朱妮、徐新星撰写  

页数:

2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问吧15: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探讨了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如:为什么是“六六大顺”而不是“七七大顺”、“八八大顺”呢?为何用“三脚猫”来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三脚猫”是一种“猫”吗?“坐第一把交椅”怎么成了“首领”的代名词?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可说话不算数为什么被称为“放鸽子”呢?“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等,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打开了一扇小窗。

书籍目录

1 为什么是“六六大顺”而不是“七七大顺”、“八八大顺”呢?  知识链接:喝酒划拳时喊“五魁首”是什么意思?2 为何用“三脚猫”来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三脚猫”是一种“猫”吗? 知识链接:一知半解为什么称为“半瓶子醋”、“半吊子”?3 “坐第一把交椅”怎么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知识链接:“第一名”在古代还有哪些称号?4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可说话不算数为什么被称为“放鸽子”呢? 知识链接:为什么人们把骗人叫做“耍花枪”?“花枪”是什么枪?5 “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知识链接:古人常说“一炷香”和“一盏茶”是现在的多长时间?6 逢羊年时人们常说“三羊开泰”,是不是三只羊一到,就天地人和?  知识链接:“羊毫”毛笔的原料取自羊毛,那“狼毫”毛笔的原料取自于狼的毛吗?7 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其他“两孝”是什么呢? 知识链接:古时为什么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8 为什么我们把意见不同称为意见“相左”而不是“相右”呢? 知识链接:古代地图的方位表示也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9 为什么人们常用桃花形容女子漂亮? 知识链接:人们为什么常用“半老徐娘”来形容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10 “千金”原指男儿身,怎么又变成指女儿? 知识链接:为什么古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11 “二胡”有两根弦,为什么不叫“二弦”?  知识链接(一):“琵琶”是因为它的形状像枇杷而得名的吗? 知识链接(二):“胡来”、“胡说”、“胡闹”、“胡编乱造”、“胡作非为”,为什么都有个“胡”字?12 “伞”是谁发明的? 知识链接:古人如何预知天气?13 “铁马冰河人梦来”中的“铁马”是披着铁甲的战马吗? 知识链接:古代风筝都有什么作用?14 “不撞南墙不回头”中的“南墙”是什么墙? 知识链接:“祸起萧墙”中的“萧墙”指的是墙吗?15 汗血宝马流的汗真的是红色吗? 知识链接:“千乘之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古代为什么用“马”来衡量国力强弱?16 黄梅戏的产生与黄梅季节有关系吗? 知识链接:春卷和春天有关系吗?17 西湖上的桥为什么叫断桥? 知识链接:过桥米线和过桥有关系吗?18 “希望”一词最初特指对什么的期待呢? 知识链接:为什么用“婵娟’’来指代月亮?19 为什么把办事的吉祥顺利日子称为“黄道吉日”? 知识链接(一):什么是黄历?老黄历为何能流传至今? 知识链接(二):黄历术语面面观20 钟如何从乐器演变成计时工具? 知识链接:古人阴雨天是怎样计时的?21 在战场上举白旗一定是用来表示投降的吗? 知识链接:狼烟是狼粪烧出来的烟吗?22 在古代,将军和元帅是一样的吗?  知识链接:铠甲和盔甲是一回事吗?23 皇帝一般都是几点上朝? 知识链接:官员上朝时也像现在朝九晚五一样有固定上下班时间吗?24 现在公务员每周休息两天,古代官员有没有双休日呢? 知识链接:古代学生有寒暑假或周末假吗?……

章节摘录

插图:历史上最懒的皇帝是谁呢?大都认为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因为他有将近30年没有上朝。什么是上朝呢?上朝就是指臣子朝见君主议事,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因为帝王每天视朝听政的时间多安排在大清早,因此称之为“早朝”。而大清早,一般是在早上六七点钟的时候,如清朝康熙帝规定,早朝时间为春夏早六点,秋冬早七点。《大明会典》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之礼。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作出答复。至于早朝的日期,有的每日一朝,有的数日一朝,有的则几年不朝。如宋代规定五日一朝;清初规定逢五视朝,即每月五、十五、二十五日视朝;明太祖及清康熙帝则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每日一朝。早朝的内容,一般是大臣奉命上殿“轮对”,述说时政利弊,研讨处理政务,即所谓“听政”。这种制度对帝王处理政务、选拔人才,均有较好的效果。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能坚持早朝的皇帝,勤于政事,国家治理得相对较好;而疏于上朝,荒淫无度,国家就会走向衰落。官员上朝时也像现在朝九晚五一样有固定上下班时间吗?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间比现代一般单位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一致。《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鸡既呜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可以看出鸡鸣是古人准备上班的传统,至少在春秋时代就已形成。往后,这个时段逐渐固定为卯时(大概早晨五点至七点)。由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所决定,古代公务员的所属机关,可分中央和地方两类。凡在中央各机关供职的官员,一定品位以上,或有职务所规定,必须参加由君王亲自主持的最高国务会议,通称朝会,故京官上班的第一道程序,便是“上朝”。朝会有大朝、常朝等区分。《梁书·武帝纪》里有一篇梁武帝的诏书,说道:一切国务,必须先在朝会上咨询大家的意见,所以百官应该“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也就是说,除法定的节假日外,这种具有实际内容的常朝,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倘是君主生病或怠政,就会休朝,时间不会很长,当然也有例外,如《长恨歌》里写到的“君王从此不早朝”。清代《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上,载有京官统一的下班(称“散值”)时间,规定是春分后于申正(约下午四点)散值,秋分后于申初(约下午三点)散值;明沈周《暮投承天习静房与老僧夜酌》诗云:“临昏细雨如撒沙,城中官府已散衙。”这个“临昏”的“散衙”,就是机关下班。早晨六至七点报到,下午三至四点回家,从秦汉到明清,古代公务人员每日上下班的时间大多如此。


编辑推荐

《问吧15: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采用“提问、回答并链接拓展”的形式,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休闲文化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问吧15 PDF格式下载



孩子很喜欢,继续关注。希望问吧4快点补货~


女儿非常喜欢,以后准备再多买几本。


格外好


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打开了一扇小窗


很不错的书,有趣,简单易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