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上宦文存续编

钱南扬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钱南扬  

页数:

35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钱南扬(1899--1987),名绍箕,字南扬,以字行,浙江平湖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中文科,师从许之衡、钱玄同、刘毓盘、吴梅等著名学者。1925年大学毕业后,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曾先后任教于宁波省立四中、临海省立六中、杭州省立一中、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州师范学校、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等;1959年起,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先生专研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戏曲史,尤其在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成就卓著,深受海内外学人的瞩目与推重。 此次出版钱南扬先生的著作,除收有《谜史》、《宋元戏文辑佚》、《梁祝戏剧辑存》、《戏文概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南柯梦记校注》、《汉上宦文存》等著作外,另将钱先生的散篇论文汇辑为《汉上宦文存续编》,单独出版。

书籍目录

宋元南戏总说宋元南戏戏剧概论关汉卿和他的杂剧《西厢记》作者问题的商榷《西厢五剧注》序《十孝记》非元戏《千字文》院本之前后目连戏考读日本仓石武四郎的“目连救母行孝戏文研究”中国戏曲的舞台艺术明清传奇概要讲义论明清南曲谱的流派南曲谱研究曲谱考评曲牌上的“二郎神”《南曲谱》一词两见之理由跋《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关于《南词引正》读《古剧说汇》读《孤本元明杂剧》眉端记浙江的戏剧浙江戏曲考谈本省戏剧文献昆剧是发展的时候了南戏、杂剧、传奇的区别黄世康秦孟姜碑文考《南曲谱》及民众艺术中之孟姜女孟姜女鼓词与《听稗》鼓词万喜良的石像目连戏与四明文戏中的孟姜女越娘背灯明刻本童痴二弄《山歌》跋韩凭故事漫谈国学读《浮生六记》中山狼传九九消寒图天一阁之现状镇海姚梅伯著述考北京大学教授剪影鲁迅先生讲中国小说史北行日记杭州日记自传钱南扬先生行年略考

章节摘录

又,宝敦楼旧藏《传奇汇考标目》也著录大都刘珏的《张解元墙头调莺燕》、王德仲的《襄阳府调狗掉刀》。可见当时大都不但有戏文在演出,而且在编撰、刊刻,其盛行可知。杂剧的受戏文影响,不一定要等到元朝后期,戏文,杂剧才相互起影响。所以《西厢》五剧就是真的受了戏文的影响,也不能证明它不是王实甫所作;况且它在结构、格律方面,还是和一般杂剧一样,如:每本各有题目正名,各为四套曲子——间有五套的,或外加楔子等等,并不能说它突破了杂剧的惯例。固然,《西厢》五剧中,在唱法方面,有些地方确不守杂剧的规律。如一套张生唱的曲子,忽然由他人插唱了几支。这是后人不懂曲律,妄加修改的结果。如第一本开头的楔子,即为后人所加,陆采《西厢记自序》云:“至都事王实甫易为套数,本朝周宪王又加《赏花时》于首。”又如第一本第二折,弘治本旦唱《耍孩子》,红唱《五煞》;而刘龙田本、张深之本二曲都属生唱。第四折,弘治本、刘龙田本都由旦、红各唱《锦上花》一支;而张深之本二支都属红唱。正因为后人在随时改动,故各改本之间又互有差异,王实甫原本决不会是这样的。总之,《西厢》五剧,并没有受戏文的影响,它的唱法不合规律,乃出后人妄改。中凡先生的第六个论据是:从王实甫作品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方面看,认为王实甫其他作品都不大高明,因此怀疑《西厢记》不是他所作。


编辑推荐

《汉上宦文存(续编)》:钱南扬文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上宦文存续编 PDF格式下载



很好,结合《汉上宦文存》,很好,书的质量很好


hyjhj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