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入圣域
2010-3
中华书局
黄进兴
390
无
从1981年初次造访台北孔庙,至2001年旁及武庙而收笔,自己摸索孔庙文化整整二十年。对这样一个“封建制度”,人们不禁浮起一个疑问:耗费如许时间是否值。得?答案却是肯定的。就学术而言,确是丰富之旅。以今日的眼光回溯,重版《优人圣域》倘还有些许学术意义的话,大概是攸关“孔庙”的研究。它所彰显的“国家宗教”(state religion)的性格,别具意义。过去数十年的宗教史与人类学都集中在“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民俗信仰”(folk beliefs)或“原始宗教”(primitive religion)的研究,并且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反观“国家宗教”或“帝国祭典”却乏人闻问,其原因存于传统社会里,“国家宗教”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因此一旦帝制崩解,作为“国家宗教”的孔庙祭典遂无所依托;而后尤受政治情势的拖累,人们视之为专制政体的文化象征,喻为万恶的渊薮。民初“打倒孔家店”的激情,以及“文革”“批孔”的浪潮,便是此一心结的表征。然而时过境迁,今日我们可以用较超然的观点(detached view),来审视儒教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文化意义。
本书最具意义的对历史孔庙祭祀制度的研究。 在传统社会里,孔庙恰是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为世界性的历史宗教,孔庙祭祀亦引人入胜。
黄进兴,1950年生于台湾。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受业于史华慈、余英时两位先生。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与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2008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2009年10月接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著有《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圣贤与圣徒——历史与宗教论文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半世纪的奋斗》、《晗佛琐记》等。
新版序原序:孔庙因缘壹个人观点 一、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的例证 二、“道德自主性”与“责任伦理”:康德与韦伯的分歧点 三、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 四、十年之后:后记 五、韦伯论中国的宗教:一个“比较研究”的典范 六、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迷思或事实?贰皇帝、儒生与孔庙 七、清初政权意识形态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统观 八、道统与治统之间:从明嘉靖九年(1530)孔庙改制论皇权与祭祀礼仪 九、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 十、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 十一、孔庙的解构与重组:转化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困境叁理学、考据学与政治 十二、“朱陆异同”:一个哲学诠释(池胜昌译) 十三、理学、考据学与政治:以《大学》改本的发展为例证 十四、“学案”体裁产生的思想背景:从李绂的《陆子学谱》谈起 十五、“学案”体裁补论肆附录 十六、苟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 十七、以序为书:评介《朱熹的历史世界)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是故,对苟子而言,道德的起源或伦理的命题皆缘“思虑而求知之”,这与“道德感说”显然不符,可毋庸多加细论了。反观孟子的伦理学却将“道德感说”表现得若合符节。首先,在孟子辩驳告子“仁内义外”说中,两造所援用的论证直是18世纪西欧伦理论战的缩影。依告子的说法,见到年长者,于是去恭敬他;这恭敬之心乃因“对方年长”所引起的,并非自己内心所本有。换言之,“年长”具有客观的道德性质,因之引起人心的道德反应,如同告子所谓“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孟子则以人只尊敬年长的人,而不尊敬年老的马,来表示“年长”本身并不存有客观的道德质素,由此反证“恭敬长者”实发自内心。孟子此项论证旨在厘清“道德官能”(moral faculty)与它所施用的对象,必须有所分辨,毋得视后者为道德的根源。孟子复把作为“道德官能”的“心”来类比感觉器官。他谓,“口之于味,有同‘耆’”,“耳之于声,有同‘听’”,“目之于色,有同‘美’”,于是认为: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何也,谓理也,义也。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最具意义的是对历史上孔庙祭祀制度的研究。在传统社会里,孔庙恰是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为世界性的历史宗教,孔庙祭祀亦引人入胜。我不是儒家的,但对孔子有很高的敬意。我在孔子墓前三鞠躬,结果闹了个小风波。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围观,把带我去的那个教授搞得很窘。他说:“你鞠一个躬就够了。”很多人以为我在拍电影。我们常讲一些很抽象的“道统”、“治统”,你把这些概念放到具体的祭祀制度里,轮廓就出来了。两千年中国怎么样变化,儒生集团跟统治集团怎么较劲,一目了然,都记录在孔庙发展史上。它还写了统治集团所认同的思想是什么,因为能够进孔庙一定经过皇帝的批核。这样做出来的中国思想史,跟我们以前所想象的就有些不一致。每一次儒生推举哪个人可以进孔庙都有一连串的理由,从地方、社会到学术,你可以看到很丰富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研究孔庙,因为可以解答经济.政治的很多问题。
无
黄进兴氏之《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儒学在古代被历代帝王之尊崇,道统与政统之关系研究之力作也。
历代儒者欲以道之正义,匡正皇权之无限权力。皇权则通过政治之手段,从祀者之选择,祭祀之规格诸方面,欲收道统于政统之下。
道统与政统之争,正义规则与权力私欲之斗也。谁言古之儒者仅仅为专制辩护、为虎作伥?实不善读书也。或读书而不愿见其真实之历史者也。
书包装、印刷都不错,也是作者的最得力之作
这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研究功力的体现,对于孔学和儒家的研究结合西学方法论进行场域上不同的研究以及官方意识形态的探究,值得细读。不仅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学养也可以受到启发。
因为正当而正当,写论文而收藏
好书。学习了。
此书的视角很新颖,很不错的好书。书的封皮、用纸都很好。
很满意的网上购物
通过西方严谨的学者态度,分析了中国文化道德观与西方康德道德观比较后的差异性。同时对于儒教的合理性和存在方式做好详细阐述,好书,值得一读!
非常系统,角度有启发,适合学术研究者
书中对于祭孔祀典的考证尚可,其他的仅此而已、作一家之言罢。
台湾的学者很多表达力都超好。
黄先生的大作 印刷一般 价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