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庄子

孙通海译注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孙通海译注  

页数:

287  

译者:

孙通海 注释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宋国蒙人,曾为蒙地漆园吏。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当时周朝名存实亡,诸侯纷争,战事频仍,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身处政治黑暗、尔虞我诈、民不聊生的环境中,庄子感同身受,对昏君乱相及趋炎附势之徒无比的憎恶,而对苦难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曾对庄子人格作过这样的描述:“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书籍目录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外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 木 田子方 知北游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 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夫 列御寇 天下

章节摘录

  内篇  逍遥游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首篇,以“逍遥游”命题,恰好道出了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何谓逍遥游呢?用原话说就是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以游无穷”的生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完全掌握宇宙的自然规律,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绝对自由。显然,这种超越时空、超越物我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生活,千百年来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梦境中。而《庄子》一书,让人久读不厌的,让人顿开茅塞的,让人获益非浅的,不是绝对自由的提出,而是论述的过程。这个过程犹如一出多幕多场景的大戏,展示了庄子们对大自然的独到领悟,对世俗万态的深刻洞察,对万世万物认识的卓越才智。  本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起笔写鲲鹏腾飞九万里的大美。相比之下,次写小虫小鸟的浅薄无知,点出小大之辨。接下,从虫鸟到人,人分几等。与鲲鹏照应,写出了人中的仙杰,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一高一低,一扬一抑,最后逐一被“有所待”所否定,最终点明只有“无己”、“无功”、“无名”的无所依赖的生活才是逍遥自在的真正含义。第二段主要写了两组对话。一借尧帝让天下给许由,许由婉言谢绝,点明“无所用"。一借肩吾向连叔转述接舆的“神人狂言”,而连叔道出神人的超越自然力、超越世俗功名的品质,从另外一角度点明世俗的功名事业不值一提。最后用两句话来画龙点晴,一说越人光头,帽子纯是无用之物;一说尧帝见了神人,把天下都遗忘在脑后了。第三段,惠子向庄子请教,庄子便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要善于用大,故事内容虽是讲药方和葫芦的用途问题,言外之意却说在人心上,说在逍遥游境界的追求上。另一个故事从相反相成的角度讲善于用大的问题,落脚到“无所可用”才能成就立身上的“无所困苦”的大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庄子 PDF格式下载



庄子的这个版本字体很大,喜欢。而且有注解。准备细细看,然后再给孩子讲解。


对于现在的社会,很难有道德的底线,所以,我喜欢读这些书提高自己。


书纸质很好,所选文章精彩。


感觉纸张不好


字大看起来舒服。


字很大。真心不累眼。


这书,是和《孟子》那本书一起买的,书的感觉和《孟子》的一样,但有一点不是很满意,就是书不是全本。其实买书不只是为了看,更是为了能够收藏一套完整的。

想要买全本的庄子。可能会失望的。


内容没得说。印刷质量很好。适合老人看,文字很大。经典,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