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900年中国尴尬

马勇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马勇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公元190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红色风波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义和拳运动使华北陷入一片混乱,列强组建联军进入中国。 这是一场非均衡战争。联军拥有世界上最现代的武器,义和拳民众号称“刀枪不入”,其实不过是花拳绣腿。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义和拳民众有效地阻止了西摩联军向北京的进攻;联军不宣而战,武力夺取大沽炮台;清政府默许联军进京,但是不能容忍联军欺人太甚,索要大沽炮台,怒气冲冲向十一国宣战,但却宣而不战,只是围困公使馆。 这是一场尴尬的战争。当朝廷危在旦夕,正需各路诸侯出兵勤王之际,东南督抚却悍然宣布脱离中央,要与列强重建信任,试图以背叛朝廷的方式与列强达成局部和平。

作者简介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题记第一章 义和团起山东 失去土地的农民 秘密社会悄然复兴 政府的态度:有限的镇压 不到三月遍地红第二章 谁制造了华北大乱 卜克斯事件 剿抚之间的摇摆 五国公使联盟 义和团北上京津 樊国梁的一封来信 使馆卫队要进京第三章 走向对抗 动荡在加剧 联军在集结 主抚派暂占上风 无能的西摩 公使们的恐惧 招安是否可行?第四章 不宣而战与宣而不战 联军回撤 不宣而战:大沽失陷 所谓“归政照会”与太后的心结 宣战诏书的真实含义第五章 围而不攻的战争 克林德之死 时间差带来的误会 孤岛囚徒 炮打西什库 重建信任 互信再遭破坏 善意被误解第六章 东南互保:莫名其妙的和平 保境安民:方面大员的忧虑 所谓“伪诏”:一个奇怪的借口 大战中的局部和平第七章 被撩拨的帝王情结 以“勤王”的名义 章太炎的期待 孙中山的愿景 唐才常:从自立到他立 张之洞:帝王意识一闪念第八章 大局糜烂与趁火打劫 太原惨案:诱杀在巡抚衙门 保定总督府的恐怖疑云 阴霾笼罩牛庄 天津失陷 一个趁火打劫的典型:以开平煤矿为例第九章 向北京挺进 联军增兵 联军统帅之争 挺进北京第十章 中国在哭泣 两宫“西幸” 帝都在呻吟 艰难的议和

章节摘录

  窦纳乐相信清政府在“建储”事件引发的国内骚乱稍微平息后,已开始严肃对待义和团骚乱,他和各国公使过去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然而第二天,公使团首席公使、西班牙公使葛络干却带来非常悲观的消息,那就是西什库教堂法国主教樊国梁神甫写给法国公使毕盛的一封信。樊国梁把北京描绘得黯淡无光,局面似乎已彻底失控。  根据樊国梁的描述,北京的四面八方已被义和团所包围。他请求公使相信,他是一个了解真实情况的人,而且不会随便胡说,发生在北京和整个华北地区的所谓宗教迫害只不过是一个掩饰,义和团的主要目的是要消灭在中国的欧洲人,这已清楚地写在他们的旗帜上。  樊国梁神甫悲观预言,最大的不幸即将来临,义和团在北京的同谋者正在等候他们的到来,他们将从进攻教堂开始,还将攻击各国使馆。在中国的欧洲人其实已经处在和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前夕同样的危险:同样的揭帖,同样的威胁,同样的传单,而且同样缺乏远见。这些揭帖在城里到处张贴,反对一切欧洲人。新的传单天天出现,一张比一张说得更清楚。因此,樊国梁请求法国公使立即派遣至少四五十名水兵驻守西什库教堂,保护教士教民。  大主教樊国梁1837年生于法国,1861年晋升为神甫,25岁时来到中国,从直隶地区助理主教做起。至此,樊国梁已在中国居住了38年之久,能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同社会各阶层经常接触,不但是外国在华人士中元老级的人物,而且受到同治帝、光绪帝相继眷顾和信任。各国公使在阅读了樊国梁这封信后普遍感到恐慌。俄国公使格尔思看完信后立即给俄国政府发出密电,请求派遣海军陆战队到秦皇岛待命。  5月20日下午,在法国公使毕盛请求下,公使团团长葛络干召集英、美、俄、法、德、意、奥、西、比、日等十一国公使举行会议。毕盛在会上呼吁各国公使高度重视樊国梁的判断,强调对于危险无论怎样估计都不算过分,建议各国共同调军队以保护使馆和教堂。毕盛还声称,对于总理衙门只能采取不信任态度,因为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对义和团采取过真正的严厉惩处。


编辑推荐

  按照西方人的说法,1900年是20世纪第一年,全世界都对这一年充满期待和热望,期待着第十九个一百年能呈现出新的面貌。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一年为庚子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国人在结束了1898年的故事后,经过一年的调整,各方面的情形进入正轨,似乎也要与时俱进,开始一个新时代。  然而一百年后回望这一关键年份,我们很遗憾地发现,这一年不仅没有开辟一个新时代,反而在中国人的心灵中留下尴尬记忆:中华帝国蒙受了奇耻大辱,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而国际地位却一落千丈,跌至六十年来的谷底,清廷几乎成了“洋人的朝廷”;国际制裁、武器禁运特别是远远超出中国人支付能力的巨额赔款,给中国套上了沉重的镣铐。中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国内矛盾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决定中国未来走势的主要力量。  这一切究竟是怎样演变的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900年中国尴尬 PDF格式下载



两天看完了马老师的《1900尴尬》,很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快感了。义和团运动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看完老师的书不禁唏嘘,完全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毫无道理的宣战。要是一直按照李鸿章他们的方针走,历史也就不是这样了吧?或者说,历史这样,本身就说明了清朝的体制问题?


看了这本书,真叫人郁闷,很难理解那时候的中国人。爱国有时候是需要作出牺牲的。可是老百姓却不懂。感觉这是几千年愚民政治的必然结果。集体主义,忠君思想,最终搞得国破家亡,真想恨恨的说声“活该”。
希望历史不要再重演了。


马勇先生的关于晚晴的系列丛书,温暖而有力量,不落历史的俗套而又不夸张立异。值得阅读。


只要是马勇老师的书必收一本


语言客观平实,还原了当时的情形


本书客观、全面地介绍了义和团运动,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没有注明所引资料的出处。语言叙述也不是很生动。


好书,就是纸质差点!


书写的好,马老师威武!


你必须了解的另一种历史


马永的书很客观,不走偏锋


大专家写小书


我喜欢的作者的书。


了解历史,意义重大


不了解历史,就不了解今天!
支持政府的,不都是爱国。
有一种贼,叫爱国贼


史料丰富,文笔流畅,受益良多


考据严谨,娓娓道来


看了一小半,还不错吧。讲义和团的。


凤凰卫视有个《世纪大讲堂》的栏目,里面邀请了众多的学术大腕,其中有个人物叫马勇,讲的是辛亥革命。看了之后,发现此人挺牛!于是,在当当上找,看到了这本书,翻翻,挺不错,买了。真的挺好,可以说是


近代史系列,尤其是晚清的出版的书籍也不少,看过茅海建和马勇的。马先生的,1989,1900,1911,均写的不错。


谁能真正明白历史的真相?好歹有了可以比较的读物,可以启发我们去思索。


不错的好书,值得一读!


感觉买了一本历史教科书,真的是好失望。除了把历史教科书中的一节,或者一章内容扩充成一本书以外,除了补充了很多很多细节以外,真的没有啥思想新意的。基本上还是站在原有的意识形态角度,对清政府和义和团采取同情的态度,期间褒贬之词在各方之间的用法,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态。连买作者3本书,本本都像教科书一样。


可以一看 还行吧 欧克


重复的内容


零零星星的东西拼凑起来的


没看完,对了解那段历史有帮助


关注义和拳运动很久,国内外的书都看了一些。发现这本书居然还是老掉牙的观点,对于新的研究成果没有实质性的反应。一些资料收集还可以,但是感觉文笔不好,总是试图用点色彩,装饰干巴巴的思想。作者尴尬了。


写得啰里啰嗦的一本书,杂列了一些历史事实而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