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罗佩: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

张萍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张萍  

页数:

354  

Tag标签:

无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疆界的不断扩展以及与文化研究的相互融合,越来越多的比较文学学者开始在自己的研究中引入文化研究的新课题、新术语和新的研究范畴,从而使得当今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比较文化的特色。而在这样的“比较文化”研究中,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出研究者应有的深厚文学功力和多学科、跨文化知识背景,我认为这恰恰是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说实话,我本人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发表的著述就带有这样一个特色,因而我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就自然而然地继承了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本书作者张萍原先是学外语出身,硕士阶段学的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因此在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她本人的刻苦努力和用功,同时也由于一流大学的教学对人才的高要求,她也必须和她的不少年轻同事一样,利用业余时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于是她经过努力于2004年考入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

内容概要

高罗佩文学创作的主要成果在于长达150万字的狄仁杰系列小说,风靡西方世界。其汉学成果更加丰富和庞杂,涉及到中国性学、琴学、书画、篆刻等诸多方面。本书基于其成果的形式和影响力,主要选择了高罗佩在中国古代琴学和性学方面的贡献,从而形成了本书的文学、琴学和性学三个视角。 表面上看,高罗佩的系列汉学研究缺乏理论指导,似乎并不具备学术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他的汉学研究恰恰是在具体的文化碰撞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研究实践。这种实践性研究最为贴近普通大众的传统观念和文化态度,因而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上的意义并不比主流文化研究有丝毫逊色。 就中西融合的角度来说,高罗佩基本上是将中西文化放在普遍人性的天平上平等称量,因此他反映中国古代生活和文化的作品能够走出去,也能够被迎回来,这与他能够用这种自然而然的直觉智力,消除偏见,辩证认识差异,平等对待中西文化,努力调和各种文化因子的态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寻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上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范例。

作者简介

张萍,湖北十堰人。2007年获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研组。在Perspecitves:Studies in Transletology、《中国翻译》、《中国文化研究》、《译林》等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学术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

书籍目录

序一 高罗佩及其文化实践 (一)高罗佩生平 (二)高罗佩文化交流活动的针对性和关联性二 高罗佩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走向 (二)高罗佩文化实践的意义 (三)高罗佩研究的现状 (四)本书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 (五)本书所研究文本的版本说明三 关于高罗佩文学翻译实践的研究 (一)文化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高罗佩对待翻译的态度 (三)翻译的选材 (四)翻译的结构调整 (五)统一叙事角度 (六)避免道德说教 (七)考量艺术效果:简洁与悬念 (八)中国文化参照 (九)关于《狄公案》中译本文化翻译策略与实践的分析 (十)小结四 《狄公案》的叙事特点 (一)分析材料的选择 (二)主要情节的设置 (三)文本的比较分析 (四)小结五 《狄公案》的人物塑造 (一)《狄公案》中的狄仁杰 (二)《狄公案》中的助手们 (三)《狄公案》中的女人们 (四)小结六 《狄公案》的世界观与文化观 (一)《狄公案》中的鬼神观 (二)《狄公案》中的爱情观 (三)《狄公案》中的法制观 (四)小结七 高罗佩的古琴文化研究 (一)关于古琴 (二)高罗佩与古琴 (三)高罗佩关于琴文化的研究成果 (四)高罗佩琴学研究的得失 (五)小结八 高罗佩的东方性学研究 (一)高罗佩收集整理的性学研究材料 (二)高罗佩性学研究成果:《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 (三)高罗佩研究的中国古代春宫画 (四)高罗佩春宫画的研究态度、策略方法及得失 (五)高罗佩春宫画研究对于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六)高罗佩研究中国古代性与社会九 高罗佩文化实践的启示附录一:所用研究范本附录二:《狄公案》小说中狄仁杰经历与作品对照表附录三:高罗佩生平及其主要学术著作年表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首先,中译本在布局上进行了大胆的调整。高罗佩的英文原文本出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学文化样式的目的,保留了明清小说的章回结构模式,在每章开始时附有概括本章内容的题头诗句,总领全章,但去除了每章末尾依例的结束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一章的结构比较特殊,开首保留了章回小说中的判词和议论文字,然后以第一人称自述在西园游玩时偶遇一位青衫老者,言谈之间发现他是狄仁杰的后裔。两人把酒言欢,畅谈多时,作者竟然昏昏入睡,等到醒来,老者早已不见。作者思前想后竞不能肯定刚才一幕是幻是真,只能凭记忆写下老者所叙三件奇案。这个开头明显受到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让人联想到《红楼梦》开篇借石头上的文字来引出下文,不过是为了给故事的出处一个说法,也是延续过去说书人的体例习惯使然。陈来元和胡明的中文译本《迷宫案》则摒弃了这种古典小说的布局,不仅将所有的章回题诗、判词、说书套话一概去除,而且几乎删掉了整个第一章,将在后续故事中再也不出现的“我”和老者完全删除,而用现代读者更为熟悉和接受的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切入故事。高罗佩写作英文系列狄公小说,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学样式,同时作为将来中文版本的基础,因此狄公系列小说最早的五本都尽量保留中国古典小说文学样式的特征:每章都有题头两句诗作为回目。但随着系列小说不断地出版和在西方读者群众中的流行,其写作逐渐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高罗佩开始更多地考虑流行文学的娱乐性和可接受性。

后记

我一直相信,人生的聚合离散都是一种缘分。无论你是否愿意,一些人一些事都会走人你的生活,有时是意外的惊喜,有时也可能是意外的磨难,但不管来者为何,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永远无法放弃和逃避。而一旦平静地面对,勇敢地接受,那么有一天你会欣慰地发现原来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决定这冥冥中因果的或许并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神祗,而是你自己。信心、努力、坚持,还有,我想就是机遇和来自各方的真诚帮助。这本小书是我在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也是所有上述因素联合催生的产物。它使我坚信自己,也让我懂得感恩他人。对我而言,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进步,更是一种人格的提升和生命的蜕变。回首2004年,我考入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师从担任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的高旭东教授和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进行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教室里,我从讲台上的老师变成一个重新开始的学生,面对的是三年艰苦的学习训练和一个未知的学术生涯,一向只按部就班、以教书为己任的我在那一瞬间真的很迷茫。


编辑推荐

《高罗佩: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比较文学与文化新视野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高罗佩: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 PDF格式下载



虽然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充成书的,重点关注他的探案小说,可是高罗佩这样琴棋书画,诗酒风流都全的洋名士,几人有功力研究透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