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学常识

太虚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8-1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太虚  

页数:

27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所撰《佛学概论》、 《中国佛学》的合集。《佛学概论》从“学史”和“学理”两个角度论述了佛学历史和佛教原理; 《中国佛学》对中国佛学的特质、宗源以及各宗  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作了详细阐释,其中不乏有趣的佛典故事。此次出版,还将太虚大师《我之宗教观》、 《我的宗教经验》、 Ⅸ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三文附于书后,以便读者朋友更好了解太虚大师和他的佛学思想。

作者简介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死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书籍目录

佛学概论 绪论上编 学史 第一章 释尊略传 第二章 印度佛学略史 第三章 中国佛学略史 第四章 各地之佛学略史下编 学理 第一章 因缘所生法五乘共学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学 第三章 一实相印大乘不共学 第四章 概括 第五章 结论中国佛学 第一章 佛学大纲  第二章 中国佛学特质在禅  第三章 禅观行演为台贤教  第四章 禅台贤流归净土行  第五章 中国佛学之重建 附录一 我之宗教观——十四年秋在苏州东吴大学讲附录二 我的宗教经验——二十九年二月在舍卫国对佛教访问团团员讲 附录三 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二十九年七月在汉藏教理院暑期训练班讲

章节摘录

  临济宗最要的是三句、三玄、三要。有僧问师日:“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道即僧,古时称僧人为道人)?乞师开示。”师日:“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行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摩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惑的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信从前错用功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师无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日:“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关于第一句,有人解为涅槃三德,但宗下以涅粲三德是佛果上的,尚非宗门下的祖师意。又问日:“如何是第二句?”师日:“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僧日:“如何是第三句?”师日:“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借里头人。”师说毕,乃日:“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上文说的第二句,即般若方便双融的圆满教理,以此教理自悟悟他,故日可以为人天师。第三句是指不能了达第一句和第二句,仅依别人传授之少许法门而修,自己毫无主宰抉择,故谓其如傀儡。临济还有四种喝,所谓:“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临济应机常用喝,故又称为“临济喝”。因为这样,于是他的弟子们也就学喝起来了。师一日谓众日:“汝等总学我喝,我今问汝:有一人从东堂出,一人从西堂出,两人齐喝一声,这里分得宾主么?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是正信,慈悲,而又勇猛精进的,真正的和尚。  ——画家 丰子恺  太虚大师主以佛法应导现代人心,而要自学佛者之摧乎僻化、神化、腐化着手。使佛法而可行于斯世,合“人生佛教”莫由!惟其平常,乃见伟大!  ——印顺法师  太虚法师提出了“人生佛教”的思想,主张佛教应多注意现实问题,应着重研究宇宙人生问题,指导人生。他对佛教各宗的学说都有深刻的了解,对唯识思想尤有精深的研究……阐述佛法,称性而淡,平淡中见真意。  ——当代学者 印永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学常识 PDF格式下载



《跟大师学国学:佛学常识》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所撰《佛学概论》、《中国佛学》的合集。《佛学概论》从“学史”和“学理”两个角度论述了佛学历史和佛教原理;《中国佛学》对中国佛学的特质、宗源以及各宗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作了详细阐释,其中不乏有趣的佛典故事。
  此次出版,还将太虚大师《我之宗教观》、《我的宗教经验》、《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三文附于书后,以便读者朋友更好了解太虚大师和他的佛学思想。

作者简介 · · · · · ·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死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1904年,太虚大师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不说别的,太虚大师高僧大德也,作此书可谓惠及所愿了解佛学者。需细读深思!


想要了解佛教吗?想要对佛教的知识研究点什么吗?这本书是很好的工具。同佛教高僧太虚编写的《佛学常识》是一本关于这方面可以说非常好的凭据。也是想了解佛学的入门书和学习佛教文化的奠基之书。


文革后,读书人对佛学少有关注了,即使今天国学又热了起来,但佛学仍受冷落。如此的国学怎是完整的客观的国学。木心先生说佛典是中国读书人的一个“底”。读书人是该读读佛典的。这本书是很好的引领者。


其实对于叙述佛教史而言,繁体字的优越已经明显体现出来了,古人惜字如金可见一斑,在探讨唯识论的一处大师建议大家去直接看唯识宗的著作,而另外大师在书的后半段提出中国的佛学主禅,阅罢心甚拜服。


对佛学常识有系统的介绍,便于佛需入门


佛理通透,是初步了解佛学的必读之书。


了解了国学,才发现佛学也算是国学的内容,孤陋寡闻啊。


佛学入门最好的经典书籍,推荐。顶礼大师。


佛学的书大都写的不系统,不太了解佛学的人往往无从下手去了解佛学,可以看看这本书


从边边角角的开始接触佛学以来,一直想要找这么一本书了解一下佛学,今天终于找到了,还没看多少,感觉正是我需要的。


了解佛学,真正的佛学入门必读。


打算学习下佛学,从这本书入门


整本书的感觉更像是本教程。本来想学习的佛学知识的,但是要是没有一定的耐心的话是很难读下去的。


以前对于佛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至少使得自己开阔了眼界。


这本书对热衷佛学的我很受启发!


佛学的经典之作,多品读~


佛学 好书共赏 良师益友 受益匪浅


佛学入门正好


作为佛学的入门书,非常喜欢。


以前没有接触过佛学知识,看看挺能修心养性的,好书!


佛教其实也是高深广大。这一套中华书局的书,轻便,也简单,但里面的内容不简单。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代的文学大师们多少精华溶铸其中,实在是值得看的。


佛教影响中国文化之久之深,必有其道理!


喜欢哲学的人看看,进一步了解佛教


这本书属于(跟大师学国学系列)的,首先作者,内容那都没的说。因此我看重的就是书得印装质量和有无破损了。大致前后翻看了一下,没什么破损,印刷就这个价格来说,也算不错吧!总体还是很满意的~


非佛家之人读此书有没有顿悟是一回事,但肯定会有所悟。实际上,太虚在革命背景下所领导的“佛脚改进运动”,更值得关注


大师的作品,很好,举重若轻,流畅好读。


看看基本常识,帮助入门吧。。。


大师的语句真诚,其人品非光明磊落不可,感慨啊!


看大师的书,受益匪浅啊。


读了一半读不下去了!可能慧根不足吧!感觉有点生涩。对不住大师了!


大师经典不可不读


非常好,有内涵


值得一看,就是纸张不是太好


发货快!书的质量好,不错!


经典之作,非常好的一本书


很系统很不错,搞清了前期不懂的东西


真心看不懂了!阿弥陀佛!


还没细致看,不过应该不错的。


是太虚的风范,值得一读。


不错, 很喜欢这套书。希望当当加油 多弄点这样的好书


有好书,生活真是美好啊!


不信教,但想入门


内容还没来得及看,书还不错吧


易懂明了


言简意赅,学学有助于心灵的安稳


五折的时候缺货,这次总算买上了,好好拜读


大概翻了一遍,感觉不错,有时间要细读。


还没有看 不过很厚 值得仔细品读 有益身心


写的确实比别的书要好,缺点是有点短。


虽然还没读完 但已大致浏览完一遍 风格属于白话文 善于明白 还不错!!!1


人生的智慧,爱智慧!


价格不高,但书的质量很高,无论是内容还是印刷、纸张!值得购买!


在生活节奏快的今天,偶尔看看调节心情,缓解压力。


仔细学习中,,


买齐这一套书


大师的经典,好好读吧


了解中国佛学文化必读


勉强看得下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