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

全汉昇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全汉昇  

页数:

5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一向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曾经把在各学术期刊上登载的论文和书评等,辑成《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二书。这二十年来专心致力于近代中国经济史的探讨,先后写成论文二十多篇,散载于各学术期刊,不免过于分散,而其中有业已绝版者,更不易看到。因此,不少朋友希望将之汇印成论文集,以便参考。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所收论文和书评,主要根据原来的抽印本影印而成,未加增订。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赐正。

作者简介

  全汉昇(1912-2001),广东顺德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随后进入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潜心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之。1949年后,先后任教于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讲授中国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等课程,1984年当选为巾研院院士。曾发表《中古自然经济》、《唐朱帝国与运河》、《元代的货币》、《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及《明中叶后中国黄金的输出贸易》等重要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自序
美洲白银与海外贸易
略谈近代早期中菲美贸易史料:《菲律宾群岛》
——以美洲白银与中国丝绸贸易为例
再论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人中国
三论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人中国
明清间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估计
美洲白银与明清间中国海外贸易的关系
美洲白银与明清经济
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中国海外贸易
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
明清间中国丝绸的输出贸易及其影响
明中叶后中国黄金的输出贸易
近代早期西班牙人对中菲美贸易的争论
明代中叶后澳门的海外贸易
明中叶后中日间的丝银贸易
略论十七八世纪的中荷贸易
再论十七八世纪的中荷贸易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茶叶贸易
财政与物价
明中叶后太仓岁入银两的研究
明代中叶后太仓岁出银两的研究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江南及附近地区的米价
工矿业
清代苏州的踹布业
清代云南铜矿工业
清季的商办铁路
从马礼逊小册子谈到清末汉阳铁厂
从山西煤矿资源谈到近代中国的工业化
书评
柏金斯:1368-1968年中国农业的发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由于西班牙人在秘鲁、墨西哥等地投资开采银矿,西属美洲于1540至1700年至少产银四万吨,可能多至六七万吨。自16世纪中叶至殖民时期终了前夕(1810),美洲约共产银十万吨,或三十亿至三十五亿盎斯。美产白银的大部分,每年都一船一船地运往西班牙,再通过贸易关系转运欧洲各地。除经大西洋运往欧洲外,美洲出产的白银又经太平洋运往菲律宾,再转运往中国。西班牙海外帝国自美洲扩展至菲律宾后,因为须以美洲作基地来从事对菲岛的统治与殖民,自1565至1815年,每年都派遣一艘至四艘(以两艘为多)载重由三百吨至一千吨(有时重至二千吨)的大帆船,横越太平洋,航行于墨西哥阿卡普鲁可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当日航海技术远不如现代进步,大帆船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航行,自然遭遇许多风险和困难,从而运费特别昂贵。在美洲对菲输出的各种物产中,白银因为本身价值较大,体积、重量较小,能够负担得起昂贵的运费,自然成为美洲最重要的输出品。位于大帆船航线西端的菲律宾,在16、17世纪间,因为土人文化水准低下,经济落后,既不能满足在菲西班牙人生活上的需要,也没有什么重要物产,用来大量输往美洲。幸而邻近菲岛的中国大陆,资源丰富,生产技术进步,有能力大量输出各种物产,来供应菲岛西人日常生活的消费,此外又对菲输出生丝、丝绸等货物,由西人转运往美洲出售获利,同时大帆船也可因此而获得运费收入,在太平洋上来回航运,长达二百五十年之久。


编辑推荐

《全汉昇经济史著作集: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 PDF格式下载



古代经济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