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大辞典
2012-2
中华书局
《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编
484
《中國錢幣大辭典》根據錢幣學的特色,采取圖文並重的编纂方式。辭目的内容不僅包括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中國錢幣,也包括曾經在中國流通過的部分外國錢幣,以及和錢幣文化有關的方方面面。《中國錢幣大辭典》特别注重科學發掘的新资料,為此專門分設了考古一编,對於早期錢幣的注釋,除了應用文獻資料,也注意吸收了科學發掘的成果。《中國錢幣大辭典》還著力於客觀反映目前錢幣研究的現狀,對尚未統一的學術觀點,采取兼收並蓄的辦法,以供讀者研究參考。
元明貨幣
元代貨幣
元代銅錢
元建國前錢幣
大朝通實
大朝通實·銅錢
大朝通實·銀錢
大朝通寶·銀錢·背蒙哥汗徽記
大朝通實銀錢·供養錢
中統元寶
中統元寶·楷書
中統元寶·楷書·背四星
中統元寶·篆書
中統元寶·楷書·供養錢
至元通實
至元通實·楷書
至元通實·楷書·小字
至元通實·楷書·背星月
至元通寶·楷書·折二
至元通寶·折二·八思巴文
至元通實·折三·八思巴文
至元通寶·折三·八思巴文·大字
至元通實·折三·八思巴文·小字闊緣
至元通宵·折三·八思巴文·面四星
至元通寶·折三·八思巴文·背上星
至元通實·楷書·背玉供養錢
至元通寶·篆書·背玉供養錢
至元通實·楷書·背長慶供養錢
……
版权页:元代铜钱的铸量不多,政府铸钱大致上可分三个阶段:一是元初忽必烈及元成宗时期,铸造了至元、元贞及大德三种年号钱,且分八思巴文及汉文大小多种版式,但铸量极少。二是元武宗时期,铸造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当十钱及汉文至大通宝小平钱,这是元代铸量最大的两种铜钱,今存世也多。三是元末的惠宗时期,铸造了大小各式至正通寅及至正之宝铜钱。元代铸造铜钱的目的主要是与纸币相辅行用,配合新钞的发行,稳定纸币的信誉。如至正之宝的背面有权钞伍分、权钞壹钱等文字,明确了铜钱的折钞功能,所以也称为至正权钞。元代还有一些大小不等、文字奇特的年号钱、纪年钱及附有佛寺名称的铜钱,俗称供养钱、佛脏钱、庙宇钱等,其中大部分为寺观所造,这也与元代僧徒优越的政治地位有关。元代主管寺院的太禧宗里院秩从一品,往往由朝廷重臣兼任,如元末的丞相伯颜、脱脱等皆任过此职。
《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编》由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钱币大辞典 元明编 基本还是拓片,在当下已经不满足读者要求了。尤其是银锭部分更应该上彩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