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大乘佛学(全二册)

方东美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方东美  

字数:

5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此书是一部讲学笔记,是由一代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在辅仁大学讲授《中国大乘佛学》的录音笔记整理校订而成,共二十一讲。在本书中,方先生重点讲述三论宗、天台宗和唯识宗。以浅显的口语表述深奥的佛学,并以中西印比较文化的观点随处阐发,毫无晦涩窒碍之感。本书可作为学习大乘佛学的入门工具书。

作者简介

方东美(1899-1977),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
安徽桐城人。著名哲学家,毕生致力于学术事业,融汇佛儒道,会通东西哲学与文化,建构了以生命为本体、兼容并包的哲学体系,对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了解,贡献良多。他曾自我评价:“我的哲学品格,是从儒家传统中陶冶;我的哲学气魄,是从道家精神中酝酿;我的哲学智慧,是从大乘佛学中领悟;我的哲学方法,是从西方哲学中提炼。”

书籍目录

《中国大乘佛学 上》目录: 弁言 一 中国大乘佛学——引论 二 中国大乘佛学前奏——六家七宗 三 僧肇三论 四 道生的“佛性论” 五 中国大乘佛学——从佛经翻译谈起 六 中国大乘佛学——佛学从印度到中国的演变 七 天台宗的判教方法 八 法相唯识宗的判教方法 九 华严宗的判教方法 十 三论宗的哲学 十一 研读三论宗哲学所应具备的根本关键 …… 《中国大乘佛学 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直等到春秋时代,贵族的封建社会渐渐破灭,于是知识阶级的下层,所谓“士”就起来,把古代贵族封建社会里的高度的文化承受了。然后像儒家,孔子采取“有教无类”的办法,就把古代的智慧传播到社会中比较低的层次。然后再把古代所谓“氓”,就是只晓得“饥求食,渴求饮”的低级的民众,再用有教无类的教育方法,把他们转化成为与古代贵族有同样的精神修养,有同样的高度智慧。 在这种情形之下,就产生了儒家的孔、孟、荀,道家的老、庄,然后是墨家的墨子同别墨,乃至于政治方面的法家等,许多显学都出来了。 那么,我为什么提到这种事体呢?因为从佛学传到中国来之后,现代许多人回顾这段史实,就提出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西洋所谓的“中国通”,事实上是中国不通,因为有许多文字的隔阂及文化的隔阂,使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演变、发展,并不明了历史的内在的情形,而是拿西方学者的一种偏见来看,那么这种偏见怎么形成的呢? 三、避免错误的历史观念 我平常说,西方历史上有一个主要的观念,这个主要的观念多多少少与希伯来的宗教有关系。譬如希伯来的宗教讲末世论,然后再看历史,那么这历史就要指出:在宗教的教主还没产生以前,人类是苦恼的、是黑暗的、是陷于罪恶的。等到一个大教主出来了,显现他的精神感召力,才把许多人从黑暗、痛苦、灾难之中引到一条路上面,那就是人类的归宿。在西方讲宗教、讲末世论,就是说,从黑暗、痛苦、灾难出发,产生一个精神的历程,指点一条人类的归宿,然后这样方可以到达高尚的精神领域,像天国。把黑暗化作光明、把灾难化作幸福的历史进程,我平常叫做“历史的直线进程”。 “现在”,在历史的直线进程里面,原是一个中性的状态。但是从近代天文学的演变,尤其是近代生物学的演变看来,一切发展的程序并不从时间本身来着想,而是把时间观念化成空问观念来设想。 譬如西洋的历史进程是一条线向前发展的。但是我们要问一条线时间的构造是如何?它本身不能加以说明。假使我们把时间化成段落,段落化成构造单位,构造单位化成时点,这样一来,就马上把时间的概念引到几何学里面去了:把它化成一条线,而一条线的构成是点与点衔接构成的。


编辑推荐

《中国大乘佛学(套装共2册)》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大乘佛学(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方东美先生的书应该很值得一读


方先生的文字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哲学的必读,必须推荐,真心推荐。


方东美大师大作,好好拜读学习


艰深佛学深入浅出讲解,有味道


佛学经典。因其深厚的国学与西学功底而更加经典。


佛法与哲学的融合,完美的经典。


看完,还接着吧当当网上方东美先生的其他书籍也一并购买了,大家就是大家,这年头少有了,


还没细看 我是慕方先生大名才买的


大师之作,毋庸置疑


大师的书应该不错的


东方美,大家之作,。喜欢


牛人的书,值得一读。


也是名家之作啊!


方老前辈学问很高。代一位教授买的书,她很喜欢。


我们都应该看看,学学的书,佛法无边。


大徳之作,静心拜读,受益匪浅。


古今完人,可惜已经施身臧海。


好社加好书,是吾所好


品相不错,内容还没看,应该很好


发货速度很快包装也很严实很满意


送货快,准确,价格合理


把佛教知识普及的非常非常好


这么好的书,装帧和用纸都太草率了,价格定的偏高,内容很好,其他有些失望!


是一本对中国大乘佛学有深度研究的一本好书,对研究和了解大乘佛学有帮助,但只限于教学上的了解,修行还是照原佛经。


这两本书写得不错,但是比较偏向于文化意义上的论述,深入度不够。


被糟蹋了,搞成了简体横排!读这种书的人会喜欢吗!


内容系统详实,很有帮助。


纸张一般,内容也一般。


很好的佛学研究书籍


中国大乘佛学(套装全2册)


素雅朴质的帧装


任何文化远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经典是值得读一读的,那是人类历史的明珠。


  《中国大乘佛学》一书是由中国著名哲学家方东美先生(1899 - 1977)于1974年9月至1975年5月在台湾辅仁大学讲授“中国大乘佛学”的录音笔记汇编而成,本书加上之后的《华严经哲学》一书,全面阐发了方先生晚年成熟的佛学理论。方先生二十岁左右接触佛学,沉潜多年,直至晚年与儒家、道家乃至西方哲学融会贯通之时,方将其所见娓娓道来。后学浅薄,自无法对先生思想通观评论,本文即就书中于我感触颇深之几处,展开论述。
  
  一、 佛学是宗教还是哲学
  
  方东美先生认为,佛学亦宗教,亦哲学。但作为宗教的佛学与其他宗教不同,作为哲学的佛学也与其他哲学不同。宗教讲究救赎,讲究宇宙中存在一个精神主宰,人通过服从它来实现真理的获得与自我的解放。佛学承认这一点。但不同于其他宗教的是,其他宗教必须是有神论,而佛学却可以是无神论。人并非通过外力获得拯救,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发展去获得真理。哲学讲究确立本体,只有确立了本体的性质,才能获得统一,从而遍观万物。佛学承认本体的存在,但却从不用性质去规范它。对于宇宙本体的归纳,佛学从“有”出发,然后破有到“无”,再到“无无”、“无无无”……思想永不停止,在不断的破与立之中,遍经一切阶段,正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向无穷的境界发展而去。
  
  二、爱智慧还是智慧度
  
  众所周知,哲学(Philosophia)一字的希腊文本意是爱智慧。在古希腊的观念中,哲学家只是爱智慧之人,并非那些自诩得到智慧的智者(Sophist)。梁文道先生认为,Philosophia一词与pathos(意为凄怆、伤感)同源,蕴含着爱智慧而无法得到的痛苦。但在佛学的观念中,智慧(粗浅地与“般若”等同)不但不是修行者的目的,亦不能够加以执着。因为一旦执着,智慧便僵死于一处,失去了其本真涵义。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将智慧作为工具,经历无穷的飞跃过程,度到理想的精神彼岸。一旦度到彼岸,便可舍去舟楫。如此我们可以发现有趣的一点:古希腊人视智慧为追求不到却仍需追求的目标,佛学则视智慧为成佛入净土的必要手段。此一对比,可发现佛学精神颇为乐观。
  
  三、上回向与下回向
  
  为什么要修习佛学?一人成佛,于世间人的意义在于何处?方东美先生用上回向与下回向的概念解释了这两个问题。修习佛学的目的在于成佛,而修习的过程则使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上升,脱离平面的世俗生活,超越至价值世界,领悟到最高的文化,并且参与到文化的创造中去。这个上升的过程,叫做上回向。但是,这样的人身处象牙塔之上,与世间大多数人精神相隔绝,往往会产生孤独困苦之感。对他而言,他有必要拯救世间众生,采取各种方便技巧,使他们也可以顺着同样的精神阶梯向上攀登。正如太阳失去照耀的对象只剩下光本身也会痛苦不堪一般,大哲学家、大宗教家也需要承担起向价值世界引导民众的责任。这个下降的过程,叫做下回向。
  但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哲学家认为他具有引导民众的责任,但民众却不一定需要哲学家的引导。当一个人满足于自身所处的事实世界,或者价值世界中的较低等级时,哲学家是否有权利去打破该人自满的现状,而迫使其向上前进?我认为哲学家并没有这个权利。因为一旦赋予哲学家此种权利,哲学家便可以作为暴君,去恣意左右民众的思想。在我看来,哲学(包括佛学)必须将自己的作用限制于精神治疗。当一个人面临着精神上的痛苦而不能自我解决时,哲学才能出场,通过将他引导到较高的精神境界从而消除痛苦。正所谓孔夫子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也。
  
  四、以“三自性”的观点来解决西方哲学中主客二分所带来的认识论困惑
  
  从笛卡尔开始的西方近代哲学家,在面对自身如何认识外物的问题上,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认识事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外在对象,这便是唯物论。另一种观点认为,认识事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内在心灵,这便是唯心论。认识的过程可分解为三个部分,即主体活动,客体对象和主客体之关系,方东美先生于此做了吊桥的比喻:主体活动、客体对象分别是吊桥的两端,主客体之关系则是吊桥本身。依照此比喻来理解,西方的两种认识论观点仅仅强调了吊桥两端中的某一端,而轻视另一端以及吊桥本身。在这样的观点之下,事实和价值产生了明显的区分,因为事实只关涉客体,而价值只关涉主体。于是再也没有了可以融合两者的圆通智慧,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也就此分家。这就是法相唯识宗用以解释大乘佛学的“三自性”中的第一性——“遍计所执性”,是其认识论发展的初等阶段。而其后中等阶段“依他起性”的观点,则提出了另一种认识主客体关系的方法。所谓“依他”,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两种条件构成一个关系,在这里面两种条件都重要,然后关系才可以成立。”即是说,不偏废主体和客体中任何一者,通过强调两者间的关系来认识事物。这样的认识论比起“遍计所执性”近了一步,但仍有缺陷在。因为这样的认识,还是依存在主体与客体之上,并无自性,会因着主体或客体的毁灭而毁灭,并非恒常不变的认识。但认识论发展的最终阶段——“圆成实性”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认识,站在非常高的视角,超脱了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对这三者进行综合通观。如同吊桥之上固定的某点,从这点吊下的钢索支撑了吊桥两端以及吊桥本身的存在,那么基于这点的认识,自然是自足圆满的。
  方先生对于“三自性”的解释十分清晰明白,并令人对“圆成实性”的认识角度心生向往。但究竟如何做到从此角度认识事物,以及在这种角度下认识到的事物会呈现出如何非常的形貌,则语焉不详。或许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并非通过语言可以说清的。
  
  以上就是我阅读此书颇有感触的几点。方东美先生此书既重知识性又重哲学性,并贯通中西,为一本佛学入门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对佛学经典的介绍,以及方先生自己的判教方法亦十分值得一读。惜笔者对这些经典不甚了解,故不敢妄加评论。按照我的理解,哲学是一种精神治疗。而迄今为止,佛学比任何其他学说都更加令我信服。有朝一日,当我重陷不可排遣的痛苦中时,定会重读此书,拾阶而上,再入佛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