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医疗看中国史

李建民 主编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李建民 主编  

页数:

627  

字数:

63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轴在“中国史”,所收15篇论文期待借由台湾史学界十几年间从事之医疗、养生、疾病、卫生等史学新领域,重新反思中国历史发展核心的政治、社会、文化变迁等等。
医疗介入历史中的生老病死,涉入不同时代与地域的生活态度与对健康的追求,包含人们对宇宙的想象及其政治的意涵,同时也呈现过去的医生团体与其他团体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历史多层次的独特风貌。深入这个新领域,或将重新认识中国史研究的预设与真相。
《从医疗看中国史》旨在寻找历史新议题,连接医学史与一般史,同时瓦解既存的社会史、文化史等分类框架,以及打破史学研究的实证心态,这正是台湾医疗史研究发展之新趋势。

作者简介

  李建民,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是中国古典医学史,曾在长庚医学院、台湾清华大学、台北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旅行者的史学:中国医学史的旅行》等。

书籍目录

李建民
导言在风中——作为中国史的医学史
李宗炕
第一章 花东卜辞的病与死
一、前言
二、花东卜辞所见的疾病
三、治病的方法
四、花东卜辞卜疾病的文例
五、花东卜辞的死
六、结语
罗维前
第二章 论早期中国医学论述之性质与目的——张家山《引书》结构研究
一、前言
二、古代中国写本中的清单
三、法律与行政目录
四、《引书》
五、结论
李建民
第三章 先秦两汉病因观及其变迁——以新出土文物为中心
一、引言——作为病因的鬼神
二、医学正典对“祝由”的重新定义
三、鬼神致病说的新发展
四、“注病”的年代——一个关于恐惧与治疗的故事
五、余论——“被忽略的中层”(Neglected Middle)
张嘉凤
第四章 变化的身体——晋唐之间的小儿变蒸理论
一、前言
二、晋唐之间小儿医学的发展
三、晋唐之间的小儿变蒸理论
四、结论
范家伟
第五章 刘禹锡与《传信方》——以唐代南方形象、贬官和验方为中心的考察
一、引言
二、刘禹锡与《传信方》的编撰
三、贬官之地——南方/岭南地区的疾病论述
四、刘禹锡《传信方》与验方的搜集
五、结论
刘淑芬
第六章 唐、宋时期僧人、国家和医疗的关系——从药方洞到惠民局
一、前言
二、中古的佛教与医疗
三、唐代的官医与僧人医疗
四、宋代的官医与僧人医疗
五、结语——僧人与唐、宋官方的医疗救济
韩嵩
第七章 北攻伐,南保养——明代医学的风土观
一、导论
二、理论方法
三、戴良与南北医学
四、王纶与《明医杂著》
五、《古今医统大全》(1556)中的东南一西北相反论
六、“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之图示
七、李中梓与晚明医疗风土论
八、结论
邱仲麟
第八章 医生与病人——明代的医病关系与医疗风习
一、前言
二、明代的医疗市场
三、医家的声誉经营
四、病家的择医行为
五、诸医会诊论治
六、病家不断换医
七、复向求助与医巫并用
八、结语
梁其姿
第九章 从癞病史看中国史的特色
一、前言
二、麻风病在当今生物医学上的意义
三、麻风病在19世纪全球化论述中的意义及中国的角色
四、中国传统医学论述中的“疠/癞”及患者的社会形象
五、结论
雷祥麟
第十章 常山——一个“新”抗疟药的诞生
一、国产药物的科学研究
二、第一阶段:信任中药(Trusting Chinese Herbs)
三、治疗朱太太:个人经验的困局
四、第二阶段:再网络化常山(Re—networking Changshan)
五、什么是常山?
六、“学医费人”
七、人体试验的伦理与政治
八、结论:科学转译与划界工作(Scientific Tralation and Boundary Work)
陈元朋
第十一章 中国食物疗养传统的形成与变迁
一、引言
二、古代食物疗养知识的格局——以孙思邈的相关著作为核心之观察
三、唐以前食物疗养之学的知识谱系
四、歧出的变迁——作为品味象征的饮食态度
五、结论
黄龙祥
第十二章 史料的构成分析与整体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难点与要点
四、结束语——历史研究要反思研究的历史
浦山菊花
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医书中“禁忌”的变迁
一、问题的所在
二、“禁”、“忌”、“禁忌”的含义
三、汉墓出土医书中记载的“禁”与“忌”
四、《黄帝内经》以及再编纂书中记载的禁忌
五、《黄帝虾蟆经》的成立与意义
六、隋唐的“禁忌”资料
七、宋代以降医书中的“禁忌”
八、小结——医书中“禁忌”之意义
刘士永
第十四章 日治时期台湾医药关系管窥
一、日本国内的医药关系及其发展
二、殖民地台湾的医药关系演变
三、台湾药师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形象
四、小结
杨祥银
第十五章 近代香港医疗服务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841—1941)
一、前言
二、殖民统治与疾病成本:殖民医疗服务的优先考虑
三、超越“狭隘主义”:殖民医疗服务的重组与扩展
四、西方医学在华人医院和医局
五、其他非政府医疗服务
六、医疗服务网络的互动与整合
七、结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从医疗看中国史 PDF格式下载



从历史角度来研究中医历史,很新颖,观点也很……怎么说呢,感觉有点点思维不畅,跟不上节奏。得反复看


非常好的一本书,有图有考证


书是好书,但印刷质量实在是让人失望,居然还定那么高的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