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
2012-3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392
520000
无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旦,迄今已历整整一百年。
一百年来,中华书局经历了私营、公私合营、国营几个历史阶段;经历了由出版教科书起家,到全方位出版各类图书,到以古籍学术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专业出版社的变化;经历了由三五人创业,到迅速发展为与商务印书馆齐名,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出版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大型出版机构的历程。这一历程,是现代中国出版业兴起、发展和现代中国教育、学术、文化演进繁荣的缩影。
一百年来,中华书局有陆费逵这样颇具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的创始人;有金灿然这样具有崇高学术追求和“人弃我取”、广纳贤才之气魄的领导者;有戴克敦、沈颐、范源廉、梁启超、徐元诰、张相、黎锦晖、舒新城、金兆梓、陈伯吹、章锡琛、陈乃乾、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马非百、马宗霍、孙人和、曾次亮、傅振伦、李侃、赵守俨、周振甫、王文锦等具有很高学术造诣的学者型编辑;有陈寅、唐驼、俞复、丁辅之、沈逢吉、赵俊、郭农山、华昌泗等印刷出版发行方面的专家;更聚集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学术文化精英、古籍整理专家,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专业作者队伍。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陆费逵(1886-1941),复姓陆费,字伯鸿,号少沧。祖籍浙江桐乡,生于陕西汉中。父芷沧,曾游幕直隶、山东、河南、陕西、江西等地。母吴氏,颇识诗书。幼承母教,研读经史各籍。稍长,遍读新书新报,学习英文、日文。1903年,随日文教师吕星如往武昌,与革命党人有交往。次年与黄镇磐等开办新学界书店,任经理,售卖《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书籍,并参与组织日知会,起草会章,任该会评议员。1905年,任《楚报》主笔,因粤汉路借款问题著论触犯当局,被迫停刊。后赴上海,任昌明公司上海支店(书店)经理兼编辑,参加上海书业商会筹备工作,任评议员兼书记,主编《图书月报》。1906年,任文明书局编辑,并主管印制发行,兼文明小学校长。1908年,进商务印书馆,初为国文部编辑员,继任出版部长兼交通部长(主管宣传推广通讯交际等)及师范讲义部主任,创办《教育杂志》并任主编。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与戴克敦、陈寅等秘密编辑新教科书,并于1912年元旦在上海创立中华书局,从此为中华书局尽瘁30年,至1941年逝世于香港。自许书业为终身职业。曾谓:“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早年注意研究教育问题,其教育思想,如力主缩短在学年限、减少授课时间、初小男女同学、废止小学读经,提倡职业教育(曾与黄炎培等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等,对民国初建时期教育的兴革颇有影响。著有《教育文存》、《妇女问题杂谈》、《青年修养杂谈》、《国民之修养》、《实业界之修养》等书。 戴克敦(1872-1925),字懋哉。浙江杭州人。晚清秀才。曾任杭州求是书院教习、商务印书馆编辑,与陆费逵等人共同编辑新教科书并创办中华书局。历任书局董事、事务长、编辑长。 陈寅(1882-1934),字协恭,江苏无锡人。原为文明书局主要职员。与陆费逵等共同编辑新教科书并创办中华书局,任事务长,对书局印刷厂的擘画筹建、经营管理,致力尤多。2月中华书局改为5人合资公司,加入沈颐、沈继方2人。股本为2.5万元。 ……
无
买来当资料使用的,比较系统的了解中华书局的发展历程!收藏必备!
中华书局百年历史的真实记录!
全面反映百年书局历史,是一本很好的资料书,值得阅读和收藏,装帧、纸质和印刷都不错,推介购买!
这是百年书局的历史。
部分年份的内容还是单薄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