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洋海军新探

戚俊杰 郭阳主编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戚俊杰 郭阳主编  

页数:

768  

字数:

7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戚俊杰编著的《北洋海军新探--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借助纪念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之契机,进一步把北洋海军研究和甲午战争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结合起来,把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研究和海洋意识、海洋权利、海防安全的研究结合起来。

书籍目录

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致辞
在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海军是维护海防和海权的核心
北洋舰队覆没的历史反思
北洋水师弘扬民族魂之我见
建议研究继承中华民族历代水师的优良传统
我对北洋海军和甲午海战失败的感想
北洋海军从筹建到覆灭的几点思考
历史悲剧中的悲怆乐章
浅析北洋海军建军的历史意义
论北洋水师覆灭的重要原因
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进一步认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沈寿昌民族精神的弘扬
严复与北洋海军
光绪前期张佩纶与李鸿章谋划近代海军之研究
福州船政教习曾锦文传奇——兼述另一船政教习曾兰生
从《马关条约》看李鸿章的国际法意识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创建和发展
薛福成近代海防思想研究
许景澄与晚清海军建设
法律视角下的方伯谦被杀案
甲午战争中济远舰上德籍船员哈富门及其相关史料研究
萨镇冰据日岛抗日的民族精神
甲午战争期间丁汝昌作为之述略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身世及早年经历
鱼雷艇在甲午海战中的战略效应
赫德与北洋海军:购买军舰
北洋海军旗帜考订
北洋舰队1891年访日问题的再检讨
北洋海军陆战兵力探析
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海军弹药供应问题
中日甲午战前中日出兵朝鲜之始末
甲午战争后北洋海军主要将领追踪
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的历史反思
北洋水师学校教育为资本主义近代化教育
浅议关于洋务教育的两个问题
旅顺口北洋水师弹药库考
北洋海军胶州湾基地营建始末
威海卫的陷落和北洋海军的覆没
从《邱凤池解运炮弹子药雷电清折》看平壤之战
甲午战争中丁槐率贵州军援威始末
甲午战争前北洋海军的对日交流与日本的对抗性竞争
从海军作战的阵法与战法解析黄海海战
甲午黄海大东沟海战北洋海军阵型考
大东沟海战航迹考

章节摘录

  天津水师学堂的军事教育家  1879年夏,严复回到祖国。福州船政大臣吴赞诚聘他为福建船政学堂教习。25岁的严复走上母校的讲台,成为一名海军教官。这是严复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起步。但仅隔半年多,即被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调往天津水师学堂执教。  同年冬严复的恩师沈葆桢去世,海军建设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全权负责。当时,洋务运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建设规模宏大的北洋海军,急需大量的驾驶、管轮专业人才。为就地培养海军人才,李鸿章奏请清廷,于1880年创设了天津水师学堂。严复主持学堂的管理和教务工作,聘请英国人任教习。学堂在直隶、山东和东南沿海招收13至17岁的学生,并根据他们文化程度的高低分班。学制五年。主要课程有英语、数学、天文、地舆、测量、驾驶等;同时,“授以枪,俾齐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教之经,俾明大义;课以文,俾知论人。……为之信赏必罚,以策其倦怠;为之月校季考,以稽其知能”。学堂还设有“观星台一座,以备学习天文者登高测望”。①天津水师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正规化的近代海军学校,无论是学堂规模、设备设施,还是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都远远超过福州水师学堂,为北洋海军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  出于爱国热忱和强烈的责任心,严复对执教天津水师学堂是有所期待的:希望自己十多年来所学到的一切,能够在这里报效祖国,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宏图大志得以实现。因此,他在赴津任职前,就已在为天津水师学堂做招生工作,在家乡福建分两次共招收了27名学生去报考学堂。1880年8月严复刚到天津时,学堂校舍尚未落成。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洋海军新探 PDF格式下载



那么强大的北洋海军,可惜一朝战败。


集合了近年来的北洋海军的研究成果,读后大有收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