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不到的寻找
2013-4
中华书局
张弘
无
我们行走于人生之路,不经意中,都在寻找着什么。到底能不能找到,或找到了却不自知,或是没找到却已满足,只在寸心之间。这本书不过漫谈闲笔,所可以无愧的,是我的确将多年来的困惑与得失,凭借文字,坦诚地交付了。
张弘,国家一级编剧,文化部表彰的昆曲优秀主创人员。
第一单元心归何处《桃花扇》第二单元半树枯槐吊君王《宫祭》第三单元惊醒的花园《牡丹亭》第四单元捡回“失落”的图《铁冠图·观图》第五单元渡不过的“渡僧桥”《白罗衫》第六单元有情有趣演红楼《红楼梦》折子戏(五折)第七单元找不到的寻找《临川四梦汤显祖》第八单元写给自己的戏《梁伯龙夜品女儿红》井(代后记)
因寻常而不寻常 若说李香君是孔尚任的梦,侯方域则更多的是醒时的孔尚任自己。毋庸置疑,他在侯方域身上倾注着自身的心境与体验。虽然孔尚任生于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又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员外郎等职,对朱明皇帝谈不上什么情意,可这个孔子六十四代孙,对汉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大抵怀着剪之不断的情结。所以,他会在江南治水之余,踏遍南明故地、结交明末遗民,会仰问“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会在心中体谅地为遗民们剪去脑后长辫,将他们的面孔与他的叹息熔于一炉,熔出一部《桃花扇》、一个侯公子。 不必奇怪为什么在过往的舞台、银屏上,少有以侯方域——这个如此重要的人物为第一主人公的作品。我们若皈顺于过分“嘹亮”或过度“正统”的创作观,便会断言,尽管有“明末四公子之一”的美誉,侯生却是不可能做主角的。他一不是烈士,二不是英雄,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也没有扶危救困的智能。这个寻常极了的名门子弟,不值得崇拜、不值得敬仰、也不值得褒赞。若说李香君是成也“完美”败也“完美”;’在我看来,侯方域便是败也“寻常”成也“寻常”。“败”,是指他被忽视、贬斥多年,坐够了冷板凳;“成”,则指这个形象所实现的艺术价值。 他这个寻常人,像大多士子一般的忧国忧民,亦像他们一样,不至于因此愁眉苦脸、坐不安席,倒是寄情山水、纵意冶游,以遣忧思,明明白白说道:“虽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虽失之轻浮,也真率难得。受众亦可据此推断,要这个风流客去做擎天柱,殊不可能。 但这个人一点都不令人生厌,哪怕他浑身都是寻常的缺点:阮大铖险些只用一副妆奁便“打败”了他,书退左军时,他洋洋得意,丝毫不察个中圈套,庙堂经验之缺乏叫他动辄糊里糊涂便置身险地,至于花月之盟、香君安危,就更顾不上了……整部《桃花扇》,但见侯方域忙忙碌碌、东奔西走,终是一事无成、两袖萧瑟……可我们不但不生鄙夷,甚而还时时得见其可亲、可爱之处。“却奁”一折,侯生被香君“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一语惊醒,立时呼道:“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闻过即改,不失其节。他政治上的单纯、幼稚,也都建立在“心系天下”的基础上,那暖烘烘的血气,也叫人欢喜。虽说难扶大厦于将倾,可他的确也在百折不挠地行使其影响。直至“会狱”,侯生身陷囹□,仍不失乐观、忠奸分明。 这是个足够真实的人物,有所为而无作为。我们体谅他,便是体谅自己,接受他,便也聊可自慰。要是史可法不曾死、南明不曾亡,侯方域仍可这样繁忙、琐屑却轻松地活下去,他心中那点星火,仍可有所依傍。可惜所有的不幸都发生了,顷刻间千仞高山,夷为平地,从前坚守与相信的一切,顷刻间全然毁灭。侯方域——不,是明末大批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平生最艰难的一份问卷:国破朝亡,何去何从? 有人很快转换角色,重佩朱紫;有人不惜孤注一掷,玉石俱焚;还有一些“侯方域”,又清醒,又痛苦,越清醒,越痛苦。他可以投清,然则“投新主无颜”,这是他做不出的事;也可以抗清,可又“挽狂澜无力”,这是他做不到的事。双重“无能为力”将他逼入绝境,既无法克服任何一种,做出选择;又不甘一动不动、活活闷煞。好在人类精神,也有“自救”的本能,这个本能敲醒了中国士子千百年来积淀的“智慧”。这是自我解脱、处身立命的“大”智慧,亦是走投无路、惟求心安的“小”智慧,他们有了第三条路:出家。 出家,意味着切断与俗世的联系。这能暂时平息他们纠结的内心,使之不必在留发与留头间苦苦挣扎,也提供了一个观望的机会,以便从容考虑下一步,或隐遁山林,就此终老,或一朝顿悟,重踏红尘。不,并非“贰臣”,这第三条路谈不上“变节”,于局外人看,当是可悯的无奈,局中人呢,大抵以之为唯一的、不乏自嘲的解脱。 显然,孔尚任写侯方域,意不在为之表功,也不在于鞭挞、谴责,从作者本人与清廷的分合由缘之中,也可揣测,他若早生数十年,兴许便是一个侯方域。一个曾经意气风发、流连花月,曾经胸怀大志、舌动风云,最终走投无路、心灰意冷的士人。这个“人”,这个“人物”从出场到结局,始终行走在一条发展着的线索上,他走过了一个王朝、一个人生,也走出了一个随时随势而变的个性。从创作年代看,《桃花扇》可谓清初的“当代戏”,爱新觉罗氏能容留这样的作品,实在不乏器量,孔尚任敢写出这样的作品,亦是个有骨气的读书人。 那就让这个读书人笔下的读书人来做《桃花扇》的主角吧。他能使多年来潜藏于原著之中、又一直被忽视的中国土子之困境与遁逃,得到一个独特的抒发,这亦是《桃花扇》极为特别的价值,我是这样想的。P6-P8
“张先生是哪里人?” “苏州。” “张先生家在哪里?” 有时我依旧回答:“苏州。” 可若旁人再往下问,我的思绪便有些游移了。 人们居住之处,可称为“家”;挡风御寒之处,可称为“家”;亲人维系之处,可称为“家”;身之所在、情之所系、心之所栖一致之时,“家”便完整些、圆满些,当然这也实在难以强求。 我人生之初是在苏州度过的,从懂事至离乡,期间搬过好几次家。在十二岁去南京前的那一段日子,我住在外祖母家,在外祖母的慈怀下,得以避开些许因世事变故引起的风浪波及。但那时仍隐约约只觉这个家毕竟是临时的,毕竟还不是“我的家”。工作后我到处流动,也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渐渐的,老家于我来说,更似一个概念。若不是静下来回忆,少时那段最深的记忆,只怕就真要在记忆深处沉眠了。 我记得苏州那个小院子,那是我的出生地,那里怀抱着我短暂的童年。整理《牡丹亭》时,我对剧中“后花园”感受之深,一面固然是被杜丽娘心中的园林打动,另一面,也缘于戏外的、我心中的情结。我怀念着我小时家里的花园,怀念着园中的那口井。 仿佛遥遥地定位,我的家从“苏州”缩小至苏州某条巷子、巷子中某个门洞、门洞内某户院落、院落里某个花园、花园中某处树下、树下那一口井:这里面,深藏我的童年。 我记得家中还另有一处大园子,大人们便将我这个院子,呼做“小院”。我记得小院里有很多树,桂树、石榴树、枇杷树、桃树、栀子树、白玉兰树……最大的是一棵枣树。在玉兰与桂树上,还躲着许许多多的青妆鸟。偶有隔壁人家拿了汽枪来打鸟,我们便会抢先一步将鸟赶跑。“嘘、嘘……”然后便是“呼啦啦”、“啪啦啦”,鸟儿都惊起了,云似地从枝叶间升起,等到夜间,万籁静寂,又降入浓翠之中。 我那口井,便在院中一株樱桃树下。 那是一口老井,井栏颇低,大入总是让孩子们离井远一点。越是让远一点,我们便越想靠近些,想要探探井中的奥妙。那井中,一定是有些什么的。不然,金鱼丢下去,怎么便活了呢? 小时家里养了些金鱼在缸里。一旦有鱼快死了,父亲便会说:放到井里去吧。我便将鱼舀入桶中,大人们提了桶,连鱼带水往井里一倒。再后来吊水,桶里便时常会吊起活泼泼的金鱼来。它们都在井中长大了。分明奄奄一息的生命,进入那深深的洞中,竟得以复活。我思来想去,都免不了好奇。我想,那井中,一定有些什么。 我又有点害怕,对那口井。 那时我们日常用的,是储在缸里的水。然而冬天缸中不便多存水,否则晚上一冻,水结了冰,缸便会裂开。冬天又不常下雨,水很快用干了,这时便要去汲井水。 宅子里人口本来就少,晚间来往小院之人更少。晚上汲水,母亲也怕,总是让我陪她去。 “二官,”她唤着我昵称,“吊水去了。” ……
《寻不到的寻找--张弘话戏》编著者张弘。 选摘:倘若我们把“看状”当做高潮,简单的“杀盗”便可为全剧收尾;但如果“看状”不是高潮呢?高潮又是什么?我想,是“如何面对”。是徐继祖在明白身世后,如何面对父亲。我不预以破案为戏剧重点,着力想表达的,是主人公直面亲人亦仇人时,内心的巨大冲击。
无
写得挺好的,还有剧本,非常喜欢
从未接触过昆曲,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我想了解。
这本书很好看,然后纸质和封皮都不错,因为是从湖北运到南昌所以物流蛮快的
近日得暇 随意拿起翻动 一时间便爱不释手 文笔优美 内容充实 是近年来难得的好书之一
在学校听过张老师关于渡僧桥与白罗衫那段的讲座,被他从小就有的才气与思考力、学识、尊重古人的态度与谦虚正直的品格深深打动!张老师作为昆曲编剧与其妻子石小梅昆曲表演大师的结合也是一段佳话。... 阅读更多
是看到一些昆曲人的推荐过来,收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