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艺术状态
2003-1
人民美术出版社
胡志颖 编
235
无
反常化的悖谬逻辑——西方现代艺术走向当代 现代艺术旨在挣脱传统的束缚,在艺术的观念和形式上都力求创新,并且有十分鲜明的反叛传统的共同立场和宣言。随着现代艺术这种倾向的不断发展,便形成了艺术运动中的固定原则乃至共同的标准。显然,这与艺术的不确定性和无穷变化的本性相矛盾,也与创新的本性相矛盾。这种反常化的现象造成了现代艺术的单向度偏颇,现代艺术的创造力因此走向衰退。当代艺术的崛起,不仅是对这种单向度的反拨,而且在更高意义上使艺术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其贡献在于: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问题和新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艺术现象;让艺术家从现代主义的运动和喧嚣中走出,更加尊重个性的表达;使多元并存成为广泛的存在。当代艺术不特别地提出激烈的宣言和口号,不强调明确的文化指向,而艺术家则在综合、图像挪用、反讽、传统与创新的交织等多种艺术创作方法中自由选择,充分体现艺术创作主体自然、真实的状态。 现代艺术是对现代人类所遭遇的传统异化过程的揭示。它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永远驱使人类通过艺术的方式去追求未来前景。然而,这场鲜明地把握了20世纪人类境况的艺术变革,却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与其创新的本性相矛盾的反常化之途。它的发展动力恰恰是受制于它自身设置的障碍。艺术的全部纷繁迷乱的行动都是这种障碍的结果。导致这种障碍的是被认为绝对合理的“创新原则",而它实际上却达到了阻碍创造的极点。现代主义明示暗喻的所有标准是:寻求对传统束缚的反叛来对抗传统的权威地位。这种对传统的反叛观念在当时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似乎预示着它日后的永久效力,它适应了艺术家寻求变革的急切需要。但是,实际上这场运动把许多本来具有个性的探索行为和表达方式迅速演变为一种众矢一的的集体活动,酿成用花样翻新来迎合观念的局势,企图以此锻造经久不变的艺术原则。继而确立了价值原则,确立了一套一套反传统原则的观念体系和视觉符号系统,并以庞大的作品数量和规模确立了传统对立力量与传统之间比数上的落差,让叛逆的观念永远存在于艺术家的心中。这些观念和符号体系建构起新的武库,产生有如旧的传统体系的异化作用的新异化。显然,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艺术观在历经波澜壮阔之后开始走向反常化,而当代艺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中应运而生。 上述现代艺术的种种原则虽然令人联想到旧传统的束缚因素,但起作用的毕竟是两种互为不同的动因。现代艺术的动因是归结在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即通过视觉符号对其所指的东西一一形式的意义——的直接指涉来达到艺术的目的,亦即“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①语)这才是现代艺术宝贵的真正价值所在。现代艺术的正反两个方面均足以为当代艺术龟鉴之镜。 当代艺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开启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它所达到的宽容气氛和综合局面,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中特有的文化奇观。无论从国家、民族的角试用去观照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的当代艺术,还是从地域的角度浏览形式上各异旨趣的独联体和拉美当代艺术,还是从整个西方世界艺术观和创作方法上去分析当代艺术,都充分体现出全景敞视式的多元情形。如果说“现代性”在于文化上的自我确证,在于主体性的体现;“后现代性”则在于否定现代文化论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于对主体的解构和文化相对主义,那么,当代艺术并不局限于二者,有时是二者的综合,有时则超出二者的范围,几乎是任意性的。
本书为国内目前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的最新专著。主要论述20世纪80-90年代直至这个新千年开始的西方各种艺术流派和倾向,及其对当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中介绍了德、意、英、法、奥地利、荷兰、瑞士、西班牙、匈牙利、以色列等世界上30多年国家的200多位当代艺术家,包括彩色图版作品270余件和艺术家的工作、生活照50余幅,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界提供了解西方当代艺术的最新前沿资料。
胡志颖,1959年生。1977-1981年就计江西师院艺术系。1987-1990年就读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作品载《美术观察》、《江苏画刊》、《当代艺术》、《中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实力派教师油画教学对话》,以及
绪论 反常化的悖谬逻辑——西方现代艺术走向当代第1章 何以为“新”?第2章 当代艺术的价值观第3章 两种文化的峙立与渗透第4章 不列颠当代新具象绘画第5章 当代艺术中的反讽性与谐谑性——意大利和法国第6章 文化全景敞视——德国当代艺术第7章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当代艺术第8章 趣味万殊的美国当代艺术第9章 真实的谎言第10章 图像的挪用与错位第11章 民族情境与当代元素的交织第12章 禁忌的新突破——当代西方的性艺术第13章 一切都可能结语 无穷的探索附录1:艺术家简介附录2:人名对照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