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之旅
2004-6
人民美术出版社
林英
103
无
上帝赋予罗马人的力量还表现在这一方面,各个民族都使用罗马的金币进行贸易。大地之上,每个地方都接受罗马人的金币。全世界的人们,全世界的民族都羡慕和喜爱它们。此种成就,无人可及(科斯马斯:《基督教世界风土记》公元6世纪)。 大秦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公元5世纪)。 钱币并不仅仅是促成贸易的通货,而且是统治者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是不同文化的载体。在丝绸之路沿途,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对待这些钱币,又为它们增添了新的内涵……从君士坦丁堡到长安,索里得金币的东方旅程折射出欧亚大陆上纷繁复杂的历史画面,千年之后,正是借助这些小小的钱币,我们再一次有机会重温丝绸之路上的那一番盛况。
林英,1985年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后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史,侧重于前伊斯兰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初)欧亚大陆上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目前正在写作有关拜占庭文明有唐代中国传播的博士论文。
言序曲: 西方来客惊现中土——中国境内出土和发现的索里得金币第一章 君士坦丁堡:索里得的故乡索里得的由来索里得的制造和使用索里得:权力的肖像索里得与基督教信仰第二章 从地中海岸到欧亚草原罗马人和波斯人的对抗从恺撒的金币到可汗的金钱粟特人与索里得仿制币第三章 索里得在中国北朝和隋初墓葬中的索里得:一幅关于权力的画像固原史氏家族墓中的索里得:粟特传统在中原的延续吐鲁番盆地出土的仿制索里得:金钱与葬俗第四章 从恺撒到胡王:索里得的东方图像志君士坦丁堡的钱形珠宝:上帝保佑佩戴者南俄草原:以钱为饰粟特人眼中的拂菻王从恺撒到胡王尾声:四天子说与丝绸之路上的货币文化附表: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金币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图版
第二章从地中海岸到欧亚草原 罗马人和波斯人的对抗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些拜占庭金币的仿制品和萨珊波斯王朝的银币,这些墓葬的年代大体从北朝廷伸到唐初,即公元六七世纪之间,这也是中国境内出土的拜占庭金币最早为欧美学者所瞩目。其实,这两种西方钱币的同时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当时西亚国际形势的具体体现。如果我们将视线投向公元600年的地中海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拜占庭帝国控制着地中海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来自西北方的日耳曼人摧毀了西罗马帝国,但是,拜占庭帝国的主要敌手是东方的萨珊波斯王朝(224~651年)。这两大帝国的对抗构成了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前亚洲西部的国际格局。 罗马人和波斯人的对抗由来已久,公元1到3世纪,罗马军队处于攻势,最终导致安息帝国被萨珊王朝推翻。但是,363年,罗马皇帝朱里安在伊拉克惨败于波斯军队,罗马军队不得不逐渐西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彻底征服波斯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公元5世纪,两个帝国都忙于应付来自游牧世界的新敌人。罗马人受到西面的阿提拉匈奴帝国的骚扰;波斯人则同来自东面的契达里特人、嚈哒人交战。6世纪双方又重新展开了对抗,大规模的战事有四次,分别发生在502~505年、527~532年、540~562年、572~590年,小规模的冲突更是数不胜数。除了直接的战争外,在亚美尼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两国还暗中支持当地力量展开冲突。但是,双方可谓势均力敌,情况往往是,波斯军队首先占领了罗马人的领土,大肆劫掠一番,然后又被罗马人的反攻击退,罗马人又乘胜在波斯领土上烧杀抢劫,让波斯人付出同样的代价。于是,我们发现,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这两个主战场上,590年双方的边界划分同702年相差无几,经过一个世纪的逐鹿,波斯和罗马仍旧难分胜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批索里得开始从君士坦丁堡启程,它们的目的地之一是东方和东北方的欧亚草原地区,那里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正觊觎着富庶的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但是,如果拜占庭帝国提出的条件优厚,他们也可以同罗马人结成盟友,共同对付波斯人。在此,我们有必要先介绍欧亚草原(Eurasian Steppes)的地理概念,它包括巴尔干以北的匈牙利平原、黑海以北的乌克兰草原和里海以北的伏尔加草原,然后一直延伸到中亚、蒙古草原和中国的东北地区。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居住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这些来自草原的人们同农耕世界的对抗与交往构成了近代之前的世界历史画卷。 对公元6到8世纪的拜占庭帝国而言,来自匈牙利平原的游牧民族是不容忽视的力量。5世纪来自蒙古草原的匈奴人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了匈奴帝国,迫使居住在莱茵河以北的日耳曼人大举南迁,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6至8世纪这里又兴起了阿哇尔汗国,当拜占庭皇帝忙于同波斯人作战时,他们却乘机对巴尔干地区进行劫掠。此时,索里得金币成为拜占庭帝国安抚阿哇尔人(Avars)的主要礼物。574年底,拜占庭的将军提比略被阿哇尔人击败。此后,帝国同阿哇尔人缔结和约,每年送给阿哇尔人8万索里得金币。 574年之后,拜占庭帝国一直依照条约将年贡送给阿哇尔人的白安可汗(Baian Kaghan)。据当时的史家米南德记载,579年阿哇尔人的使节塔吉提乌斯(Targtius)到君士坦丁堡接受了8万索里得的年贡,他用其中一部分金币购买了一些物品,连同剩下的一起交给了白安可汗。582到584年,迫于阿哇尔人的军事压力,拜占庭帝国的年贡一再提高,达到了12万索里得。到了伊拉克略皇帝统治的时代,为了能够在攻打波斯帝国的时候保证后方稳固,伊拉克略皇帝更将年贡提高到了20万索里得。 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要选择索里得作为送给阿哇尔人和其他草原民族的外交礼物呢?除了传统的因素之外,我们必须从拜占庭帝国的内因和外因去理解这种选择。此时的帝国已经今非昔比。过去,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都是以罗马军团统帅的骄傲态度对待境外的蛮族,但是,现在的新罗马皇帝不再拥有那样的军事实力,所以就研究其他办法来对这些未开化的头脑造成印象。于是,拜占庭人开始充分利用“野蛮人认为自己国家并不出产的东西”,不仅用做礼物或贿赂,而且用来提高君士坦丁堡宫廷的壮丽,这要比任何武力都更能维持皇权的威望。做工精美,刻有皇帝头像的索里得金币恰好是“野蛮人自己国家并不出产的东西”,于是,索里得不仅是方便商品交换的钱币,而且成为帝国的外交工具。因为它是只有靠拜占庭皇帝恩赐才能获得的东西,它特有的光辉是别处无法模仿的,因此,拜占庭帝国严禁本国商人走私金币,索里得成为国家专控的商品,肩负着外交使命远走他乡。 走进亚洲内陆茫茫草原的索里得是否不辱使命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1912年,在前苏联波尔多瓦地区的Pereshchepina村附近出土了一批珠宝,包括650件金制品、50件银制品和65枚金币。这些出土的金银制品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征,可以肯定属于中世纪某个草原民族首领所有。这批宝物中包括一件完全由崭新的索里得金币穿成的项链:它由26枚索里得组成,其中部分金币制造于638年,即伊拉克略皇帝统治末期;其他金币是641至646年间发行的,那时伊拉克略的儿子君士坦丁二世当朝。显然,这些崭新的金币刚离开君士坦丁堡的造币厂,就落入了游牧民族之手,它们的商品功能尚未实现,却在异族的眼中变成了精美的珠宝。有趣的是,学者们至今仍无法肯定Pereshchepina宝藏主人的确切身份。从出土的其他金银制品分析,宝藏很可能最初属于阿哇尔人,然后转为保加尔人(Buigars)所有,最后落入可萨人(Khazars)手中,每个新主人都为这一宝藏添加了新的内容。不过,尽管几度易手,7世纪初期的索里得项链一直被保存下来,这不正说明索里得在不同的草原民族的手中受到了同样的珍视吗?而这,正是拜占庭宫廷期望的效果。 从恺撒的金币到可汗的金钱 公元6世纪,当索里得深入欧亚草原之时,这里正上演着改朝换代的戏剧。自从公元1世纪匈奴帝国被汉朝军队击溃后,草原上再也没有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游牧帝国。然而,此时的欧亚大陆正被新兴的突厥汗国震撼着,从东到西都感受到了来自草原的阵阵蹄声。 突厥汗国的兴起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周书·突厥传》的记载: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子孙繁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其后曰土门,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繒絮,愿通中国……(大统)十二年(541年)……时铁勒将伐茹茹,土门帅所部邀击,破之,尽降其众五万余落……魏废帝元年正月(552年),土门发兵击茹茹,大破之于怀荒北……土门死,子科罗号乙息记可汗……科罗死,弟俟斤立,号木汗可汗……俟斤又西破嚈哒,东走契丹,北井契骨,威服塞外诸国,其地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 另一方面,1889年发现于蒙古鄂尔浑河畔的突厥阙特勤碑,則以史诗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个游牧帝国的兴起: 当上方蓝天,下方褐土初创之时,人类亦在二者之间生成。在众人之上,我的祖先土门可汗和室点密可汗成为君主。他们成为君主之后,便组织和治理着突厥人的国家与体制。天下四方之人均对他们怀有敌意。他们率军远征,讨伐了天下四方的所有民族,从而征服之。他们使高傲的敌人俯首,强大的敌人屈膝。他们令突厥人向东移居到卡迪尔汗山林,向西则远至铁门关。他们治理着这两地之间从无部落组织的蓝突厥人。贤明的可汗即是他们,英勇可汗即是他们。 6世纪中叶,突厥汗国兴起之前,欧亚草原由嚈哒、柔然两大势力统治,突厥土门可汗击败了原来的宗主国柔然(茹茹),同西魏、北齐鼎足而立,成为阿尔泰山以东的草原地区的霸主,这就是上引《周书·突厥传》记载的事件。另一方面,突厥阙特勤碑提到的室点密可汗是土门可汗的弟弟,他控制着阿尔泰山以西地区,名义上尊奉突厥汗国的大可汗为最高统治者,实际上独立为王。阙特勤碑将室点密和土门并列为突厥国家的创建者,说明突厥汗国建立初期就有了东西两部的划分。室点密领导的西突厥汗国为西亚的战略格局引入了新的变数。公元6世纪60年代前后,西突厥为了控制丝绸贸易同萨珊波斯交恶,在粟特人摩尼亚赫(Maniach)的鼓动下,可汗派遣以摩尼亚赫为首的使节团,绕道北高加索地区,于567年来到君士坦丁堡,希望将丝绸直接销往拜占庭帝国。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