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西美术史

张德录 等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张德录 等著  

页数:

47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的腹地,从远古至今,在美术史上可供采用的文字、图片与实物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有致力于史书编撰的文化传统。中国第一部美术史专著《历代名画记》就是唐代张彦远(山西临猗人)等人的力作,有其续篇之称的《图画见闻志》也是太原人、宋代郭若虚的重要成果。当代山西画家范晓杰、张莹、张德录编著的《山西美术史》从距今180万年的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文化遗址写起,时间跨度长得惊人,涵盖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抗日战争及新中国各个时期。这些时期的山西文物及美术作品既有原创性、标志性,又各呈异彩,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简介

范晓杰 1965年生 山西文水人
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专业,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教研室主任、中国油画学会会员,致力于黄河文化的研究与创作,油画、国画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论文和作品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油画》《装饰》等。陶艺《黄河牛》多件由澳大利亚OVB“艺汇”艺术馆收藏。
张莹 1969年生 山西临猗人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专业,进修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山西省临汾市博物馆三级美术师,山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博工作,擅长绘画,国画《绿云》入选全国建党70周年美展。并在《国画家》等发表作品。
张德录 1940年生 山西临猗人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美育研究会理事。涉猎于油画、国画、壁画、版画,陶艺等领域,有十余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或全国性美展,多次在《红旗》《美术》《文艺研究》《美术观察》《黄河》等发表论文与作品,其中陶艺《古城堡》入选1997年《中国文化大展·陶艺展》之亚洲巡回展,由文化部代表国家收藏,作品多次出展美、日、法等国。

书籍目录

序言
开篇絮语
上篇 山西古代美术
第一章 山西古代美术概说——雅俗交融的民生美术
一、丰厚的美术资源
二、典型的民生美术
三、雅与俗交融相生
第二章 洪荒年代——大美不言的生活艺术(前180万年—前21世纪)
第三章 文明初现——巧夺天工的礼教美术(前2070年—221年)
第四章 汉魏风骨——生机勃发的汉、魏、北朝美术(前206年—581年)
第五章 盛世华章——雍容大气的隋、唐、五代美术(581年—960年)
第六章 群峰竞秀——全面繁荣的宋、辽、金美术(960年—1279年)
第七章 余辉夕照——兴衰并存的元、明、清美术(1271年—1911年)
第八章 山花烂漫——世代沿袭演进的民间美术
第九章 山西古代美术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比较研究
下篇 山西近现代美术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悠久的历史,聪慧的先民,在今天的三晋大地上留下了博大丰厚的历史遗存:不可移动文物350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7处,居全国之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7处。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和文物保管、科研机构共收藏文物50余万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有20多万件,成为名扬天下的文物大省。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东方艺术博物馆”美称的山西,保存有古建筑18118处。其中宋辽以前古建筑106处,可谓中国古代美术的杰作和典范,也可说是山西先进文化的品牌和荣耀。在黄河边这块古老的圣地,有许多可以返回历史的现场和通道,我们的灵魂可以自由进出古代的秘径,到达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故居。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走廊,这里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旧巢。站在这里犹如站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纵横坐标处,我们将在这里洞悉中国文化精神的火种,体味往圣前贤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把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导入自己的生命里,观兴亡、察天地、阅古今,吞吐万古,继往开来,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发扬光大。二、典型的民生美术山西古代美术异常丰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美术又各不相同,很难用一种理念把它概括起来。但仔细梳理还是会发现一条清晰的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山西古代美术一直在不断吸纳异域美术的新鲜元素,始终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服务于不同阶层人们的生命本能和生活需求,坚持坤厚载物——《易经·彖(tuan)辞》中对坤卦土地的赞美的彖辞:“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编辑推荐

《山西美术史》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山西美术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