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术批评视野
2009-3
人民美术出版社
贾方舟 著
399
无
作家写作总免不了写自己的经历,许多小说都带有自传体性质,诗人写作大多也是抒发自己的感受,同样是爬格子的批评家,毕其一生的写作生涯,却始终面对着的是一个外在的批评对象,他们很少将笔锋转向自己,甚至没有机会谈自己。他们常常接受媒体采访,但采访的内容同样是谈艺术问题或艺术家。不只批评家自己忽略了对自我的观照,也不大有人去关注批评家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他人似乎成为他们的天职,被他人忽略也似乎天经地义。久而久之,连他们自己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人们只知道他们的工作、工作的成果乃至失误,而对于他们本人——批评家作为“人”的存在却知之甚少,从而使他们在艺术圈中变成了最“忘我”的一群。而批评本身所能体现的“自我”与一个生命个体并没有直接联系。有鉴于此,我产生了编辑一本(甚至几本)批评家谈自己的集子,取名为《批评与我》,以为批评家提供一个自我表述的机会和自我敞开的空间。如谭天所说,“要写‘批评与我’,也先必须了解‘我’的生平,或许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一位批评家的真‘我’,而不是戴着‘批评家’面具的‘我’。”我编此书的目的也正在通过这样的自我表述,打开一扇通往批评家内心世界的窗,从而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批评家的真“我”。我在约稿时要求他们可写与批评相关的经历,也可写与批评无关的、纯属个人的经历、经验、情绪、感触以及自身面对的种种问题。以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并且要求他们在文字上尽可能放松些,写得有情趣些。但有些批评家写惯了那种正儿八经的学术文章,还是轻松不起来。
一提到批评家,也许你就会想到一些不苟言笑、严肃拘谨的面孔。然而在这《当代美术批评视野:批评与我》里,你看到的却是他们人生中极其可爱的一面,看到童年的水天中在周末和哥哥、姐姐一起举办画展的情形;看到高岭“差不多两个星期画一本带故事情节的小人书”的情形;看到李松的老伴对他所做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定性分析”;看到一向温和的刘曦林居然对来访的四川青年下逐客令;看到陈孝信这个名字原来是“陈小新”的将错就错;看到少年时代的陈孝信游泳时衣服被女生偷走后如何光屁股上岸“裸奔”;看到托儿所阿姨给五岁的王林写的长篇评语,并明白了王林那独特的嗓音原来与他做知青时合己救人的英雄行为有关;看到彭德小时候如何和隔壁家伶牙俐齿的妹妹吵架,从眼睛鼻子骂到祖宗三代,终于抵挡不住她那机关枪似的猛烈扫射而败下阵来……所有这些有趣的回忆都让我们感到既亲切又遥远。
序
批评家的人生
水天中
记忆的片段
刘曦林
爬格子生涯
陈孝信
成长之路一我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贾方舟
99自述:我在哪里
邓平祥
燕山造屋记
谭天
有关“批评”的记忆碎片
走向批评之路
王林
与狼共舞替天行道——“关于批评和我”
孙振华
徘徊在批评的边缘
鲁虹
我与美术批评
高岭
四十有感
批评家的学术生涯
李松
良师畏友
刘骁纯
对《中国美术报》的历史记述
翟墨
一个创生悠存主义者的
学术追求
彭德
我走我的独木桥
徐虹
“我有一个梦”
插图:在兰州,我住在甘肃日报社招待所,所有的报社招待所对同行都免费。为了照顾我,招待所为我安排了单间。学院知道老大学生们外语都荒疏了,遂允考古文字代外语。唯此课复习不周,便到甘肃日报社翻阅《文物》、《考古》一类杂志,那时《史墙盘》刚刚在《文物》上得以发表,我就反复地摹习那200多字的铭文,没想到恰好考了这道题,真乃天助我也。考场设在兰州民族大学,考生不足十人。监考老师是张彤霞、常又明老师。我在考场上请求两件事:一问能否吸烟,常老师慨允,看我捻烟头费事,还在那临时烟灰缸里倒了些水;二因尿频问能否上厕所,此事得张老师同意。这两个无理要求的人性化答案真令人感动不已。拖家带口的人上学并非易事。我考上研究生那年,长子磊儿六岁,已患肾病综合症四年,次子淼儿方二岁。将这重负交给担任教师的妻子一人何堪承荷!于是,我给济南的大姐发了封电报,商请大姐为代养淼儿,大姐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一直代为哺子八年,而且大姐把每月收到的那点哺养费存起来,一直到淼儿考上清华那年又还归为侄儿学资。像这样的恩情又怎么还报得了呢!我想,在每个研究生的征途上都会有许多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着人情味,充满着中国自古以来重学的传统。当然,应该不能忘了邓小平,是他老人家的方针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的家庭成分,改变了我的命运。应该说,自197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读研究生起,我才真正开始了美术史论的研究生涯。美术史系系主任金维诺先生亲自做班主任,并从版画系请来王琦先生担任我的指导教师。
《当代美术批评视野:批评与我》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无
很好的书,我们学校图书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