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全2册)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 人民美术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人民美术  

作者: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  

页数:

全2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共收录104件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我国众多艺术家数年的心血,呈现了当前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佳水平。为全面呈现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过程,展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作品集》采用了较为特殊的编制体例——每件作品有6个页面的展示空间,其中4个页面用来呈现作品的全貌、精彩局部,展现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精妙的艺术构思;另外2个页面用来呈现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包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提供的作品历史背景说明,作品小稿、草图及创作场景的展示,艺术家创作手记、创作访谈。该作品集不仅具有极强的欣赏性和可读性,而且展现了艺术家迥然不同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特色,具有严谨的文献性和学术性。《作品集》尽可能地呈现创作的历程和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充分实现其学术功能、文献功能、教育功能等社会功能;同时,其装帧设计乃至印刷装订也是精益求精,体现能够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相匹配的艺术性和高品位,本身也堪称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俱佳的精品图书。

书籍目录


前言
虎门销烟(中国画)
创作纪程
金田起义(油画)
创作纪程
圆明园劫难(油画)
创作纪程
红孜抗英(雕塑)
创作纪程
洋务运动·留美幼童(中国画)
创作纪程
江南制造局(油画)
创作纪程
阿里山的抗日斗争(油画)
创作纪程
公车上书(中国画)
创作纪程
戊戌六君子祭(油画)
创作纪程
义和团血战廊坊(中国画)
创作纪程
蔡元培与光复会(油画)
创作纪程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雕塑)
创作纪程
武昌起义(中国画)
创作纪程
溥仪出宫·民国十三年(中国画)
创作纪程
开创共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油画)
创作纪程
陈独秀与《新青年》(中国画)
创作纪程
鲁迅在上海(油画)
创作纪程
五四运动(中国画)
创作纪程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油画)
创作纪程
二七风暴(中国画)
创作纪程
京汉铁路大罢工(雕塑)
创作纪程
国共合作——1924·广州(中国画)
创作纪程
1924·黄埔军校(油画)
创作纪程
五卅惨案(中国画)
创作纪程
北伐(中国画)
创作纪程
李大钊就义(雕塑)
创作纪程
南昌起义(中国画)
创作纪程
会师井冈——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国画)
创作纪程
刑场上的婚礼(中国画)
创作纪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中国画)
创作纪程
东北抗联(中国画)
创作纪程
关东魂(雕塑)
创作纪程
长征(油画)
创作纪程
红军长征的将军们(雕塑)
创作纪程
彝海结盟(雕塑)
创作纪程
湘江·1934(油画)
创作纪程
遵义之春
创作纪程
方志敏——1935.1.29(油画)
创作纪程
热血“一二·九”(中国画)
创作纪程
七君子(雕塑)
创作纪程
风云儿女(油画)
创作纪程
义勇军进行曲(油画)
创作纪程
聂耳(雕塑)
创作纪程
平民教育陶行知(雕塑)
创作纪程
七七事变·卢沟桥(油画)
创作纪程
平型关大捷(油画)
创作纪程
淞沪抗战——十九路军(油画)
创作纪程
1937.12·南京(油画)
创作纪程
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中国画)
创作纪程
吕梁巾帼(油画)
创作纪程
血战台儿庄(油画)
创作纪程

……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大事记
艺术家简介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圆明园劫难》创作谈 创作构思 2005年冬又去了一次圆明园,十余年没来了,这个废墟之大,还是令我惊讶。我收集了许多关于圆明园的书籍,只可惜图片资料太少了,只有1890年前后的一些废墟的照片,但比今天的残景还是完整得多。如此大的园林我从何入手呀!我努力回想最初想画圆明园时的冲动,脑海中闪过的却是一些欧洲古典历史画,如格列科的《梅杜萨之筏》、布留洛夫的《庞贝城的末日》、苏里科夫的《禁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德拉克洛瓦的《西亚岛的屠杀》等等。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冲突性极强的、典型的戏剧化场面表现重大的悲剧式的历史事件,而主角是事件中的人群。 《圆明园劫难》的主角当然是英法联军,在他们残暴和野蛮的行径中圆明园灰飞烟灭了。然而此画就仅表现他们的残暴吗?似乎不够。我翻开历史,火烧圆明园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个缩影,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一个典型悲惨事件。清军在海战海防线上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英法联军在迫近北京的八里台时仅有8000人,只用了几乎零伤亡的代价,就让号称10万大军的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刀枪与子弹的较量,科技实力与现代化意识的落后,使多少中国壮士白白丧命,这是中华民族落后其时代的必然结果。但是中国的壮士并不是不英勇,在查阅历史资料的过程中,在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一刻,二十几个智勇太监以卯击石的抵抗可歌可泣,却又可悲可叹。想到这里,我意识到我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悲剧冲突情节,用二十几个智勇太监的抗击情节,代表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无畏精神和悲惨结局,它将和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烧抢一样成为画面的一个中心。 八里台之战后,咸丰皇帝立刻逃走了,而深受其害的是普通民众,英法联军一路烧杀奸淫,抢掠了许多村落。这些历史甚至在法国史学家伯纳•布立赛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中都有大量的记载。火烧圆明园时,园中实际上还有很多宫女,可她们的境遇在史书上却很少记载,我只在文献中看到有几百个宫女躲在园中,随大火香消玉碎。史书中写道:是大火将她们的哭喊求救声覆没了,以至英军没有发现她们。这段记载我很怀疑,我想这里可能有很多悲惨的故事,被英法联军和清政府掩盖了。也许是这些低等宫女遭到了先奸后杀的命运,也许是她们受辱后怕有辱清宫的体面,自杀或被清廷诛灭。但无论事实到底如何,我想这些下等的宫女在这个巨大灾难中的命运,代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受到外强凌辱时,最广大民众的凄惨命运。因此我在第一稿中就在黄金分割之处,安排了一死一惊的两个宫女,她们不整的衣衫暗示了被蹂躏的经历,是整个民族在面对浩劫时,广大底层民众悲惨命运的象征。这一情节成为这幅画面的视觉中心。 在几稿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我用中国勇士的抵抗加强了戏剧化的冲突性,用一惊一死的两个宫女强化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但英法联军的烧抢部分却总是感到画得分量不足。为此我又重读史料,查找圆明园流失海外的各种文物,发现在彻底烧毁圆明园之前,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文物持续地抢掠了两周之久,在抢掠之后大批带不走的文物被毁掉。为了解决分赃不均的问题,他们竟然在中国皇宫肆无忌惮地组织起大规模的拍卖。这些流落到以英法为主的西方列强的文物,其价值在今天已无法估量,仅圆明园大水法十二生肖被砍下的几尊兽头,这几年法国的拍卖行就竟标出了从几百万到几千万欧元的天价。英法等列强对中国人欠下的债,我们不应该遗忘。然而要表现这一抢掠的场面,我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中国的文物虽然珍贵,但体积大部分不大,在画面中的视觉效果中很容易被忽略,我不得不采用夸张其体量,选取较大的和有代表性的文物来渲染画面的气氛。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在收集的几千张文物图片中,锁定了大青花瓷瓶、十二生肖兽头中的七尊、大金龟、皇帝屏风、古典家具、石雕佛像、《女史箴图》等。为了画面的需要,我将许多文物尺寸进行了夸张化处理。 构图内容与手法 基本构思有了蒙咙的想法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构图,而落实构图并不仅仅是画几根构图线或安排好几个抽象色块,它必须逐步落实到具体的内容,所以构图与内容表现密不可分。这一过程我反复进行了两年,先后完成了十几稿,并绘制了许多素描局部,直到上画布后还在调整人物的大小和动态比例。 在构图上我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其一,我采用了一种将多个时间段和多个空间中所发生的事件凝聚在一个类似舞台的窄小的平面空间中,我称之为“多维时空戏剧场景式构图”的构图方式,比如英法联军入园时遭到中国勇士的抵抗、宫女受辱、抢夺文物、烧毁圆明园,这些事件是发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范围内,我将其安排在一个时空中,这里是时间的凝聚;而射击的英法联军和中国勇士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如此近,他们中间更不可能隔着两个宫女,这里是空间的压缩。在达一构图过程中我吸收了许多中外壁画中多维空间的理念,同时又将它们凝聚在一个貌似合理的空间中。 其二,我大量利用古典大型绘画中常用的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构图以及x线表现纷乱冲突场景,比如从战马到射击的英法联军到宫女再到中国勇士,形成了画面主体的倒三角亮带;又比如两宫女以及地面绸布的外轮廓线形成了正三角形组群;而抢大瓶的三个士兵形成一组典型的x形交插组群;就连建筑的透视线我也精心将其归纳到这组交插放射线之中,所有透视线的透视交点(视点)正在宫女的头饰上。通过这些线,画面的视觉中心被突出了,爆炸式画面张力被加强了。 其三,我将人物景物分组处理,尽量把非常复杂的内容安排得乱而有序。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每组人物更符合大构图的需要,我进行了多次的改动,比如中国勇士部分,我最初的稿子只强调了其向前伸出的手势,而最后的稿子中向后倾倒的构图线已经成为这组人的主要运动线。此外,跪着的宫女也从最初俯身向下改为抬手后伸。 在列宾美院梅尔尼科夫工作室学习时,梅老说:在进行创作构图时一定要先色块,后形象和内容,也就是说,内容一定要符合构图的需要,要符合黑白和色彩构成的需要。既然构图优先的原则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为此我需要反复改动人物的动态与组合,就无法采用今天美术界在创作历史画时常用的手法——大规模摆拍,而是采用了古典大型历史画的创作方法和程序。


编辑推荐

编者力图使《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套装共2册)》成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纸上展览馆。作为国家组织实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吸引和凝聚了我国当代美术界具有创作实力的优秀艺术家,他们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深切感怀重大历史题材中蕴含的博大深厚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把对于文化使命的思考和对精神品格的追求,贯注在对历史风云、民族精神与中国文化气派的表达中,以匠心独运的构思、潜心创作的艺术态度和精湛的美术造型语言,创作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丹青史诗,在艺术精神境界的开拓和艺术风格语言的探索上达到了新的时代高度。在这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将永久陈列,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丹青史诗将彪炳千秋,中华民族百年来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将永放光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全2册) PDF格式下载



此套书对于从事绘画工作和普通大众都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作品多是当代的精品创作,并配有创作解读,能够使读者更深入的解读绘画作品。这本书上的作品涵盖的内容都很复杂,值得细细玩味。书籍装订、印刷精美,一套精品书


宝贝真心不错!!!值得买


包装完美,气势宏大,内容完美的一本书籍,值得珍藏! 我爸爸如是说,很喜欢~ 亚马逊包装送货都很到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