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春日景和

吴斌 编 吴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09出版)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吴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

吴斌 编  

页数:

59  

内容概要

  自从人物和故事进入歌、舞、乐,便开始孕育出了“戏”的“胚胎”。十二世纪的宋代,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戏剧艺术。早期戏剧的伴奏乐器主要用笛、鼓、板、锣等。元代中后期,北方的七声音阶与南戏的五声音阶逐渐融为一体,为其后昆腔的兴起奠定了基调。其时,南戏日趋兴盛,杂剧渐趋衰微,形成了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戏剧音乐在表情、音色、音区、音响等方面均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最明显的标志是作曲家的作用加强了,演员、琴师的创腔因素减弱了。在音乐结构方面,从传统戏剧的单一板式走向成套唱腔板式的创新。

书籍目录

乐颂国风飞花点翠舞影氍毹小开门傍妆台新八岔八板柳摇金春日景和哪吒令春来鹧鸪天山坡羊寄生草乱云飞京调夜深沉春闺梦紫禁城《京风》第一乐章琴韵贵妃吟虞美人(组曲)楚汉争散愁情闻楚歌虞姬恨

章节摘录

插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戏剧音乐在表情、音色、音区、音响等方面均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最明显的标志是作曲家的作用加强了,演员、琴师的创腔因素减弱了。在音乐结构方面,从传统戏剧的单一板式走向成套唱腔板式的创新。在幕前曲与背景音乐的创作方面,也从过去套用传统曲牌的手法走向独立成章的器乐曲的创作。如《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的前奏曲、《红灯记·伏击歼灭》的幕间曲、《龙江颂·丰收凯歌》的幕间曲、《杜鹃山·飞渡云堑》的舞蹈音乐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新的探索与尝试以及现代作曲技法及表现手段,为中国戏剧音乐及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等,后来“脱胎换骨”变身为立体化、交响化的大型音乐会作品。现代戏剧音乐,从传统的演员、琴师、鼓师共同进行“音乐设计”的创作模式,已经转化成作曲家作曲,演员和乐队进行二度创作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创作模式。现代戏剧音乐创作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态势。戏剧音乐走向音乐厅、走上影视作品等多维空间。中国戏剧蕴藏的丰厚音乐资源,为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


编辑推荐

《春日景和.伟大的音乐·国韵华章(戏剧音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春日景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