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漂泊

老威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9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

老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漂泊》是近年来最有意思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原生态的采访记录,作者名之曰“边缘人采访录”。而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些“问题”的。书中的几十个人物,表面上看确实都是社会的“边缘人”,但在更本质的意义上,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正是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座,构成了坚韧的、沉默的、卑微的中国“人民”。“主流”与“边缘”是一组对立的概念。按照我的理解,
“主流”是少数,而“边缘”却是多数。所以,这本书的副题与其叫“边缘人采访录”,不如叫“中国底层社会的真相”。
被采访的主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从杀手、神医到乞丐、酒鬼,从卖笑小姐、买欢客人到流浪画家、民间艺人……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不熟悉却又似乎很熟悉的世界。主人公也许离我们很遥远,也许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表达在我们听来,也许如同天外来客,也许如同家常便饭。他们或者愚不可及,或者绝顶聪明,或者年轻得像一张白纸,或者饱经沧桑像一颗老姜。当90年代的知识分子们悠闲地坐在咖啡馆里醉眼蒙 地看着玻璃窗外的灯红酒绿时,80年代名噪一时的诗人廖亦武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民间、走向底层,集数年之心血完成了这部“中国新闻史上从未有过的采访”。我想,这本书的作者不仅是廖亦武(老威)一个,而是他与采访者们共同用心灵完成的。
《漂泊》中很大一部分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他们只不过苟延残喘到了“这个时代”而已,他们的意义更多的是“文献学”和“考古学”上的。而我更加关注的是那些直接参与和创造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表达。例如,所谓的“三陪小姐 ”,她们当然是“边缘人”,但从人数上看,她们已有数百万、上千万之众,绝非“一小撮”。而我们对她们除了蔑视以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态度。因此,我很敬佩采访者对她们的关注———她们与我们一样,是可怜又可悲的“人”。倾听她们的声音,比起飞天玄妄地在书本上谈论“自由”来,才是真正地向“自由” 表达敬意。书中有一位“三陪小姐”坦率地说:“我没文化,更没本事,大道理讲不出来,只希望平平安安度日,多挣些钱。”在谈到未来时,她说:“最理想的是在陌生的地方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那么我一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现在医学发达,要变成纯情少女容易。”看一个人如何理解“小姐”,就可以看出他(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有道德至上主义者的方式,有实用主义者的方式,也有人本主义者的方式。我能够感受到,老威采取的是后者。对于这样一些本真的表达,我们用不着进行任何价值评判和理论分析———我们面对的是生活本身。
时下,知识界津津有味地谈论关于后现代、后殖民、国学、全球资本主义等等宏大的话题。我毫无兴趣,因为这些大而无当的话题与特定时空中的“中国”无关。这些文章是夹杂着英文的方块字,印在苍白的纸上。相反,我愿意对老威的选择和实践表示衷心的敬意。这一“非新闻”甚至是“反新闻”式的记录,因为真实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在这个时代,写诗是一件过于奢侈的事情,所以天赋极高的廖亦武放弃了写诗。然而,这些底层民众充满悖谬的、最清晰却又最含混的表达,却在另一个意义上接近了诗歌。

作者简介

作者老威,原名廖亦武,前四川著名先锋诗人,自1989后,此君命运突变,生活坎坷,曾被送入精神病院,又曾流落底层,以吹萧卖艺度日。
他以访谈形式,采访社会边缘人物,对白晓畅、文风朴实,尤其能直面现实,是真正的“实话实说”,其中一些底层人物,命运曲折,而颇具戏剧性,让人掩卷长叹,叹大时代中底层人物的无奈人生棋局,叹湮埋于民间的大哲理与智慧。从文字跨度及人物类型看,作者积十年之功,交游各类底层人物,苦心孤诣,白描一幅底层图谱,在惯于歌舞升平、阳春白雪的当今图书界,实在是不可多得。此书不足,个别篇什文字上仍存斧凿印痕,但瑕不掩瑜,总体而论,老威文字一流,文中人物语言俚俗而富生气,读来有滋味。
顺便提提,有传言称此《中国低层访谈录》一书已经被禁,上半年《南方周末》整肃据闻与此书及老威有关。此书原有不完全本《漂泊——中国边缘人采访录》(电影出版社),此本中篇章倒都是精华,可惜不全,如《食客迟福》、《打工仔赵二》、《乡村教师黄志远》等好文未收录。

书籍目录

古琴大师王峪/酒鬼高马/圆明园过客王孙/街头瞎子张无名/杀手赵苗苗/遗体整容师张道陵/吹鼓手兼嚎丧者李长庚/亡诗人海子邻居孙文/北就混混周二黄/三陪王小姐/愤世嫉俗者赵大虎/被抢劫者余桂生/梦游者之妻黎英/老右派冯中慈/老地主周树德/老知青廖大矛/演员高洋/老军人廖恩泽/主编罗吉/算命先生孙庆天/民间艺人任唤琴/乞丐王/流浪儿/边缘学者洪声/床下作家汪建辉/朝圣者旺吉/招魂术亲历者何老东/川西神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漂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