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戏曲文化

周育德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

周育德  

页数:

38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时髦的话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或者说它是一个“场”,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国戏曲的体态与风姿,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民俗、中国伦理、中国艺术、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都发生层次深浅不同的各种联系。因此,研究中国戏曲必须作多学科的开掘,对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作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窥察到中国戏曲的奥秘。这便是把中国戏曲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的原因。  《中国戏曲文化》自然会涉及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涉及描述与解释的方法。

作者简介

周育德,汉族,1938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城。196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多年来从事戏曲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担任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出版过《中国戏曲文化》、《汤显祖论稿》、《昆曲与明清社会》、《周育德戏曲论集》等论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过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及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抢救保护扶植昆曲工程优秀理论工作者奖。

书籍目录

绪论壹 源头编 一 先行者的发现 (一)娱神说 (二)娱入说 (三)古乐舞说 (四)傀儡说 (五)外来说 (六)词变说 (七)综合说 二 戏曲文化与“大—统”思维传统 三 巫与优的戏曲文化贡献 (一)巫与戏 (二)优与戏 四 戏曲文化的孕育和形成 (一)“大—统”的“百戏”与戏曲胚胎 1.秦、汉时代的文化氛围 2.秦、汉歌舞与百戏 3.《西京赋》中的戏曲胚胎 (二)戏曲文化雏形的诞生 1.从歌舞到歌舞戏 2.从俳优杂说到参军戏 3.从木偶到傀儡戏 4.从讲唱到“准剧本” 5.“丝绸之路”的戏曲遗踪 五 戏曲艺术的独立 (一)开放性的两宋都市 (二)繁荣的都市文化娱乐 (三)杂剧的独立 1.百戏乐舞的戏曲化 2.绚烂的两宋说唱 3.教坊十三部惟以杂剧为正色贰 剧种编 ……叁 文学编肆 演出编一个简单的结尾附言

章节摘录

  三 巫与优的戏曲文化贡献  (一)巫与戏  在我们谈论乐舞与戏曲文化的关系时,便不能不注意古代乐舞的专家--巫。  巫来源于人类的无知,同时也来源于人类对无知的反抗和对有知的渴求。  在人兽共存的林莽之中,我们的祖先以发达的智力傲然于他类动物,把“自我”当作天地万物之中心。 “人为万物之灵”的优越感,引发出人与天地并列的“三才”观念,引发出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但是,史前人类的实际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原始初民脱离了动物界,同时也便陷入无边的苦恼。在“智不能及,明不能见”的幼稚和愚昧中,产生了原始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对大自然(神)的信仰和对人的灵魂(鬼)的信仰。  中国先民关于“神”的观念产生得很早。大自然中的日、月、星、云、风、雨、雷、电、雾,以及大地、动物、植物,凡是与人有关的事物,都曾被当作“神”来崇拜。  中国先民关于“鬼”的观念起源也很早,可直溯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时代。  中国先民在智力的无可奈何中,对鬼神采取了两种态度:一是敬畏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向神灵拜祷,以求借助神力,这就是原始宗教;一是幻想控制鬼神,幻想能调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控制和影响鬼神,这便是原始的巫术。由于人们对鬼神的认识经常处于一种混乱而不稳定的状态,所以时而崇拜鬼神,时而又想控制鬼神。  ……


编辑推荐

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时髦的话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或者说它是一个“场”,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中国戏曲的体态与风姿,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民俗、中国伦理、中国艺术、中国政治、中国经济等,都发生层次深浅不同的各种联系。因此,研究中国戏曲必须作多学科的开掘,对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作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才能窥察到中国戏曲的奥秘。这便是把中国戏曲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的原因。 周育德所著的《中国戏曲文化》涉及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涉及描述与解释的方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戏曲文化 PDF格式下载



不知道怎么上传照片书上布满了擦不掉的灰尘和划痕特别难过


很好,很厚实的一本书,容量大啊。纸质也很好,还有插图。实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