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

陈征平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作者:

陈征平  

页数:

396  

字数:

290000  

内容概要

云南虽然在中国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西南边陲省份,也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内陆地区,但是云南的工业化不仅别具特色,而且在整个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并非无足轻重。作为中国西南重要腹地之一的云南,它的发展变化对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的演变常常具有不容忽略的影响。如作者所揭示,首先,云南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与太平天国革命同期,也曾发生过以杜文秀为首、以回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规模少数民族起义运动;1911年为了响应武昌起义,在蔡锷、唐继尧等人的领导下举行过著名的“重九起义”,此距武昌起义仪相隔20天;并且,云南还是全国“倒袁”护国运动首先发起的省份。1937年的抗日救亡战争中,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成为全国抗战物资供给的重要运输通道,而且在沿海企业与高等院校内迁的基础上,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其次,云南在早期工业化的启动与发展方面,与沿海地区相比,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如云南早期工业化的起步,由于没有沿海地区商品贸易集散地与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条件,只能以技术引进为依据,并以近代新式交通的出现为其发生社会转型的前提;由于地区资源条件的差异,云南近代工业化发展不以加工工业为主,而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由于云南多山的地形条件,不仅使近代交通的改善程度决定了云南早期工业化的发展,而且交通也只能以陆路为主,不同于沿海地区交通发展水运具有的重要地位的情况。由此,云南早期工业化的特点必然是前期投入起点高、投资回收期长;资源蕴藏量勘估风险大,资金投入定向性强,对外资吸引力弱,以及整体运动迟滞等。当然,云南近代的工业化,尽管存在各种困难,但毕竟迈开了蹒跚的步伐。因而,深入细致地考察和分析云南早期工业化启动的特殊背景和发展进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了解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曲折和艰难,同时也不难看出近代工业化对内陆省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书正是通过翔实的资料,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为后来的研究者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工业化问题于近代中国的提出及其理论回顾 三、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构架第二章 云南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一、工业化理论的一般历史前 二、1840年前后云南社会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 三、1840年前后云南商品经济与市场发育状况 四、1840年前后云南区域资本积累能力及流向第三章 云南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契机——近代交通条件的两次重大变迁 一、191O年滇越铁路的建成通车与云南早期工业化的起步 二、30年代末期现代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对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三、1940年前后云南工业化特点评析 四、从经济增长曲线考察云南现代交通与云南早期工业化的关联性第四章 云南早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矿业的工业化进程及特征 一、政府主导型是云南矿业早期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二、近代矿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云南矿业早期工业化发展的扩散效应第五章 政府力量在云南早期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及特点 一、工业化初期不同历史条件下政府作用的特点 二、云南早期工业化中的政府行为抉择 三、自上而下的云南早期工业化的开拓者——缪云台及其历史功绩第六章 商人力量在云南早期工业化中的作用以及官商互动 一、云南商会——一种自主选择与政府倡导相结合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 二、商会在云南早期工业化中的作用 三、近代云南商会于官商互动中的形变轨迹结语参考文献目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