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石川从影史

刘思平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5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刘思平  

页数:

25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张石川(1890~1953)系中国电影拓荒者。他集编剧、导演、制片人与投资人于一身,是中国早期电影著名企业家和艺术家、民营商业电影先驱,毕生拍片150余部(集),无论从哪一方面言,都理应在中国电影史占有一席之地。但对其研究专著,长期阙如。《张石川从影史》不仅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以其翔实的史料、全面系统的叙述,介绍了张石川毕生从影历史,为张石川研究作了可贵的基奠;且勾勒出20~50年代初中国电影概貌,以及影人名人轶事。  全书行文朴实恰切,颇具知识性、可读性。不惟影视工作者可从中取得借鉴,广大读者亦可获得裨益。

作者简介

  刘思平,1940年11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1962年从北京艺术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京剧团任导演。曾参加《山城旭日》、《海港》、《杜鹃山》等戏的导演工作。还曾导演话剧《枫树湾》、《补课》。1976年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从事电影研究工作,著有《鲁迅与电影》一书和若干影评。为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主持拍摄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小龙和小丽》。1984年划归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著有《电影基础理论》,编辑了《我与孙悟空》、《夏衍的电影道路》等书,以及影评,理论文章。导演专题片《万氏兄弟与美术片》、《一代影后——阮玲玉》、《夏衍的电影道路》、电视连续剧《硅化木》(获煤炭部“乌金奖”)、《审判》等剧。

书籍目录

不该忽视,更不能忘却序《张石川从影史》动荡时代初涉影坛循序渐进《黑籍冤魂》彷徨生路“明星”升起方针抉择“孤儿救祖一石激浪波浪起伏火红年代影海情谊有声仙境跌人低谷抗日烽火左翼加盟崭新历程赣南保友劈波斩浪喜忧参半痛失良友革新图强“明星”陨落“孤岛”奋争“老板”马仔铁蹄求生战后磨难新生遗憾后记附录:张石川年表张石川所著文章自我导演以来传声筒里哭正秋老哥重摄《空谷兰》经过革新之话转瞬一年

章节摘录

  这部影片由郑正秋编剧,卡尔·葛里高雷(CarlGregory)摄影,郑鹧鸪、严仲英等人主演,于1923年1月26日,在上海夏令配克影戏院首映。  《张欣生》(又名《报应昭彰》)是郑正秋根据上海文明戏改编的。拍这部影片前,上海发生一洋行职员阎瑞生为夺妓女王莲英的钱财,将其杀死的图财害命案件。此案轰动整个上海。上海新舞台将此案件改编成文明戏,深受欢迎。阎瑞生的朋友陈寿芝、施彬元、邵鹏等人见此能赚钱,于是成立了“中国影戏研究社”,将此案件拍成影片《枪毙阎瑞生》,他自演阎瑞生,请了王莲英的同伴饰演王莲英。影片上映后,大赚其钱。张石川见状心动,将谋财杀父的张欣生案件也搬上了银幕。由于“片中记述了各种残酷的行为,并用绞杀及蒸骨验尸等骇人听闻的场面来刺激观众”①。观众极为反感,“尤觉惨无人道,不忍逼视”②。最后,连政府当局都不能忍受,下令禁止放映了。  这部影片由郑正秋编剧,张伟涛摄影,郑鹧鸪、王献斋等人主演,于1923年2月22日,在上海恩派亚影戏院首演。  张石川在拍摄这几部影片时,遇到了如资金、技术、设备等各个方面的种种困难。片子上映后,也没有取得营业上的盈余,友人们劝他不要再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业,甚至于有人以高薪请他去洋行当买办,他都没有动摇从事电影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摄制《张欣生》一片时,竞把夫人何秀君的金银首饰拿出来押做公司的佣金。他为了拍片,竟脱下身上穿的狐裘大衣去典当,换取胶片。对电影事业的痴迷,使张石川已经达到忘我的地步。  张石川在“明星影片公司”创立开始拍片时,感到“工作的进行,正如是月黑天昏的夜行者一样,在暗中摸索前进。作品多起来,观众多起来,自己迫切地感得技术和智能的修养的必要了;可是事实上连可供参考的书籍也很难得,凑巧,有一位美国科仑比亚大学的电影教授格雷先生,在中国旅行,他的游踪竟光临了明星公司。我非常惊喜,像在黑夜中发见了一粒星星,于是向他请教了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他很热心,送了我许多他自己关于电影学识的著作,还指示了我们摄影洗片等等的工作。当时拍电影的剧本,我们苦于没有前例可寻,便自己杜撰了一种格式;趁机会也请教了格雷先生,却出乎意料,他说好莱坞所用的剧本格式也和我们差不多”①。张石川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向同行学习,向自己所不熟悉,但又非常热爱的事业目标不断地进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张石川从影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