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启示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 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 编  

页数:

621  

Tag标签:

无  

前言

10月19日,当《建国大业》票房突破四个亿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撼,它所创造的票房奇迹一次又一次突破了期待者的期待值,它所制造的飓风效应一浪接一浪地调动起观赏者的观赏渴望。因此,在创作、营销、发行人员为四个亿欢欣鼓舞之际,在观众为之惊叹之时,我陷入沉思。为什么《建国大业》会成为一个奇迹,一个事件,一个风云,一个浪潮?它的成功之道在哪里?它是否具有可效仿性?它暗示着中国电影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动向?它是否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剖析作为一个现象的《建国大业》,因为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一部电影,一个产业,而成为一种值得为之思考、为之研究的现象。它引起国家领导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赞不绝口,业界和学界兴奋不已。

内容概要

《建国大业》从创意制作到发行放映的整个运作,对今后的电影实践有很多启示和借鉴意义,这一点也是本书编著者的出版主旨和期望。本书通过影片的研究报告、艺术档案、宣传营销档案、发行放映档案、媒体资讯等等方面,向大家呈现了一部影片丰富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成果。这既是理论研究对电影产业发展最新动向的及时跟进,也为之后更多层次和角度的电影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书籍目录

序言一 看“建国大业”思电影发展序言二 揭开新十年的序幕剖析:现象与经验 《建国大业》启示录 站在产业的起点上——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谈《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国家合法性的庄严表达 政治诉求的现代表达——从“《建国大业》现象”说起 “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 《建国大业》与群星贺节片 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奇迹——《建国大业》影片策划营销发行放映分析 中国主流大片的重要突破——电影《建国大业》研讨会综述 树立主流电影新标杆——电影《建国大业》座谈会综述解密一:创作自述 我们·追寻 《建国大业》导演感言 《建国大业》从这里起步——编剧散记 《建国大业》剧本这样诞生 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建国大业》摄影创作记 用主流审美意识再现一个时代——《建国大业》美术设计感悟 《建国大业》声音设计采用商业大片之最高配置 回到人性关怀的起点——专访《建国大业》作曲舒楠 主演采访——唐国强、张国立、陈坤、王学圻、刘劲、许晴、邬君梅解密二:从剧本到电影 《建国大业》电影文学剧本 《建国大业》摄制剧本 《建国大业》导演工作台本 《建国大业》完成台本解密三:运作策略 “天”助《建国大业》大业焉有不成 回到电影本身——专访《建国大业》制片人赵海城 打造中国电影的营销品牌 《建国大业》营销发行档案:(一)营销 中影集团《建国大业》宣传方案 中影集团《建国大业》不同时期的新闻通稿 中影集团《建国大业》招商方案 中影集团《建国大业》院线演示方案 中影星美院线宣传方案 《建国大业》营销发行档案:(二)发行 中影集团《建国大业》发行计划书 《建国大业》发行日志 《建国大业》发行简报 《建国大业》发行感言 《建国大业》发行大事记 《建国大业》市场调查影响:媒体评论与资讯 国内媒体评论 外国同行及媒体评论 媒体资讯 《中国电影报》报道专辑附录1:影片详细信息附录2:数据统计后记

章节摘录

在献礼片创作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指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业绩、工作和生活经历,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决策过程的电影。1978年,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大河奔流》里,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首次被搬上银幕。其后,《西安事变》、《孙中山》、《陈毅市长》等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产生了广泛影响。1987年,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由中宣部和广电部共同领导,具体领导工作由广电部负责,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进行宏观规划,统一协调,从选题确定、剧本审查到影片立项、成片审查都制订了一套专门的程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总是和“纪念”连在一起,通常在建党、建国、建军的十周年庆典、重大人物的诞辰纪念日、重大事件的十周年纪念日等,都会出现一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小高潮,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影片:《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大决战》、《周恩来》、《开天辟地》、《邓小平》、《毛泽东去安源》、《太行山上》、《八月一日》……客观地说,除了一些经典影片外,相当一部分献礼片的市场表现及票房难以尽如人意,被人讥讽为“既不叫好也不卖座”。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党政宣传部门和国有影视企业所受到的重视与关注,与电影市场、观众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这可以用“两高”“两低”来概括:“两高”是首映式规格高,出席嘉宾职位高。几乎大多数重大题材影片的首映式都选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而嘉宾里来几个部长级的人物是比较普遍的。“两低”就是除少数作品外,观众关注度低、票房低。经常是当盛大的首映式结束,领导讲话完毕,当天的媒体上如出一辙的新闻通稿一发,就万事大吉、大功告成。很少有人去关心影片最终卖了多少拷贝,放了多少场,有多少观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究竟如何。人物脸谱化、审美单一化、叙事模式化,使得广大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可以说,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内的献礼片创作到了一个临界点,夸张一点说,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后记

2009年9月上旬,《建国大业》正式上映前,应导演韩三平邀请在中影集团内部放映室观看了影片。看的时候我都不敢离开座位,足见影片的精彩。两个小时后,我自己在心里预测该片将获得近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以后我问过很多业内人士,请他们预测影片的国内票房,有一次我还请一位业内人士将众人的预测记录下来,等落片后来对照,一定会很有意思。一个多月后,该片获得超过4亿元票房,我为我的预测而暗喜。全国都知道了这部影片是一个传奇。早在影片公映刚5天,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电影的副局长张丕民同志就发短信给我:“《建国大业》的经验很值得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课题,资料馆可从创作、制作、宣发到放映等方面认真研究一下。”在中宣部文艺局和广电总局电影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与中影集团联合举办了两次《建国大业》的研讨会。同时,在童刚局长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着手编辑这本剖析影片经验与启示、解密影片创作和运作档案的学术著作。


编辑推荐

《启示:建国大业解密与剖析》是一部影片的启示录。《启示:建国大业解密与剖析》记录了一部影片的诞生。它是时代的脉搏;它是历史的回响;它是市场的号角;它是文化的记忆!它是集主创、宣传、发行放映、研究、媒体之合力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启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