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记忆心理学

鲁忠义,杜建政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

鲁忠义,杜建政  

页数:

394  

字数:

39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记忆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与其他心理活动紧密相关;记忆连接着人们的心理世界的过去,是个体生活的基本技能。本书在大量总结中外关于记忆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并阐述了记忆的有关理论和特点,如记忆的结构与过程的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工作记忆、内隐记忆、元记忆、记忆错觉的有关理论和研究热点等。

作者简介

鲁忠义,1955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教育学硕士。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专著《语篇理解研究》获河北省第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思潮下的记忆研究第二章 记忆的结构与过程 第一节 两种记忆说 第二节 多贮存模型 第三节 加工水平第三章 感觉记忆 第一节 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性质及其种类 第二节 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 第三节 感觉记忆的加工模型第四章 短时记忆 第一节 短时记忆概述 第二节 短时记忆的容量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编码 第四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第五节 短时记忆的遗忘第五章 长时记忆 第一节 长时记忆的类型 第二节 长时记忆的信息代码 第三节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第四节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和提取 第五节 图式在记忆中的作用第六章 学习和记忆的联结主义取向 第一节 联结主义理论概述  第二节 知识的并行分布加工 第三节 语义记忆的联结模型第七章 工作记忆 第一节 工作记忆概述 第二节 语音回路 第三节 视空间模板 第四节 中央执行系统 第五节 长时工作记忆 第六节 工作记忆与语言理解第八章 内隐记忆 第一节 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及方法演进 第二节 内隐记忆的理论建构第九章 元记忆 第一节 元记忆的概念界定及有关理论 第二节 元记忆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元记忆研究的几个热点第十章 记忆错觉 第一节 记忆错觉的早期研究 第二节 当前记忆错觉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第三节 有关记忆错觉的一些理论探索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思潮下的记忆研究  1956年,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发表的两篇论文:《人类记忆与信息储存》(Human Memory and the Storage of Information)和《神奇的数字7+2: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使人类记忆的研究产生了根本变革。米勒认为,外界某种形式的信息被我们接受,在内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转换和表征。米勒为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记忆铺平了道路,并引导了其后40年的记忆研究。在信息加工理论指导下的记忆研究,从早期的记忆容量研究,一直发展到现今对记忆的各个方面的研究。  一、记忆结构问题  艾宾浩斯研究的记忆是所谓的长时记忆,他尚未对记忆的结构提出明确的看法,没有区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依据内省的经验,提出了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和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  20世纪60年代,沃和诺曼(N.C.Waugh&D.A.Norman)借用詹姆斯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个术语,但用新的实验数据强化了詹姆斯的观念。在他们1965年发表的关于初级记忆的论文中提出了两种记忆说。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由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初级记忆就是所谓的短时记忆,次级记忆即长时记忆。这两种记忆在机能上是有差异的。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可长期存储大量信息的信息库。信息经过感觉道首先进入短时记忆,在这里信息可短暂地保持15~30秒,但经过复述,它可以在记忆中继续保持下去,而且还可以通过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记忆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本书的模型挺多,有相当难度,对于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