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王振宇 王振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王振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

王振宇  

页数:

34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修订版)》论述了现代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的七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发展观点。介绍全面,论述准确、深入,评析的观点客观。全书体系完整、选村得当,做到了理论深度与广度的统一。

作者简介

王振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学前儿童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聪明宝宝100问》(台湾世一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养育心理健康宝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学术信念是: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

书籍目录

序理论是学科建设的灵魂 第一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发展理论 一、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二、关于发展理论 (一)什么是理论 (二)什么是发展 (三)什么是发展理论 (四)发展理论的作用 (五)发展理论的分类 (六)发展理论的主题 第二章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格塞尔略传 三、格塞尔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遗传决定的重要性 (二)发展的性质 (三)发展的原则 (四)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 (五)育儿观念 四、对格塞尔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二)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三章知觉学习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吉布森略传 三、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二)刺激中信息的分化 (三)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四)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 (五)知觉发展的机制 四、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 (一)反对中介说,提倡差异说(或称特征说) (二)重视知觉的生态环境 (三)强调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四)知觉与认知——一个难题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一)华生略传 (二)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一)斯金纳略传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略传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五、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的评析 (二)对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的评析 (三)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 第五章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一)弗洛伊德略传 (二)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 三、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一)儿童心理发展均阶段 (二)停滞和退化 (三)儿童的焦虑 (四)弗洛伊德的方法论 四、霍妮的基本焦虑理论 (一)霍妮略传 (二)霍妮的几个基本观点 五、埃里克森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略传 (二)同一性渐成说 六、对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评析 (二)对霍妮基本焦虑理论的评析 (三)对埃里克森同一性渐成说的评析 第六章日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皮亚杰略传 三、日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认知机能不变性 (二)认知结构的建构性 (三)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 (四)从动作到运算——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 (五)阶段论与平衡化 (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七)学习与发展 (八)临床法简介 四、对日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七章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维果茨基略传 三、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三)概念形成的过程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四、对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八章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习性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物种特有的遗传行为 (二)进化的观点 (三)学习倾向 (四)习性学方法 三、习性学的发展理论及重要观点 (一)关键期 (二)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三)同伴的相互作用 (四)认知习性学 (五)习性学的发展观 四、对习性学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习性学发展理论的贡献 (二)习性学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跋学习发展理论培养科学精神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厌恶刺激法是当患儿发生一个不良行为(如自伤)时,使用电击,同时,要求患儿的母亲在他受电击时说“不!”,儿童的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急剧下降。以后,当患儿发生自伤行为时,护士就说“不!”,而当自伤行为中止时,护士便加以“好孩子”的肯定,从而使儿童的不良行为发生率保持在很低水平。厌恶刺激法尽管对矫正不良行为有效,但存在伦理学上的争论。 5.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斯金纳认为,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管理措施都是令人厌倦的。学生必须按教师的意志学习,完成教师强制的作业,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趣味性,产生了大量的厌学、逃学、退学现象,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严重的攻击性行为。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个问题。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 这种程序教学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这符合斯金纳关于建立新的行为最好的方法是一点一点地塑造的观点。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学生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斯金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读者比被动的读者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程序教学中,学习者阅读和写下关键词的活动都是主动的。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在程序教学中,如果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反映,他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正确答案随即可在程序呈现框里看到。学习的进步也能得到及时的通知。小步子、学习者主动学习和及时反馈构成程序教学的特点。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效,它能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同时,教学机器保证学生与教材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并承认个体的差异,因而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尽管机器教学(程序教学)对教师的主导性有所压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考虑甚少,但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儿童教育方面,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显示出巨大的力量。虽然用教学机器进行的程序教学只有短暂的历史,并没有对教育作出根本性的推动。但这一观点和建议大大地推动了对学习的中介过程、学习迁移、强化作用、动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加工技术的突破,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CAD的广泛应用,各种多媒体课件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斯金纳教学机器的革新,推动课程教学手段现代化,从根本上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修订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PDF格式下载



这本还符合网上的描述,支持正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