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万历十五年

[美]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1997-5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美] 黄仁宇  

页数:

281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作者的署名为Ray Huang,1981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初稿是用英文写的,写成后,出于向国内读者求教之忱,乃由笔者本人译为中文,并作某些修改润色。 我对明史感觉兴趣,说来话长。1959年,我在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研究过程花了5年。论文完成后,算是对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有了一知半解,然而遗留的问题仍然不少。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并图对明代的财政与税收窥其全豹,乃开始收集材料,撰写"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16th Century Ming-China”一书。当时正值台北影印出版了《明实录》,此书为明代史料的渊薮,自然在所必读。全书133册,又无索引可资利用,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在教书之余每周阅读一册。这一走马观花式的阅览就花去了两年半。除此而外,参考奏疏笔记、各地方志,搜寻国内外有关的新旧著作,费时更多。此书从计划撰写到杀青定稿,历时7年,197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 结论从材料中来。多年以来摸索于材料之中,我对明史中的若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看法,开始摆脱了人云亦云的束缚。这些看法容或有所不当,但多少总可以有助于学术界的探讨。 比如,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如果意在说明当日的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的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可以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16世纪末,全国田赋额最重的为南直隶苏州府,约占农村收入的20%。此外各府县一般都在10%以下,其中又有轻重的不同,山东曹县全县的赋役约占农村收入的9%,去苏州不远的溧阳县,情形就更为奇怪,约在1~5%之间。而以比例而言,与此同时的日本大名政权,税额占收入的50%。以总额而言,17世纪末期的英国,人口为500万,税收每年竟达700万英镑,折合约银2000余万两,和人口为30倍的中国大体相埒。据此而作进一步探索,可知“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广大,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这种情形,在世界史中实属罕见,在中国历史中也以明代为甚,而其始作俑者厥为明太祖朱元璋。下面一例可以作为管中窥豹。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亲自指示,让人民纳税实物不入仓库,直接供应于军士的家庭,军士则不再发给军饷,并规定先在应天府抽派若干税民,和金吾卫的五千军士对口。试验一年以后,朱元璋认为成绩良好,乃通令全国一体施行。这一办法之脱离实际,窒碍难通,自不待言而自明,于是只好虎头蛇尾,销声匿迹。这种安排虽然不再执行,但与之相适应的其他经济措施,则依然危害极大。如果军需税收总收总发,国内的交通通讯必然相应而有较大的进步,次之则银行业、保险业就会应客观的需要而产生,商业组织和法律也会有所发展。各地区既互通有无,以后就可以分工合作,各按其本地的特殊情况而发展其生产技术。西欧各国在14世纪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前进,日本在德川幕府末期,亦复如是。而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则和民间经济的发展相脱节。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的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他每年要向27个不同的机构交款,总数则不出白银2000两。与此相似,全国布满了这短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而提出的统计数字,经常为一纸具文,以致发生了上述税率参差不一的现象。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1972年,我去英国剑桥,参加李约瑟博士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工作,历时一年,兹后我又几次有机会旧地重游,向李公学习。上述看法,我们已写为“The Naturle of ChineseSociety:A Technical Interpretation”一文,曾在罗马和香港两处发表。李公1974年4月30日在香港演讲,也以此文为讲稿,后节译为中文,刊载于香港的《七十年代》杂志。 我们也很难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在明代万历年间,中国的封建经济已向资本主义经济进展。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资本主义的流通方式,其公式亦为C—M—C,即商品(Commodity)交换为货币(Money),货币又再交换为商品,川流不息。但是货币是一种公众的制度,它把原来属于公众的权力授予私人。私人资本积累愈多,它操纵公众生活的权力也愈大。同时,商业资本又是工业资本的先驱,商业有了充分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才能同样地增进。这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明代张瀚②所著的《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他的家庭以机杼起家。中外治明史的学者,对这段文字多加引用,以说明当时工商业的进步及资本主义的萌芽。其实细阅全文,即知张瀚所叙其祖先夜梦神人授银一锭、因以购机织布云云,乃在于宣扬因果报应及富贵由命的思想。姑不论神人授银的荒诞不经,即以一锭银而论,也不足以购买织机,所以此说显然不能作为信史。同时代的书法家王世懋,在《二酉委谈》中提到江西景德镇烧造瓷器,火光烛天,因而称之为“四时雷电镇”。当代好几位学者据此而认为此即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则王世懋的本意,是在于从堪舆家的眼光出发,不满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而后来时局不靖,停窑三月,即立竿见影,有一名秀才乡试中式。 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这一看法,在拙著《财政史》中已肇其端。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綖,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在上述前提之下,对具体历史人物的具体评论,就难免有与国内外明史研究专家有出入之处。例如万历皇帝,历来均以为昏庸,读者在读毕本书以后,也许会认为笔者同情这位皇帝。如果真有这样的批评,笔者将不拟多作无益的辩解。因为本书论述万历,本在于说明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而每一个皇帝又都是一个个人。又比如海瑞,这也是一个容易惹起是非的题目,15年前的一段公案,至今人们记忆犹新。在本书中专设海瑞一章,并不是要在这段已经了结的公案再来画蛇添足,而意在向读者介绍当日地方政府的一些形态。有关16世纪地方行政的资料不多,沈榜的《宛署杂记》所载,为京师的情形而非一般概况,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过于琐碎,唐鹤征的叙南直隶、归有光的叙浙江长兴县,也都有欠完整。相形之下,海瑞的遗墨,涉及当日地方政府的各个方面,最具参考价值。研究海瑞其人其文,可以使我们对当日的情形有更具体的了解。当然,问题还远不止此,比如何以万历的立储问题业已解决而争执却绵延不断?何以岛国日本可以侵犯中国而中国却不能远征日本?何以当日的西欧已经用火器改进战术而中国还在修筑万里长城?何以人人都说海瑞是好官而他却偏偏屡遭排挤?这些具体问题,无疑和上述总的症结密不可分,然而却各有其特殊的原因。笔者写作此书时,虽已不同于过去的暗中摸索,但下笔时仍然颇费踌躇。书中所提出的答案,均属一得之见,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的过去,禁忌特多,所以说话作文时有隐晦,或指彼而喻此,或借古以讽今,这在明朝人更为惯技。本书论述明朝时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16世纪的历史而发的。如果我要对今人今事有所议论,自当秉笔直书,决不愿学明朝人的办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自己写书的目的。当然,另一方面,以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本书由英文译为中文,因为国内外情况的差别,加之所译又是自己的著作,所以这一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译写。笔者离祖国已逾30年,很少阅读中文和使用中文写作的机会,而30年来的祖国语言又有了不少发展,隔膜更多。幸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沈玉成先生将中文稿仔细阅读一过,作了文字上的润色,又承中华书局编辑部傅璇琮先生关注,经常就各种技术问题与笔者书函磋商。所以,本书与读者见面时,文字方面已较原稿流畅远甚。其有创意遣辞方面根本性的不妥,当然仍应由笔者负责。又,廖沫沙兄为笔者年轻时的患难之交,蒙他在百忙中挥翰题签,为本书生色不少。谨此一并致衷心的谢意。 黄仁宇 1981年1月于美国

内容概要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同的海瑞、张居正……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   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万历皇帝第二章 首辅申时行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第四章 活着的祖宗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参考书目附录一附录二《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章节摘录

书摘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万历十五年》题作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专著呢?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问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由于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我们的论述也无妨从小事开始。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j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站在大明门前守卫的禁卫军,事先也没有接到有关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临,也就以为确系举行大典,因而未加询问。进大明门即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门午门之前气氛平静,城楼上下也无朝会的迹象,既无几案,站队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大汉将军”也不见踪影,不免心中揣测,互相询问:所谓午朝是否讹传?  近侍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陛下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惊魂既定,这空穴来风的午朝事件不免成为交谈议论的话题:这谣传从何而来,全体官员数以千计而均受骗上当,实在令人大惑不解。  对于这一颇带戏剧性的事件,万历皇帝本来大可付诸一笑。但一经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就在官员们交谈议论之际,一道圣旨已由执掌文书的宦官传到内阁,大意是:今日午间之事,实与礼部及鸿胪寺职责攸关。礼部掌拟具仪注,鸿胪寺掌领督演习。该二衙门明知午朝大典已经多年未曾举行,决无在仪注未备之时,仓卒传唤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门既已以讹传误,该二衙门自当立即阻止。既未阻止,即系玩忽职守,着从尚书、寺卿以下官员各罚俸两月,并仍须查明究系何人首先讹传具奏。  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为了使这些昏昏然的官员知所儆戒,皇帝把罚俸的范围由礼部、鸿胪寺扩大到了全部在京供职的官员。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编辑推荐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万历十五年 PDF格式下载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的历史阅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夸张地说,在《万历十五年》之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历史书写作和阅读的黄仁宇时代


1976年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叙说从前。这一年夏天,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他那部后来影响世界的著作《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翻译成中文便是《万历十五年》。未曾料想到的是,这样一部书稿,为寻找出版几经周折,延宕多年后英文本才由耶鲁大学在1979年出版。
而中文版也几经审阅,起死复生地迟至1982年在中华书局付梓。这部两种不同文字版本的历史书应市后,随即在东西两域畅销,谈论的文章很多,影响广泛。对这书的读后感叹,多是赞誉有加,总起来说的一句话,便是“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那原因想必很少有人这样观察历史,当然也很少有人这样写作历史。“社会强制被作为公正的替代品,总是自上而下地施加压力”成为书中的名言,被复叙和引用。那年黄仁宇先生五十八岁,迄今已是三十年前。
从特征上说,《万历十五年》将看似枝微末节,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有序地联系起来,于风调雨顺的升平景象里,找到那些微妙平淡的纠葛,成为日后天翻地覆的历史诱因,由以证明政治的混乱实为人祸。
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李贽等人的一些行为举止,给历史留下的影响,更可看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虽说国泰民安,海瑞仍敢于在一封公开奏折里批评嘉靖皇帝“虚荣、残忍、自私、多疑、愚蠢”,这需要大无畏的勇气,以及知识赋予的独立人格。
我们民族视气节和正义比生命重要的传统意识,促使有见识的少数人士,在时代的紧要关头,成为当时和后世的楷模。

从历史的角度纠正西方观念
关于这本书,作者自己也有所谈论。这里摘引几段《自序》,便知道作者的写作和认知态度:“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
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这其实是长话短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留有许多历史评论:”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得很透彻。但是现下仍有很多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
比如西方所谓‘自由’及‘民主’,都是抽象的观念。务必透过每一个国家的地理及历史的因素,才行得通。“黄先生从历史的角度,说出自己的预见。
新近的这版“增订纪念本”里,补入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黄译作“欧蒲台”)刊发在《纽约客》的书评《万历:漫长的怠政时代》。这篇文章由徐卫东先生翻译,文字处理上不带常见的外语腔调,译叙的词句流畅妥帖。书评文中有一段话最为精到:“本书相当于一纸诉状。简而言之,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厄普代克驰骋美国文坛数十年,算是一员老将。他对中国明朝历史素无研究,但说出的话却很中肯:“黄先生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用今天的眼光看,明朝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集权的皇帝身上。


读后《万历十五年后》,大明朝这段历史还是活生生地塞到了我的脑子中,其中事非功过,真是很耐心回味,不管是大到今日之中国,还是小到日常的工作环境,均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答案、许多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思考:

一、近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何在?

中国自三皇五帝开始,经历几百上升年,万历及期先辈,必然对于历史兴衰之道,对于管理一部国家机器有自己的做法,可是,不管是哪一个朝代,当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最终走向没落,就像一个得了癌症的人,从早期、中期到晚期,似乎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没有一点办法或有的只是苟延残息,在这个进程中,能人志仕,当然包括万历也想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可是就是无法施展,甚至是一国之君,似乎一国之君就是被文官阶层所绑架。我在想,大明的覆灭之路,那些文官阶层不知道吗?大明倒台,对他们有益吗?其实是无益的,这一点,可以从文官同意戚继光与日本浪人在沿海开战,可以看的出来!因为日本浪人在大明的沿海已成为心腹之患,如若不除,也会威胁到文官阶层自己的利益,其实这些文官不知是不是像血吸虫一样?如果外界环境不至于伤害到他们继续谋取既得利益时,天塌下来,他们也不理会,但一部国家机器凭借惯性向没落方向行进时,这些文官还以为天下太平!可悲!他们不知道同时代的,欧洲发展如何了?坚船厉炮发展到什么样子了!帝国的没落给大清的衰落、近代中华所受的欺辱埋下了多少种子!一个人犯错,可能影响他一个,一个国君,一个管理国家的机构如果出错,其再纠正是需要付出大么大的代价啊!中国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名族经历多少灾难,最终屹立不倒!为何我们近现代却输给了西方?甚至我们身边的弹丸之土?这不光是历史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更是所有中国人应思考的问题,国家的统治阶级自不必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方面是由于文官阶层的腐朽,另一方面是由于统治阶层与社会的脱节,再就是中国人一直沿用的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思维习惯。由于我看的书还不够,思考的深度也不足,因此我姑且记住,我会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带着这个疑问一直去研究,去思考。



二、孔孟之道,仁义之学到底应坚持还是摒弃?

黄先生说中国人用道德代替法制,这似乎是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方法,孔孟之道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百姓如想步入仕途,必读《四书》、朱熹四书译注等相关书籍,可以说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石和共识,在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中,这些思想又真正可以带来多少好处?又有什么坏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辩证看待,有选择的吸取,才是适应当下世界环境的上策。



三、人具有阴阳两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一方面人们总是口口声声大喊仁义之道,这是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利益,虽然老子倡导无为,孔孟让人们行仁义之道,佛教告诉我们无我,一切皆因缘,想必那些文官阶层不比我少理解这些知识和道理,可是他们中许多却中饱私囊,拉帮结派,挑起内耗,并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这其中真包含有易经的许多层深意,物极必反,“文极必开动乱之机”,如若人,特别是统治管理者,不进行自我省,自我救赎,或只有一小部分在这样做时,这群人是可悲、可怜又应该打入地狱的!因为他们的呆板僵化,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四、张居正其人

在书中,黄先生似乎一直抱有一种同情、支持、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张居正,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在明末,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力的人物,党派之争将更加激烈,许多实事也将不能实施,明朝的覆灭也将更快!也许历史会批评张的专权,可是如果不专权,如何能办成事?位极人臣!死后却被清算,实在有些凄凉。从中也可以看到政治斗争的厉害和残酷,我们中国人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当一个人什么不好,连你死了,也要挖出来清算,真是凶狠毒辣!对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张不是不知道的,他在生前说过“入大火如入清凉界”,这是张居正独特的政治哲学。大火,能把人烧焦;清凉界,能使人心静如怡。语出《华严经》,华严宗讲宇宙万般境界,都可以即出即入,互涉互入,也就是说都能相融相通。如果你说张居正贪恋权贵,无强国之治,我想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这个人物,我本人很佩服,佩服其才能,其志向!其气度!





五、申时行其人

一个忍耐待机会到时,抓住机会的典型代表,一个一生追求“真诚”的官员,他也许从张居正的一生看到了暴风骤雨似的改革由于文官阶层的阻挠而不能实现,更看到了其悲惨的结局,在理想和实现之间,他选择了一种平衡之策,虽然得善终,但对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我更佩服张居正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因为此时的帝国,其实是需要猛药的,如若不然,只是苟延残喘,最终终归覆灭。



六、海瑞其人

每一次以全新的视角,来看海瑞其人,也许海瑞圆润一些,可以让自己过的更舒服,对社稷、对百姓的贡献也越大,但是他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和实践人!最终草草了却一生,但其代表中国文人的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感动和鼓舞千秋的,这也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类似的历史人物,我想还有屈原。



七、戚继光其人

不论如何,其将帅之才足以使其彪炳千秋。成功清剿南方沿海日本倭寇,并威退北方蛮夷,其实戚继光有许多更为先进的方案,但他能洞悉当朝允许他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在这个范围能做到最好,这一点,非常厉害!人常常是不知何可为?何不可为?能洞悉当时的社会本质,也说明戚非等闲之辈了!有机会,研究一下他的著作,看能否从中学会一些。很可惜的是,明王朝没有继续发展武力!不然如何可以轻易为清所取代!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感受到许多重要的历史契机!真的像缘份一样,稍纵即逝!而且影响深远!甚至影响中华名族的命运!为何几百年后,我们才发现这些?才发出一声叹息啊!一个国家,如果让真正有远见的的人来统治,政令通达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八、李贽其人

给我感觉是,此人很混乱,我未理解他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难怪称他为“自相矛盾的哲学家”,叙述他的这一章中,我最感动的有两点,一个是其妻子对于他一生追求的支持,他们的三个女儿,有两上因饿、营养不良而死去,这对一位母亲是多么大的一种伤痛,这让我对于女人,特别是母亲,有一种天然的敬佩!(但对于干预政治的女人,却特别讨厌,因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皆因皇帝未处理好与女人的关系而导致动乱),另一个是李穷困潦倒时,总有人,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的文官一直支持他,给他吃给他穿,李无后台,有的我想可能是像芝兰一样的品格和思想!才会吸引如此多人一直支持他,帮助他!给予他这么多及时和超越政界与阶层的关爱!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气度啊!


以前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具体到基层州县,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夸大的文字报告。      再读时,这个论断的真实性在我的头脑里大打折扣。黄无疑夸大了道德规训(抄一个福柯的词哈)的力量,并低估了地方官对地方的控制——很难想象这个由庞大税收养活的王朝没有能力进行严格的税收,并把军事等方面的动员力深植到地方。      ===官僚体制:君子如何可以不党?!===      再读的亮点是关于官僚体制。根据黄的描述,庞大的文官集团并不象理想中的士大夫集团一样和衷共济、人人都是道德楷模。由于个人的力量相对整个体制(以及天子)的力量而言过于微小,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必须结成一些集团,谋取共同利益。讲到张居正时,黄说张的任人唯亲几乎是无从选择的,因为他面对数万人的官僚队伍,没办法考核和选择,只能选用自己了解的人。      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际上是政治谋生手段,是自保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综观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汉朝的“举孝廉”,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门阀世族子弟作官,再到隋唐的科举取士,只有加强了中央在体制中的权威,使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在选官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力量的聚合现象,即一个个体不需要投靠一有力实体以在竞争中获得机会。但这只是选官阶段,只是仕途的门槛。      既已成为进士,有了公务员资格(当然,在考取公务员资格过程中,古往今来,作弊一直是屡见不鲜的超体制行动),今后在仕途上的发展、能否得到肥缺和升迁机会,其评价途径就不得而知了。在明朝,每六年进行一次全国大考核,不任事的官员会被斥退或强迫退休。然而正面的褒奖从何而出?升迁的名单如何确定?想必不是件非常公开的事。就象今天的选民们并不知道也无从预测人大开过后有哪些新官上任。新闻联播里念名单的时候,我每每觉得他们是刚从哪个石头缝蹦出来的大圣。      没有简明可操作(如科举一般)的程序,单个的官员永远是最弱势的群体。在混沌而充满风险和竞争的体制中寻求自保的最好方式,便是结党。虽然圣人说“君子不党”,但君子要想实现“治平”和“升官发财”的理想,不党恐怕是不成的。      中国历史奇妙就奇妙在,它是由无数轮回组成。惊人的相似性是最富戏剧性的内容。于是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党同伐异、相互攻击和权谋妥协,一其始终。台上投票握手,台下踢脚,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小民仍颂之为人民公仆,斗争是永远无从与闻的。      ===鲁棒性?社会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到底来自哪里?===      黄认为中国官僚体制中,所依靠的道德缺乏约束,又没有良好的数字化管理,作为帝国真正主人的官僚集团内部存在无数利害冲突,形成了“一个带有爆炸性的团体”。有明一代,在万历后期,官员便已看透了中枢势微,只需敷衍应付。那时候的皇帝也不懂搞整风或者三讲,于是官场不良风气如瘟疫般泛滥,贪污腐败风行,并愈演愈烈,“使整个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其所以能勉强维持,实在是替代的办法尚未找到”,而且庞大、历史悠久如我们的帝国,仅靠“惯性的作用”也可继续存活若干年月。      对这个关于危机和崩溃的故事,我存在深深的怀疑。据我的印象,没有哪个王朝的崩溃是由吏制腐败直接、或有极大相关性间接导致的。想来想去都是地方武装势力坐大和外族入侵的结果。即使是苏式唯物史观高唱赞歌的农民起义,也不过是起到了较大的助力而已。也没有听说哪个王朝的诞生,是因了清明高尚的吏治,谁都知道中国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马上得天下,怎么也要打赢一场解放战争才能坐稳江山。而为了打仗而积蓄力量时,不可能广施仁政而不横征暴敛。      这就牵扯到一个中国社会的稳定性问题。在自动控制理论里面,听说有个叫做“鲁棒性”的东西,指的是某样东西的抗冲击能力、自我稳定力。吏治腐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到国体根基,社会体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吏治腐败、而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记得十几年前,天真的学长们走上大街,到处张贴标语如:“卖掉奔驰,还我钞票!”历史于是又一次证明,使中国社会保持稳定(或破坏它)的,不是百姓,而是控制着铁和血的“仕大夫”。      ===黄仁宇VS.吴思===      黄显然把帝国的体制看得过于单薄了,更需要考虑到的是,体制的对立面是零散势单的无数愚民。除了以宣教方式起作用的一面,这个体制已经自发形成了某些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产生于制度的罅隙,是基于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无政府状态,用吴思的词,这些就是“潜规则”。      古往今来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都相信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人事事都尊制循礼。这种错觉掩住了无数双有穿透力的眼睛。      吴思把中国还原成一个暴力左右的社会,由一个个、一层层暴力集团统治。我认为,他用人类学的方法发现了“潜规则”,这一重大发现的意义对中国而言肯定超过了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况且好象这个剩余价值也不是马克思最早发现的)。鲁迅曾经讲他一个朋友看史书,从字缝里只看出“吃人”两字,他和他的朋友都狂得很帅很有穿透力,偶很是心仪。      在以德治国的背后,是无数制度的缺乏和失去控制的现实,在那些空白的地方,滋生出基于达尔文理论的潜规则,实则这些潜规则才是支配中国社会结构运作的真正幕后老大。所以即使如黄氏笔下所描述的,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交恶,消极怠工而使官僚机体败坏。整个帝国的真正规则,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从善恶性质讲,以前也好不到哪儿去)。万历的行为可能只会给规则的运行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结党依旧,贪暴依旧,买官卖官依旧,上京开会上供跑官依旧,只是外部环境更宽松了而已。何况那时候交通不便,跑跑官也不会出车祸死在路上,想搞性贿赂也不用非得自己献身,成本实在低多了。形势一片大好。      ===黄仁宇皈依韦伯===      黄的自传《黄河青山》,读过两遍,每次都是在他开始讲自己的学术生涯时打住,后面的数页曾帮我一次次入睡。这许是因为我更喜欢看作为国军军官的黄先生的故事。在抗战期间,读大学的黄投笔从戎,之后在中国南方的偏远地区打游击(游走也许更贴切),跟总部失去联络,带着一帮衣不蔽体的饥饿士兵在旷野中跋涉了半年。我猜想这段郁闷的经历给黄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人对军队和战斗的控制能力,使书生的他惊诧而至于忿恨。他所说的数字化管理,如果没记错,应出于马克斯·韦伯的“簿记式管理”,可以想象,脱下军装读博士的黄先生在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时,该是多么的兴奋。也不管韦伯所说的这个是公司管理,即使是与明朝同一时代的西欧国家的政府也不曾有过,何况中国?      (完全植根于西方土壤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是不存在对应物的。资本主义从西欧产生,然后铺展到全世界。而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绝对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是苏联五种社会模式的蹩脚注脚,围绕它的时间地点的争论,是一场多么搞笑的学术闹剧!它唯一的贡献就是养活了中


四百年,历史中不算短的一段,虽然只有周朝八百年天下的一半。从1587年到1987年,它跨越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如果我们按习惯把1840年作为分界线的话。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幸运的是,人类具有遗忘功能,很多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需要记载也无须记忆,否则我们都该生活在沙漠了。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一、四百年的轮回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蚁穴。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波澜不惊,庞大的中央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在西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北上征讨联合王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以自己的消亡开启大英帝国此后数百年的辉煌。中国也因此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黄仁宇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四百年后的1987年,年轻的共和国38岁,实施改革开放不久,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西方涌入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荡,这个古老的国度已是人心涌动,党的领导人也刚刚在年初完成交接,这预示着政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历经近十年的解放思想和不断摸索实践,执政者在1987年发现了让中国实现腾飞的“一体两翼飞行器”,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分三步走则是目标设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文化大革命、土地改革、姓资姓社大讨论等一系列实践中提炼得来的。也是这一年开始,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随后几年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但这次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中国身上失效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非但没有倒下,东方巨人的身姿还逾见挺拔,虽然这以后出现了89年的政治风波、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已不可更改。

二、从下降通道到上升通道

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苛税猛于虎,《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黄仁宇先生则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败,主张从制度层面解答“李约瑟之谜”。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同时政府极力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壮志难酬郁郁而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无不成为牺牲品。

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封建皇权制度走到了它的终点,但中国却进入了长达38年的黎明前黑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老的东方才现出曙光。在战火纷飞的暗夜中,马克思主义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经与中国的革命和实践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几经曲折,几经摸索,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主、自由、法治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前进的指南,市场经济体制则成为了推动国家机器前行的引擎。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变革,使中国在近四百年后,从下降通道重返上升通道。

三、启示

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或把社会的发展都归结为制度变迁都未免有失偏颇。制度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创造制度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想,从思想转化到制度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制度的大厦要想建得牢固一点,而不是立在流沙之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一书是一部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为载体的历史学术著作,围绕1587年前后的代表性历史人物的事迹,抽丝剥茧,一个庞大帝国的运行机制和弊端赤裸裸地展现眼前。表面上,1587年是海内无事的平淡的一年,实则大风将起于青萍之末。通过作者正面、侧面、反面的论述,我们发现,明帝国的体制已经形同死水,即便出现了几位富于革新精神的人物,也如石沉死水,纵然一时泛起阵阵涟漪,倏尔便销声匿迹了。明朝这艘大船之所以尚未沉没,除了有几个精明舵手的挣扎,正如作者所说,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凭借其惯性,都还能持续好多年。那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何以会“窳败”至此呢?著作从侧面告诉我们,根源在于高度的、如同空中楼阁的中央集权,而重文轻武的理念则导致明两百年后高度的中央权力集中于成熟的文官阶层,而文官治国往往只凭空泛的道德理想,以维护勉强的“上下一心”。思想上的泛道德主义、极端的道德理想脱离了实际,忽略了万事万物既有阳,则必然有阴的事实。而在这种超然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与现实甚至残酷的日常生活之间,又缺乏一个以立法手段建立的“合法”的缓冲地段。如黄仁宇所说,“本朝开国二百年,始终以‘四书’所确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依据。”如此一来,需要具体以法律及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往往不被重视,又或上升为抽象的道德问题,大而化之,不惜牺牲一部分人的切身权利,以维护帝国体制表面上的平衡统一。如此僵化的体制与治国方式,显然不合时宜,崩溃只是早晚的事。正如黄仁宇所说:“两千年前的孔孟之道,在过去曾是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至此已成为限制创造的牢笼。”又如梁启超所说:“无论何种高度之文化,已成为结晶体,久之必僵腐而蕴毒。”在这种牢笼的束缚下,整个偌大的帝国停滞了,如同万历皇帝一时振作之后与朝臣几十年的不合作,其在位的大部分期间,最关心的并且有能力真正改变的只是私人的陵寝,而整个帝国,也在一步步走向自己亲手挖掘的坟墓。当然,作者无意通过揭露帝国的弊端来表现一种绝望悲观的情绪,而是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为这个帝国、这样一种体制正是要极度腐朽,沦于万劫不复之地,才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所谓不破不立,新的体制核力量才能出现。而且,作者也无意否定道德,就其本意,并非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是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一个道德问题。《万历十五年》在世界各地出版了不同语言的版本,作者有志于通过自己的著作,增进中西方彼此的文化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其用心良苦可知矣。


Frisbee (Try A Thousand And One) 读过 万历十五年 章节名:附录二 页码:第402页 2012-06-12 00:32:40 刚才有人谈到,不应该以现在的结果去推断历史事件。这个理论很奇特,说它奇特就在于单一这么看上去,很客观,只是稍加推敲的话,操作起来又确实很难很难,几乎等于宣告,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个人,整个宇宙的星星数得完吗?地上的人数呢不也总在变化嘛,这就好比人群与星星数量间的比较,只能是大致的概括的。既然历史事件都是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那么当代或现代的史学家总也避不开这个现成既定的结果嘛。反过来说,历史本来就是今人对后人或后人事件的解说,本来就于当局的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牵连着同时又服务着,即使说历史是为政权服务的工具也不过分吧。那么历史学家,就更是一家言,言一家,根据手边掌握的古今史料,得出自己的有效结论,这一行动本身就注定是逆向的,即从今天出发研究过去,别说是以现在的结果去推断历史事件,就算是以现在的意愿去刻意篡改也屡见不鲜嘛。所以,个人觉得谈历史小说也好,历史人物也罢,大可不必先扣上这么一点大帽子给自己和他人,毕竟公正是相对的,客观主观也都是相对的。再说粗糙,如果说这本书粗糙,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首先全书一共不足四百页(除去附录部分),共七个大章,由以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作为章节的五大人物,更有其他章节附带万历皇帝,文臣王世贞,前朝正德,王阳明等一干人物,其中所涉及的人物之多区区四百页再要如何详尽?这个粗糙如果所指黄仁宇的历史常识,我就更不赞同了,虽然本书是以人物刻画为主,事件时间线条为辅,但是逢到论及万历一朝的政治,经济,赋税,兵役,军事及文化等细节,黄仁宇先生也是给出了充分的史料及细节,我相信这些细节绝对不是拍拍脑袋就有了的知识,长期的史料原典阅读积累肯定必不可少,尤其是谈到整个万历朝的制度之痛,从科举再到官场风貌,篇幅虽不多,但一读也知全貌。这样依靠丰富史料古籍原典研究去支撑的写作,何来粗糙,这一点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如果非要谈本书的缺点,也不是没有的,个人认为第一个缺陷就在于写作方法采用的是人物传记式为主,事件时间为辅,第一遍乍一读,个别章节,线索过多,这大概也是黄仁宇先生本人博览全书之故,思维有时过于跳跃发散,常常从一个问题就跳到了下一个问题,稍不留心,思路一乱,就觉得读来很纷乱。不过,老祖宗司马迁也是这么成《史记》的,个人认为黄仁宇先生如果再展开了篇幅,加足页码,线索也就必然能十分清楚了。但是读史的人想必也都有个毛病,对一概充分的“吊书袋”多极反感,所以黄先生减少篇幅,减少史料的信息量,大概也总有他说的过去的理由。第二个缺陷呢,这个就更矛盾了,因为这一缺陷恰恰是我到目前为止最欣赏的一点,即黄先生赋予笔下人物的感情色彩,当读到申时行及戚继光时,他赋予的情感有时甚至是极浪漫和写意的,正好中了一部分人所谓的“煽情”。关于煽情,我觉得去看看某人的书(山居什么笔记)大概也就明了了,个人觉得煽情可以是文学手法,用了也就用了,关键还是支撑在后面的内容,这又回到了刚才说的细节上,毕竟历史著作不同于其他,所谓细节其实就是技术,就是史料的运用和分析,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成绩,只有史料吃得透,理解到位才能下笔流淌而又精确少误,否则没有丰富史料研究作为基础的大量篇幅的历史著作,那才是煽情,不过,谁也没规定小说不能煽情不是,尽管煽,小说嘛,和历史著作完全可以分开独立看,两回事。最后,还想说说这本书读后的感觉,竟然又是虚无,和读《红楼梦》的虚无不同,前者的虚无是横向的,情感上共鸣得到的虚无,后者的虚无则更接近于纵向,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朝代,今人和古人做着同样的事,期盼着同样的变化,但结果却不是“一振作间”能够达到的。


看完万历十五年,竟然对当年明月不那么佩服了,因为在黄仁宇的思想里,我找到了当年明月的参照的痕迹。很难置信,这本书是在打到“四人帮”之前写的,而且是先用英文写,在美国出版,后由作者自己翻译成中文的。我诧异的还不仅是作者对史实的钩沉运用、文字的准确把握、人物的客观臧否,而在于作者世界观、历史观的成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官集团治理国家的弊病,在那个极左的年代,他就能透析洞察鞭辟入里。以道德代替法律,这也许是明朝资本主义仅萌芽不开花更不结果的原因之一吧。看到万历皇帝清算曾经信任至极的首辅、老师张居正时,不禁让人联想到秦王嬴政清算亲手辅佐他为王的吕不韦。相同的是,两位太后在最后时刻都不置一词听之任之,两位盛极一时的人臣全部心血都付之东流,不同的是张居正是死后被清算,祸及的是子孙和自己的声名,吕不韦生前就被赐死,落个身败名裂尸寒彻骨。不过当年明月还是让人叹服的,毕竟他启蒙了我对明朝历史的兴趣。原来总对明朝帝王没好感,因为被灌输“昏庸”“无能”“淫荡”的字眼太多,便不假思索地厌恶明史。全面学习才能得出自己的判断,才能不人云亦云。明朝的皇帝,不说朱元璋、朱棣这两个有丰功伟绩的皇帝,就连嘉靖、万历这两个常年不上朝的皇帝其实也并不可恶,作为人君,明朝的皇帝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象征,而不是有血肉的人,他们要受群臣的摆布、要挟甚至刻薄的弹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皇帝是以赌气的方式和群臣决裂,和伦理强加于他们的制度决裂。作为皇帝,他们也是非常的不幸。包括后来的崇祯,都同样是不幸生于帝王之身。真该感叹:幸哉,吾生于平民百姓之身!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这对中国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是在世界的另一边,16世纪的欧洲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已经逐渐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西班牙建立了遍及欧洲的帝国,16世纪末又被英国、荷兰所取代,总之整个欧洲已经开始你方作罢我登场,各玲风骚几十年的局面,而我们的大明帝国却浸淫在“四海生平”的美梦中,很多历史学家都把明朝,特别是自万历以后当作是中国封建王朝从鼎盛走向衰亡的开始,自从郑和下西洋后,中国便从此封锁了海疆,从此标志中国告别了海洋的时代,而西方的崛起正是由拥抱海洋开始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书中以几个典型的人物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超越具体事件的“大历史”---到底是什么使中国落后于西方的。1.万历皇帝-------窝囊这个9岁就登基的皇帝,与其他皇帝一样,表面上看是苍天之下万人之上,可他就像一只小鸟一样被困在笼子里,一生郁郁寡欢,他厌倦了各种赋于形式的宫廷礼仪,但是不得不以身作则去遵守,因为“德行”是我们这个帝国维持统治的基础,它在一般情况下代替了法律;他也曾踌躇满志想改变帝国的面貌,但他的力量却不能与由上万个迂腐的文官们组成的官僚系统对抗,因为文官系统在上千年的进化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能维持自身平衡的能力,即使经过无数个朝代,更替的只是皇帝,但是文官体制却一直按着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在这个系统中他们以"四书"中要求的去衡量这个世界的善与恶,丑与美,它不允许外部的力量改变它自身的平衡,它天生就与改革相抵触;万历是郁闷的,年轻的他甚至自由游玩的时间多了一点,也会立刻收到无数官员的奏折警惕他切勿玩物丧志以免辜负了天下百姓,他甚至不能让他心爱的女人成为皇后,他一生都生活在各种各样咫酷中,连他最崇敬的张居正老师也欺骗了他,张居正死后被发现家中的财富富可敌国,我想万历死的时候都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手下们以崇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而他们自己背地里却干些完全南辕北辙的事情,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以单纯而崇高的标准去衡量一切,而这标准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它在技术上有太多的不可操作性。2.申时行---------乡原孔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用在申时行的身上再适合不过了,他身为首辅本应体恤皇帝,以国家利益为重,黑白分明,而他却做了个实实在在的老好人,我想申时行虽老但是他却深知为官之道,他比谁都清楚庞大的文官系统之所以推举他为首辅,看中的就是他中庸思想,他不敢打破这个系统的平衡,他清楚这个帝国的沉重身躯不可能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的,他也明白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跟百官的关系就可能招来杀身之货,他的下场未必就能比张居正好到哪去,毕竟张是在死了以后才被“法办”的,而他已年入古稀很想平静的过完晚年生活,他也曾不只一次的向万历提出辞呈,但都被挽留,直到最后皇帝也体谅了这位老人的难处准许他告老还乡。申时行任首辅时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时有人奏报:东北女真出现一个部落军事活动异常平凡,请求出兵!但是,当皇帝征求申时行的意见时,申却对这只女真部落不以为然,他建议皇帝不要轻易动兵以免劳民伤财,而正是这只部落在以后统一了东北各个部落甚至联合蒙古入主了中原,这个部落的首领就是努尔哈赤。申时行的性格已经决定了像这样的错误他可以犯一千个,但如果明帝国继续保持下去难道就可以避免甲午海战的悲剧吗?3.张居正--------权术张居正这样的人在各个朝代并不罕见,他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官系统的最顶端,他甚至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像这样的人在历史上都会死的很惨,但张居正是幸运的,一切的一切都在他死了以后才“真相大白”,其实真相早已存在,每个人也都清楚,只是敢于与他最对的人都被他利用权谋之术不是杀死就是被革职,而他也利用他的权利去提拔那些忠于他的人,这就是在封建宫廷中长存的“党羽”。他们是由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人,在文官系统内部再一次分解组合而构成的党派,各个党派之间相互争斗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当然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一个党派被瓦解后会再次进行一轮新的组合,当整个文官系统都受到来自外部的革命性挑战时,他们也会忘记之间恩怨而统一起来与之抗争,而能引起整个文官系统统一起来的唯一力量也许只有皇帝本人了!张居正无疑是这个党羽中领袖,那些反对他的人打着“天下为公”的旗号不断的参核他,其实想弄倒他的人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道德与法律只是他们的工具罢了,他倒下了还会有更多的张居正站出来,当张居正站在权利的巅峰时,他也成了各种矛盾的中枢,要么利用自己的权利继续巩固权利,直到危机到皇权,要不像申时行一样“无为而治”,一辈子颤颤柯柯如旅薄冰!我们的文官系统似乎已经陷入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恶性循环。4.海瑞-------尴尬如果用传统的道德标准去横玲海瑞,他无疑已经是一个圣人了,他一生里似乎找不到污点(除了他娶了三个老婆,其中一个被修,一个奇怪的死去了),他是那么显得格格不入,他的人生信条和个性使他即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着他的榜样去做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公仆服务于公众的自我牺牲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极为微薄。正是这样一个严格按着文官所谓道德行事的人也同样无法融入这个系统,在朝中依然有参核他的奏折不断地承到皇帝面前,所以文官以抽象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的做法就有如叶公好龙------只能存在于精神的世界里!海瑞的一生是尴尬的,他严格的遵守“四书”中的要求,他对母亲迂腐的孝顺使他的完全失去了自我,个人的生活完全按母亲的安排行事,据说他其中一个老婆的死就与海瑞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他在判案时也同样遇到过尴尬的局面,很多纠纷案件并不能在本朝的法律中找到合理的解释,于是经常性的按着论理道德的标准去执法,抽象的道德在本朝中经常发挥着解释法律的作用,可见这个帝国在制度杀光你长期存在的困难。海瑞就是在这样一个道德充溢与法律缺失的制度产物,其结果就是个人道德之长,也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未完待续……


张居正,海瑞,戚继光,闪烁着光芒的符号,虽然都以悲剧结束了生命的轨迹。张公,智慧,宏伟的政治抱负,老练的权谋之术,誓要创造“万历新政”;海瑞,刚烈,清廉,心中已无生死,有古鉴臣之风;戚继光,抗倭为后人称道,满腔军事思维。可惜,都葬送,沉没在明王朝的体制之下,而在西方,西班牙舰队已整装待发,驶向了大英帝国,一个新的王朝即将出现,一东一西,一衰一盛,世界历史开始了新的轨迹……明王朝,目的不在于社会进步,技术革新,更在意的是王朝的稳定,民风的纯朴,社会的有序,而这一切建立在四书五经,礼仪伦常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上。皇帝是上天的旨意,所谓天子是也,无知良民是最纯朴的,文官治国可以保证有序。围坝可以避免洪水的侵害,但同时也使土壤失去了灌溉肥沃之目的,明长城是最好的体现。结果,整个王朝还是被长城外白山黑水民族所取代。文治武功,军队设置的目的,为了对内的需求,镇压反政府,而不是国家扩张,武官的选拔,也就不需要体现计谋智慧,一切由文官集团来决策,武官过于智慧,是帝国延续的威胁。文官集团内部,互相牵扯,明争暗斗,以礼仪伦常为名目,来达到攻击异己之目的。东厂则代表皇帝的意志,太监则是代言人,明朝太监作用之大,实属罕见,秉笔太监之智慧不逊大学士,太监管理的东厂又是官员之大忌。几种力量互相节制,明朝的制度安排,设置的很有权衡,但一个腐朽、不思进取的制度,安排的再合理,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自娱自乐而已。中国古代的每次更替,都必须借助北方民族来完成,而后又将北方民族融合,日本是个例外。缺乏扩张,征服是中国文化的弱点,火药的发明主要是为了宗教祭祀又不是制作武器,指南针问世是为了观风水而不是航海,而西方刚好相反,还好它们还有宗教信仰,不然跟动物无异矣。具体到个人呢,我很困惑。记得考研的时候一个政治辅导老师讲过一句话:不要担心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要变革,也只会走向封建社会。记得大学的时候看过林语堂的《中国人》,说:中国人的德行会扭曲共产主义,因为它太严格了,这是肯定的。当时看的时候,也就乱七八糟的看,打算再看一遍,学一定要思,不然罔矣。黄仁宇,林语堂都是gmd之人,基本上都是中国传统途径出来的人,改天找个gcd人写古代历史的书看看。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从小就被教育成用单纯的好和不好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就好似革命电影中人物的出场,光看打光的角度就可以明晰这个人是英雄还是奸佞。正面人物往往是光辉的用高光把他宽阔的额头找的铮亮,而反面人物往往是一脸坏笑,吊儿郎当。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谁又可能是绝对的呢?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参照多版本的明朝正史,笔记,文学作品,以新视角透视了一个不同的万历皇帝,不同的海瑞……和整个不同的明代衰落史。万历不是我们历史书上不理朝政,无诞的昏君,海瑞也不单纯是历史书上清风凉节的清廉官员。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缺点。在黄先生笔下,他们是完整的人,不是雕像。《万历十五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教会我们用辩证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朝代。就像画杨桃一样,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表征特点是不一样的。而这本书,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个新的历史观


   周末,天气苍白,发霉的心情,觉得该出去晒晒太阳了,和好友一起到书店,买了本中华书局出版的《万历十五年》,一口气看了半本。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
   万历十五年,没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败。高拱,张居正,海瑞,申时行,直到最后的自以为明君的崇祯皇帝,在整体制度体制的腐败下,中华民族也迎来的自己的文化危机。资本主义的萌芽很难兴起,传统的力量依旧强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国人如何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以德治国的传统,如何保持以孝道为核心的中国式价值观呢?这是《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思考的问题,也在现实中不断激荡着无数中华赤子的心胸。
   这一段时间,国学兴起,伴随着百家讲坛的推波助澜,传统文化复兴的势头似乎一浪高过一浪。国学、历史类图书开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王立群讲史记,汉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儿,讲座,电视剧,小说,历史以各种形式体裁不断出现。国学兴旺,历史重温,文化复兴,这是好事。我们小时候,四书五经,史记汉书,都是稀松荒疏的很。这些书对我来说都是近几年开始恶补的,感觉也只是走马观花,粗略浏览,很难记住了。为什么小时候没有早早把它们看过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费问题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视,我辈只是从语文书的枝节中记住了星星点点的古籍名句。中国的古籍、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是我们文化的载体。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里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这些财富却在很长时间内不受重视,甚至发生断层。有时候阅读古籍,真的有种韩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个人觉得,五千年的文化积累,既有精华智慧,也有糟粕**。不能丢弃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绝对不能一窝蜂的去全部接受。学习的原则,根本的方法,还是毛主席的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比方说,孝顺,古代人讲究孝顺,今天也要讲究孝顺。对于老人的孝顺,什么时候能过时呢?区别只是里面的度而已。但三纲五常放在今天就过时了。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妇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要进行一下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呢,必须的。四书五经中很多言论,像一些礼节的规定,到今天已是陈规陋习,肯定要废除,但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到今天还是不过时的。
   今天的社会,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体制问题,医疗教育问题,贪污问题,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求真务实,不说大话,虚心进取,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产生我们新的文化。它即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的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思考如此之多,我们学习西方的不只是枪炮,还有思想,但我们传统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 还在思考中~~~


黄仁宇的文字之中透出来的凉意,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悲悯吧。在他的笔下,那些一个个被历史吞没,化作符号的人,重新变回了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苦闷,是的,无论是位高权重者还是粗鄙的乡野市民,都不过是那个时代,那个制度下的牺牲品。九五之尊有如何,权倾朝野又如何,在那个背景下,无论如何挣扎都是拗不过的。社会意识就是这样,变为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的噩梦,听着悲伤的曲子,看着这本书,鼻子酸酸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也理应过去,请不要再让它重演了。

到海瑞,那种错的不是他们,是这个时代,这个制度的感觉越发浓烈,应该说黄仁宇从一开始的立论就是着眼于这一点吧。笔触非常认真,很平实,因为真实所以一点点看下来,那种悲哀,就越发弥散开来了。
都逃不了,在明朝这里,没有赢家。很努力挣扎过了,依然不得善终。对海瑞这个人并没有多少了解,只是在过往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听闻,例如海瑞罢官。
不得志,诚然有他自己的原因, 这么死心眼而没被赶尽杀绝,可以说也是一种运气吧,只是,一生都在别人的不理解中度过,孤独老区,郁郁而终。留下千古芳名,看中的也不是他真正想要施展的才情,他真正想要实现的抱负,而是他的名声,或者说只是需要一个实际上不切实际的标杆。
他跟万历皇帝,其实有着同样的悲哀吧。

放眼世界的比较观点,很广阔,能够打开视野。很喜欢这种方式,在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教科书中不同的观点,教科书中一些标签式的结论,都可以被他一一化解。虽说是一家之言,但黄仁宇个人的境遇,所处的时代已经能让他拥有一个非常广阔的视野,也因此才能用这种“大”历史观来写作。觉得非常好。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出版后引起的反响,使其成为学术著作的标杆式作品。严谨的叙事、说理过程中,既使文字耐读,又不信马由缰、恣意为文,独特的文字风格,使这部历史学术著作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取得巨大成功。书中的某些观点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如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不能“从数目字上对国家进行管理”等等。此外引文皆有出处,注释详尽,是研究明史或对明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相关著作的好帮手不知。当年明月写作《明朝那些事》时受没受过此书的启发?


这是本人看的黄仁宇先生的第一本书,看惯了传统板着面孔历史类书籍,看了《万历十五年》之后真的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之后我便喜欢上了黄仁宇先生的著作,又接连买了好几本,比如《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建议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最近对明朝比较感兴趣,从看似儿戏,荒诞不羁《明朝那些事》到历史旅游,文化散文《去明朝去旅行》至结构严谨不枯不乏《万历十五年》,一本一本读下去。《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不得不对黄仁宇对历史的观察视角来个赞赏。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会心一笑,这些大人物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电影电视宣传的有差异,有时根本都想不到。我想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他是想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人物,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的背景,经济文化下的原汁原味的人物,不在是风干的历史。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作,很多老师都推荐过。
其实倒不是局限在明朝万历年间,甚至说映射中国的封建制度,
更多地是能提供一种视角,一种看历史的视角。
这个版本大小比较合适,纸质也可以。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和黄仁宇的另一部代表作《中国大历史》一样精彩。作者写作态度严谨认真,同时又力求生动,让人读来不觉得枯燥。这是一本很好的历史读物!


这前我非常不了解这位湖南籍作家黄仁宇。

更没想到,书中借住万历年十五年间的历史,非常深刻的述说了国人身上的缺点。只是一个偶然,买了这本书,本想只是草草看完了却一桩事情。(没有想到,我恰恰成了书中的角色,浮躁、片面)

故我也深深认为:黄老先生,用心是良苦的、角度是独观的。虽然,他在国外,但他能够公正、正确的描述那段历史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这个价值观的介绍更能看到到国人内心深处的性格,对照这本书,我要改的有很多...(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5这本书我是在看了《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美)许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之后买的,是与许飞力不同的对历史的书写思路。许飞力介绍的是清朝时期的割发辫案的前后原因,包括对清朝君主与地方官僚关系的斗争。黄仁宇则对明朝时期皇帝与地方官员的关系做了另一番解读。很值得一看。黄仁宇要界定的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同“现代性”不相容之处,而孔飞力所要追索的,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同“现代性”相同的地方。推荐阅读!


政治学老师给推荐的经典书籍,作者黄仁宇,著名的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大历史观的提出者。讲述了明朝万历十五年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透过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深刻的感知到深层次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究了明朝后来历史的演进规律。现在正在看,觉得相当值得一读。


这是第一次看黄仁宇的书,很早就有人推荐。
不过,我最近有些忙,只看了一点儿。
就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吧。以前不是很喜欢看关于描述历史方面的书,觉得都像教科书,很枯燥。
但看万历十五年就不一样,像是在讲故事,吸引我继续读下去。
里面描述的一些历史,也可能会是当今社会的一些诟病。
从客观的角度,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他并没有将一个故事作为主线,而是更宏观地去说一个事实。


由于还没有读完,评论的比较浅显。
会坚持读下去,而且会反复读。


读《万历十五年》看那些首辅,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甚至有死后被抄家的突然感到今天挣扎在职场的你、我、ABC……都是沧海一粟。很小的事情,很不足挂齿。只要生活在中国,就是一个政治的国度。更宏观的眼光下,看很多事情更清晰简单了。大的智慧,永远都是粗线条而浅显。古代政坛的政治斗争方式,跟现世人生简直如出一辙,我看的心里过瘾啊!原来就这样的简单,教科书一样的标准,思路清晰。“大凡久在政治圈子里的人物,都已看透,他们可以从青萍之末,预测大风暴的来临”《万历十五年》读起来一点不枯燥,黄仁宇作为一个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远去的故事,还有当时挣扎的人们,以及对这个国家国民性、体制的思考。这所有,让我被这部书深深吸引。


在明的历史里面,黄仁宇的研究是现今看到最为扎实和有深度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以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人物为重点,以点带面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和人文,同时将人物在激荡的政治编剧中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眼光和笔法等方面,这本书都有十分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本用去三十年而成就的书,出版问世却颇有波折。这故事被黄仁宇写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文章里,叙述得风云莫测。中文版由黄苗子转呈中华书局时,交到当时的责任编辑傅璇琮手上,经沈玉成进行文辞润色,才成为我们今天读到的这个样子。傅、沈二先生都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都曾任职中华书局,日后傅璇琮出任中华书局总编辑,沈玉成则去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要多说几句的是,沈先生早已去世,他的文章辑为《沈玉成文存》在中华书局出版。对这两位为出版《万历十五年》多有贡献的先生,我们惟有敬仰与深怀谢忱。


我许久之前就看过此书不下十次,最后还将此书送给了我读历史的初恋。万历十五年此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类书,更加是将古人古史融入跨越历史的观念,正是黄仁宇先生所提倡的大历史观,这种历史观不止对学习历史的人有用,更加对任何有意历史的人有益。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带给很大的体会。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张居正、冯宝、万历帝、李娘娘在大明王朝飘摇欲坠时期的其人其事,张居正力挽狂澜扶大明朝于大厦将倾,使大明王朝又苟延残续了半个世纪,沥心沥血不得善终!


听好几个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他们都看过的万历十五年,加上最近对历史的极大兴趣爱好,我就买了一本回来读了起来。确实,黄仁宇先生的文笔和入题的角度和当当库管的保管,让书本发挥了承载历史的最大极限。非常满意。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成名作及代表作),对历史有新的了解。


买的第二本了,万历十五年是历史上尤其重要的一段,黄仁宇写的这本书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胸襟、大气度,绝不是一般水准的史学写作者所能及,但是该书阐述稍缺轻松感、愉悦感,而比较严肃、比较专业,不是理想的消遣读物,而是理性的史学著作。我给满分。


非常喜欢黄仁宇老师的作品,万历十五年是以前就看过的,现在买来收藏!历史爱好者不得不看的书,越早看越对大史观形成有益!


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


这本书主要是围绕万历十五年,这一普通年份展开的,浅入深出,揭示了当时中国发展的历史弊病。确实是很深刻,给我们以启示。但同时,我们也对明代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有的地方还是很深奥与晦涩的,有些有点难懂,建议对历史不是十分熟识的朋友,尤其是明代这段历史不熟的读者,还是先去看看当时的背景再来读这本书,效果会更好。但确实觉得读起来很过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也很长见识,真的是值得一看啊!


《万历十五年》一书直接改变了自黄仁宇先生之后中国著写此类书籍的模式和风格,皆以向黄仁宇先生看齐。


以前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具体到基层州县,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夸大的文字报告。


黄仁宇最初听说他是在历史课上,我们的历史老师——黄的忠实粉丝,不厌其烦的向我们推荐他的书!而后在图书馆一次次地见到这本书,但可能是被借阅了太多次,书破旧不堪。之前我已经看过一本万利年间的首辅张居正的传记小说《张居正》,便深深地被张所打动,更希望了解万利年间的历史成败的原因。拿到书之后首先便是翻到张居正的那一章,黄先生的确是有大眼力,大气魄的寥寥数页,便道出张首辅的无奈与背后的悲剧。这不是一般的学者可以做到的。后来我又看到黄仁宇先生的传记《黄河青山》更是被黄先生非一般的经历所震撼,一般的学者哪一个能在戎马数年之后又著作等身。中国近代史上只黄先生一人尔!书籍虽然是译作(因为当年黄先生使用英语写作的),但翻译的很到位,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再说一句,三联的印刷质量是不用讲的,超赞!


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结果就是对所有的历史、政治、地理统统拒于千里之外。对历史书的背诵更是深恶痛绝,现在的我始终没有想明白当年废寝忘食的背诵历史事件的年月和一大串意义作用是有何效用?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当年压制你背的,考完后就拼命的忘记。这本历史书与自己心中一直认为的历史教科书相距甚远,没有说教。作者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于细微处见真知。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的所有事情的发生没有人在意,可是却一步步导致了历史的发生。生活就是这样相互关联,时间再走,你以为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其实却孕育着下一次的革命。莫非这就是蝴蝶效应。这本书对历史人物无美化和矫饰,让你看到人性阴与阳的两面。人无完人,是非之间总是没有一个具象的标准。


明万历的书看了好几本了,都写的更像小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细致而生动,真实而深刻,以史为鉴而不唯史,值得一读!


以“大历史之观”去看历史 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揭露了明末社会在的种种矛盾 万历十五年虽然是云淡风轻的一年 却也是王朝走向末路的一年 以道德去代替法律 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无能导致大好河山拱手相让


黄仁宇到达美国后,一直想探索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其实我们现在给出的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甚至是所有朝代都可以适用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黄仁宇想要跨出这个框架去追寻真正的原因,但是他并没有直接从国民党的历史去探求,而是从中国的大历史视角去探索的,首先他是选择了辛亥革命这个高度,发现并不能够看清楚失败的原因,而后又向上追溯,将视角放在清朝,但是依然没有看清楚。最终将视角放在了明朝。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历史,是一种大历史观,抛开了以往狭隘的圈子,是一本值得精读的文章。不管作为历史非历史的人来讲,都应该读一读。


作者黄仁宇的书读着一向都很霸气,细读时又不是风趣,整本书的基调论述让人受益匪浅,非常有魅力的一本书,我想这本书很配得上明朝这么一个有特点、在中国历史上这个转折的年代。读史不多,言语不足以表现出这本书,我想只有自己读后才能深深体会。
也只能说这本书只有那个年代的才子才能写的出来,这个时代的书太过于纷杂。
强烈推荐


读完这本书后,对万历十五年有 了一个新的认识,极认同里面的一句评价“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在鲜活年代里面的的每个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用他们微小的力量在推动历史 地前进~~~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是了解他大历史观必读书目!


看了这本含金量绝对高的《万历十五年》,虽然只说万历十五年所发生的几件事,但是却令我看到整个明朝人物历史风云大舞台背后操控的导演,有因必有果。作者的文笔很好,很朴实,以认真严谨的态度考究《明史》《神宗实录》《太祖实录》《英宗实录》等等,力求写下的每一句都准备无疑,作者的分析与推论令我茅塞顿开,感慨不已,产生共鸣。更难得的是,作者写的文章很好看,并不是无聊难懂的学术报告或论文。比起现在快餐文化的时代,虽然我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追捧者,但是读这本薄薄的《万历十五年》所获得的思想感悟更有价值。历史,我明白了历史,我原谅了历史中令我愤怒不已的人或事,我看到了明朝的全貌。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成名作及代表作)电子版看了还是希望家里书柜里有这本书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成名作及代表作)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印刷了N多次本身就是口碑,好书不多说了


大历史观之下截取几个事件和人物,让人对那段历史有了别样的理解。以前一直不理解明清时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只觉在这段时间里并未发生太大变化。看完万历十五年,才领悟到:不变就是最大的特点,因为不能再变,所以不变。中国晚清乃至于而今的很多丑陋现象似乎都可以寻些蛛丝马迹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不愧是经典,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错,万历十五年是一个标致性的年份,作者把这一年的事写的很明白,并介绍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当时的历史情形讲得透彻明白。值得看。


一直不喜欢历史课,枯燥无味的数字年代与纸样单薄的人物,然而万历十五年让人看到: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这样读!有色彩、有感情的历史,吸引你一直读下去,却建立在周末的逻辑与严格的考证基础上。


早已习惯了历史的严肃和单调,但万历十五年给了我一个新的角度,一个更为客观的角度。以叙事的口吻,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万历十五年,的确是一本很好的书。


以前买过中国大历史,觉得不错,看介绍说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成名作,很好奇觉得质量有保证就买了,主要是喜欢这版的封面


最初听说这本书,是易中天的一句,“看了《万历十五年》才知道历史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呢”
然后饶有兴趣的了解和购买了。
看完确实觉得它的叙事风格,不像普遍的历史书籍那样古板的平铺直述,而是融入作者对历史的深层思考。特别是很多体制、制度性的问题、帝国文人的阴阳……很多都是以前单纯的了解历史情节时思想所未曾触及到的层面。
确实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


最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买了三本.两本放在家里,一本送给了最好的朋友.


在念大学的时候,这本书是经常被老师念叨的两本书的其中一本(另外一本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务》,彼得·圣吉),有超过四位老师指定介绍过。那时,一则当作学业任务,博得老师欢喜;再则,内心好奇,不同老师推荐,想探个究竟。去图书馆找来细读,很快被吸引了。 其一,切入角度非常特别,作者虽是华人,研究中国历史,却另辟蹊径,与国内名家非常不同,论证严谨,读来振奋人心(后来知道了这就是笔者所创作的“Micor-History",不是只仅被一些琐碎的历史事件所迷恋、困扰);其二,旁证博引,谨慎求证,在引文上非常细致,尊重前人成果,我想这也正是老师们推荐我们阅读的原因吧,因为我们又不是历史系学生,没有必要去阅读哈佛学者研究历史的博士论文。 参加工作也是一年了,自己被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在如柏杨先生所言的“酱缸”中被渲染着,虽然无法“独善其身”,但尽自己的努力做一点“挣扎”还是可以的。为了保持自己学生时代的阅读习惯,重温一些经典之作,这次在当当一口气买了7本书,这是其中一本。 再说点服务方面的。我是属于被社会边缘化的那一类人,跟不上时代步伐,网上购物的经历仅限于买书和考试报名缴费,因此,谈不上经验。当当的书质量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们是从网上书店起家的,专业水平有保障,我的几次购书情况都还不错;物流上一般,像我这样的小县城,5天左右吧,不过**却快得多,一般2天左右,并且是同一快递公司配送,创一快递,这是我困惑的地方。 我在每次买书时,多希望前人对书的内容和质量方面做一点细致、独到、真实、有效的说明,这样则免于失误、失望、退货的困扰。鉴于此,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堆,希望对准购书者有的用。


我之前刚读了<张居正>这本小说,再读这本书,就感觉小说里面的东西大多是将<万历十五年>进行了艺术加工后的结果,而且<万历十五年>的视角更多样,从不同的切点来描述了那个时代里的文化与政治变化,使人对那个朝代里的人物与悲剧有了更多的了解, 也更深的体会里面人物的痛苦.

对中国的文化体系与发展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与体会.


曾经痴痴迷迷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的万历皇帝还比较符合传统中国人的印象。而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在一个旅居海外半个多世纪的美籍华人眼里,万历皇帝却以一种全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本书里的万历,首先是个人,是个贵族后裔,养尊处优,他任性,他固执,他聪明,他软弱,。。。。。(以后再接着写)


看过黄老的《万历十五年》就成黄粉,“那些事儿”仿佛只是隔靴搔痒。感受佳作之余便觉得1587年故事无非是换些演员、程度不同的在我们的年代继续上演着,有无奈,有痛快,有发掘宝藏的欣喜若狂,不论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是立体而鲜活。感谢黄老先生的佳作,更佩服他一生传奇的经历和本书出版过程中不畏困难的执着。好书。


希望黄仁宇先生还活着,活到N年之后,不仅把中国之前的历史写过遍,还把49年后中国的历史也来一个客观的描述和臧否!


万历十五年,有话说得好,读历史可知当今之得失,相信读到这本书的人不会没有这种感觉的。值得推荐的书。


我买了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 为什么封面一样的!!


黄仁宇经典之作,独特的视角,严密的逻辑分析,中国历史书的模版


书刚拿到手上,略读了40几页,深感此书不错。不愧为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文句流畅,用词得当,如果不从研读历史这一角度去阅读此书,那么我个人认为也可以把此书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来读一读!


对作者在序言中所讲的本书描述的是所有人的失败印象深刻,包括万历、包括张居正、包括戚继光。也许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刻,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脚步,当国家已注定走向下坡,谁也无力阻挡向下的惯性。在作者的描述下,书中的每个人都不再是穿着戏服的历史人物,离我们无穷久远,而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能够体会到他们的信念、坚持以及无奈,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规律的无情。喜欢这种充满人性的历史书。。。


春节期间,送货都被推迟了,不急着用,所以无所谓。对历史的评价从来都是各种各样,黄先生展现的万历十五年的情景,我还没有完全看完,希望是比较可观的。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不惟对明史,对中国史学也有极重大的影响


一直觉得历史书籍枯燥无味,《万历十五年》彻底改变我的偏见,真是不错啊。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我赞同,作这样的纵向考量,不放宽视界,根本难于在细枝末节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并且,对历史除了作提纲契领的归纳,能在横向的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文明间作比较分析,也十分有趣,同中有异,异中求同,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纵深走向的同时,也在各个层次的比较中丰富了视野。治学如此,读书亦然。


看书名以为是历史书?错了!虽然此书讲得是万历年间的故事,但却折射出当今的种种世态炎凉。作为一本英文原著,因畅销而译成中文的书籍,太值得中国人一读。


万历十五年很幽默的语言,把历史写的生动、入微,喜欢历史的朋友不妨一看


作者以公元1587年前后的历史故事及人物为中心。梳理的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问题上探索了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万历十五年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历史,对人颇有启发。


黄仁宇先生的书始终耐看,读起来脍炙人口,读历史必读黄先生的书!


本人一直对明史特别感兴趣,这次特意买了万历十五年来扩充自己的知识。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一个王朝的兴衰,对后世的影响,那时国内外的形式,等等~~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和深刻的分析。


文字,逻辑,组织,评论都是一流的。我看历史类的文字不多,万历十五年是最好看的(当小说看的话)


书中对7个人物的叙述,很有感染力。以另一种视角让人了解明朝万历时期的历史。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是看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提到的。说读明史,必读万历十五年。写得很好的一本书,经典啊。确实是大历史观。之前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相比更加学术一些。但仍然通俗易懂。只是最后一章关于哲学的看得有些困难,没办法,一看到哲学理论我就犯困。


万历十五年,历史尘埃淹没今世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我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巧合”的书,我以为作者想要用这一年中发生的众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共同描绘出同一个未来,那就是明朝——这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这是一本关于“必然”的书,或者说这是一本关于“宿命”的书,种种的迹象表明,明朝的败亡已经无可避免


历史方面最喜欢读黄仁宇的书,一种中立的、广阔的、详尽的视角,层层剖析,一针见血,是史家之典范。


黄仁宇的成名作,独到的写作风格。历史如画,经典


黄仁宇确实是一个研究历史的人,从细节入手,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对明朝有更深的认识。


历史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黄仁宇先生把错综复杂的纷乱历史事件理出清晰的脉络,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业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沐浴还是做人的启迪。


曾无意中看到黄仁宇先生的作品 就爱上的他的文字 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呈现成全方位的历史画卷 引人深思


黄仁宇不愧是大家、奇才,以前只是看野史,现在换了另一种角度来评判历史,非常好


全书采用客观的视角细致的剖析了真实的明朝的历史的状况,对万历皇帝以及张居正等历史人物具有全面客观的分析。


内容是没的说,黄仁宇的历史写法很有特色,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三联书店的书排版,印刷都很好。自以为是从当当买到的最满意的书了。


黄仁宇先生的叙述能力真的很强!!很生动!!对明朝的历史又了解了很多!!!


在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下看历史政治事件,以史为鉴,确实可以知兴替。就是语言不够白话,读起来有些许费力。看来要想把历史读好了,文言文和繁体字还是要捡的。


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作,微观历史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历史,值得一看!!!


通过分析明朝万历年前后的政治经济,剖析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轮回。


对于了解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很有帮助,对于张居正、万历皇帝、申时行、戚继光、海瑞、李贽等人都有详尽的分析,让你有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感觉。


用手机读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图书馆里没有书可以借,我就去下了一本。读历史,当是如此。以今天的故事来反映当时生活。历史当如是。渐渐又陆续读了一些其他的书,还是喜欢他的叙述,那个明朝,当时的万历年。


黄仁宇从细节处来讲历史,和一般的教科书讲法不一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是从古为今用的角度来讲,从历史的成败得失来看当今我们的问题。


一本好书,真的。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没有侨情,没有虚假。不像有些所谓的大家,一句话要用20、30个字,都不知道断句,我不知道这是为了表达高深,还是为了彰显学术。黄仁宇先生,用诙谐的语言,把历史表述得这样的有趣。现在很多大家,都喜欢把自己武装起来,穿上厚厚的伪装,把简单的可爱的历史,写得那样难以理解,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让读者痛苦,我想让别人痛苦,他们才会高兴。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值得反思,每个个体在历史长河其实都是渺小的,要纵观全局


以前在图书馆看过黄仁宇那本大历史,就买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很有意思,能够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