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梁小民 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0-08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梁小民  

页数:

2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微观经济学纵横谈》作者梁小民,大众生活离不开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大众为主人,由大众广泛参与的经济。市场取向的改革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是人民大众自己的事业,故对大众来说理解经济学的原理,掌握作为专业研究者的经济学家考虑问题的方法,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作者简介

梁小民,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兼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人民大学、西南财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国务院特邀监察员,民盟中央地区与发展委员会委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出版教材、译著、专著40余部,著有《经济学原理》(译著)、《经济学的开放》和《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是目前最有名望和最具人气的经济学家之一。

书籍目录

总序1.拿起经济学之剑——经济学的作用2.经济学的道德与不道德——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3.假设、理论与现实——假设的作用4.法国包税制的教训——经济制度的作用5.圈地运动的历史功绩——产权的重要性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机会成本7.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边际分析法8.厨师不做家务——比较优势与贸易9.人死画值钱——价格的决定10.价格大战面面观——价格竞争11.农产品保护价的利弊——支持价格12.票贩子屡禁不止的原因——限制价格13.税收可以禁毒吗?——价格机制的局限性14.英国商人的失算——消费欲望与需求15.汽车市场难启动——购买能力与需求16.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需求弹性与总收益17.彩电的由短缺到过剩——供给与供给弹性18.谁为奢侈品税收付出代价——弹性与税收归宿19.信子裙和大岛茂风衣——效用理论20.我为什么不买某种报——消费者剩余21.红旗车的悲剧——炫耀性消费22.中美老太太的购房观比较——住房投资23.莫把教育当消费——人力资本投资24.经济学家话婚姻——家庭的经济分析25.言利必有义——企业经营目标26.自动信件分拣机的喜与忧——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27.如何投资才有利——现值与贴现 28.读张平的《抉择》——经济学中的机会主义 29.庞大的军队必胜吗?——X效率理论 30.三季稻不如两季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31.王永庆的成功之路——规模经济 32.“下海”明智吗?——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

章节摘录

书摘 在传统计划经济下,价格由行政决定,或低(如医疗、房租等),或高(如彩电、电信等),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放开价格后,价格有一个回归正常过程,过去定价低的产品与劳务价格上升,定价高的产品与劳务价格下降,正是价格正常化的表现。值得注意是,发生价格大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过去的暴利行业中。这些行业过去多由国家垄断,定价过高。降价之后这些行业整体仍没有亏损,无非暴利减少而已。有降价余地,说明价格仍不合理。只有在这种硝烟弥漫的价格大战中,价格才能回归正常。价格下降,由暴利走向微利,是市场经济成功的标志。 价格竞争也是打破垄断,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的有力手段。在一些垄断行业中,高价格带来的高利润掩盖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带来的低效率,也没有向消费者提供优良的服务。价格竞争的压力会迫使这些原来的垄断者向管理要效益,在市场中求发展。还有一些高价格实际来自垄断行业的不合理收费,如中国独有的手机入网费和双向收费。手机市场上的降价甚至取消人网费之争实际上仅仅是由竞争推动这些不合理收费的减少或取消,还谈不上价格竞争本身。如果不通过价格竞争迫使这些企业取消不合理收费,提高管理效率,又如何能面对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全球竞争呢? 价格竞争中会有一批达不到规模经济或效率低下的企业破产或被兼并。这正是价格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20世纪初美国曾有过100多家汽车制造厂,正是在激烈的价格大战中,其他厂家纷纷破产,只剩下了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没有当年的价格大战,能有美国汽车工业的今天吗?现在我们遍地开花的小汽车厂、彩电厂、VCD厂、冰箱厂等等,也要在价格大战中被淘汰,这样,中国工业才能走上规模经济的高效率之路。这也是市场化的必由之路。 价格大战是经济走向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正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爆发价格大战是经济市场化进步的表现。那种把价格竞争贬低为初级竞争,甚至卑劣竞争的看法实际上是不了解价格竞争在市场化中的重要作用。用行政手段限制甚至禁止价格竞争是有意无意地阻碍市场化进程,对市场经济仍持一种叶公好龙式的支持,骨子里总认为自己比市场高明。 从理论上说,在价格竞争中也有一种掠夺性定价的作法,即大企业以低价格挤垮其他企业,然后实现自己的垄断,再提高价格来剥削消费者。不过在现实中,还没有看到哪家企业是这种掠夺性定价的作法。个别彩电、VCD厂家也许有这种愿望,但它们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以防止掠夺性定价为借口往往限制了正常的价格竞争。应该说,价格竞争在我国刚刚拉开序幕,即使出现子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是禁止,而是引导。何况我国价格大战尽管激烈,但主流仍然是正常的。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也只能依法来纠正。 当然,企业除了价格竞争之外还要学会运用非价格竞争(服务和质量竞争、广告竞争等)。包括价格竞争在内的各种竞争都应该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谁也不是天生的企业家,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学会竞争。也只有在看似无秩、混乱的价格大战和其他竞争中才能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鼓励竞争才是我们经济的希望之所在。 让价格大战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经济学中消费与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即效用)。投资是为亍获得收益。个人买汽车与买房子都是同样花钱,但买车是为了满足方便交通或显示身份的需要,而买房和买股票买债券是同样的投资。在美国GDP统计中,买车作为消费支出中的耐用消费晶支出,买房作为私人国内投资中的私人住房投资支出。更重要的是,决定消费和投资的因素是不同的。只有了解这些差别,改变中国老太太的买房观;中国住房市场才有希望走出困境。 美国老太太把住房作为投资是与她生活的经济制度相关的。她提供劳动得到的收入分为两部分:消费与储蓄。金融制度保证了她可以把储蓄变为投资,这种投资可以是购买股票、债券,也可以是购买住房。这不同的投资形式都会给她带来收益。产权制度保证了她可以获得自己的全部投资收益,当然,也要承担投资的风险。她不能把她的钱全用于一种投资,这样做就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风险太大了。一般而言,住房投资较为稳妥,而且随房价上升,房租高昂,买房是最有利的投资形式之一。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但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收益率。当住房投资收益率高时,她借款投资就是一种理性行为。方便的金融体系为她提供了贷款,所以,她在年轻时就借款买了房,然后慢慢偿还。 中国老太太生活的环境让她不能把住房作为投资。这位老太太必定在计划经济下生活了大半辈子。在这种体制下,收入分为工资和福利。住房是作为福利分配的,她的收入中没有这种买房的部分。也许她在消费之后会有结余。但这种结余只能存在银行里作为备用消费金。计划经济下不允许个人投资。住房是作为消费晶分配给居民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分上,这个老太太大概就由于级别不够,没有分上房。买房是消费这个观念实际上来源于计划经济。 改革了,号召买房了,但中国老太太买房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她的收入中仍没有买房的钱。所谓房价高制约住房市场并不完全正确。什么是房价高?价格高低是一种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收入而言的。现在的房价,相对于一般人的收入而言的确太高了,许多人一辈子的收入也买不起一套房。但实质并不是价格高而是收入低。房价中当然有不合理的成本可以压低,但降价空间并不大,让房价低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收入,把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住房费用还给劳动者。 但收入还不是决定中国老太太是否买房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消费是为了得到效用,取决于收入,但投资是为了得到收益,取决于未来收益的高低。如果投资的收益率足够高,借钱投资(购房)也是值得的。所以,这个老太太不买房的关键还在于投资收益问题。 首先是投资于住房能否得到收益。我们能从购买住房中得到收益的条件是我们对住房拥有完整的产权。当买房只有 若干年使用权,而且住房交易还要受各种干预时,老太太敢投资于住房吗? 其次,收益率有多高。购买住房的收益来自两方面。一是节省的房租,二是房产的升值。中国的房租一直维持在低价格(与房价相比),房产升值的市场交易又不活跃。低投资率的前景下谁愿意投资呢? 最后,住房作为一种投资要有银行的贷款支持。近年来住房贷款发展很快,但与美国老太太享受到的方便相比,差距还不小。所以,中国老太太只能倾其一生储蓄买房,而无法像美国老太太一样年轻时贷款买房。 我们把中国老太太作为中国人的代表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住房业总是走不出困境。与美国老太太相比就可以了解住房业如何走出困境。据最近报道,权威人士预言中国住房市场还有开发40年的潜力。此言的确不误,但是如果不从观念上把住房作为投资,从制度上为个人投资创造条件,当下一代又有两个中美老太太在天堂见面时,对话内容仍然不会变。 莱宾斯坦认为,可以计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并不能完全决定产量。决定产量了除了生产要素的数量外还有一个托尔斯泰所说的未知因素,即X因素。就军队的情况而言。这个X因素是士气,就企业生产而言是其内部成员的努力程度。由资源配置最优化引起的效率称为“资源配置效率”,由这种X因素引起的效率称为“X效率”。这两种效率同样都会使产量增加。 X效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是个人的集合体,企业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其内部每个个人的行为。企业中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实现最大化行为,即不能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个人在行为中总存在安于现状的惰性倾向。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成员与企业之间的契约也是不完全契约,不可能具体地规定成员的努力程度。成员在工作中只要有机会就要按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标准行事,例如,工作中的偷懒或不负责任。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努力都有相当大影响。内部刺激不足或人际关系紧张,外部刺激减弱,都会削弱个人的努力程度。 如果这些因素影响了企业内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企业就会出现X低效率的情况。莱宾斯坦认为,这种X低效率现象在企业中相当普遍。据他估算欧美国家X低效率带来的损失不会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而垄断与关税等不完全竞争因素引起的资源配置低效率不足1%。可见X低效率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X效率理论得出了四个结论:第一,最大化是特例,非最大化才是一般情况;第二,如果不考虑企业影响X效率的环境和个人行为动机,生产函数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第三,投入成本增加的百分比与产品成本增加的百分比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这就是说,当提高了X效率时,投入成本不变,产量成本反而减少;第四,产品价格上升减少了外部竞争的压力,这会由于X效率降低而引起生产成本增加。从这些结论可以看出,X效率理论实际是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中生产理论的挑战。因为传统微观经济理论是以最大化为出发点,分析的中心是生产函数理论。 莱宾斯坦是一个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他把X效率理论用于研究经济发展问题。说明了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X低效率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例如,惰性的存在阻碍了劳动力流动),以及发展中国家里通货膨胀、收入分配与X效率之间的关系等。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经常有朋友对我说,他们想学点经济学,但现在的许多经济学著作部头太大,专业性太强,实在读不下去。能否像科普读物那样也来点“经普”读物,让我们在轻松享受之中得到点经济学知识? 我想经济学是来自生活的,但一经抽象之后就失去了原本丰富的色彩。让经济学回到生活中,通俗易懂地介绍经济学知识,让更多的人在轻松的阅读中进入经济学圣殿,是经济学家的任务。当然,对一个习惯于抽象思维和表述的人来说,作一个“经济学普及读物”的作者并不容易。但我想努力这样去作,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写这本书时我想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故事等人们熟悉的事件来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让读者从许多熟悉的例子中体会到经济学的含义。其实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经济学原理行事,我所作的无非是点出你已实践过但也许未意识到的道理。 沿着这个思路我写过一些文章发表在《中国改革报》、《中国经济时报》、《读书》等报刊上,读者的反应还是鼓励者多,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的想法是每篇文章以一个事例或故事谈一个经济学道理,为方便阅读每篇不超过2000字,尽量作到通俗、生动,如果可能再加一点幽默作调料。但全书有一个中心,各篇独立的文章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成为一个体系。 本书的中心是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全书围绕这一中心展开,60篇文章可分8部分。第1—8篇介绍经济学研究对象、方法,及作为全书中心的几个基本概念——产权、机会成本、边际分析法、交易。第9——18篇介绍价格理论,包括价格的决定与作用,需求与供给等等。第19——24篇是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消费、家庭投资等属于个人决策的原理。第25——33篇是生产者行为理论,分析企业行为的。第34——41篇分析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是上一部分的延伸。第42——48篇是收入分配理论,涉及个人与社会收入分配的决定。第49——55篇是风险与信息问题。第56——60篇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这些内容涵盖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围。 当然,作为一种通俗、简单的介绍,本书对许多概念与理论的分析难免有不深刻或不全面之缺点。通俗与专业性准确之间也有“鱼与熊掌”的问题,木得不有所取舍。这本书可以作为茶余饭后、旅途中;休闲时消遣性读物,如果读者从休息式阅读中有所收获,目的也就达到了。也可以作为学习专业经济学的辅助读物。 初次写这种类型的作品,不知读者感觉如何。非常希望听到读者的反应,以便我把以后的“宏观经济学纵横谈”、“国际经济学纵横谈”等书写得更好。 梁小民 2000.3.7


编辑推荐

《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是"大众经济学"丛书之一,是专门为大众了解经济学写的通俗之作,是大众了解经济学的捷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PDF格式下载



作为入门书罢了,要想深入还是看其他的吧。。。另外这书的内容比较旧了


梁小民最让我觉得佩服的,是他能用浅出的语言、日常琐事来讲述专业知识。我固执地认为,能用平常语言讲专业的人,是大家。这本书值得看。


书很不错,,服务很好,,货到的速度很快,很新~~不错!


学长推荐的,内容很好,简洁易懂,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浅显易懂,道理明了,又可信


印刷的质量很好,小巧方便。书的内容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值得购买


建议财经专业的同学就不要看了,太简单了。


听说梁小民的书都很好,希望能学到东西


通俗易懂一值得一看。但要提个建议,能不能再新增一些内容。现在毕竟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内容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


推荐喜欢梁小民先生作品的读者阅读。对经济学不太了解的,也可以看一下。


大学的时候就读过了,喜欢作者表达的方式.


讲解简易明了,贴近生活


相关图书